
武汉汉秀暨电影乐园盛大开业 将成中国文化新标志
“震撼!绝对震撼!”这是体验电影乐园和观看完汉秀首演之后,观众给出的最多评价。12月20日,万达集团历时5年、倾心打造的两台世界顶级的文化大餐武汉“汉秀”和“电影乐园”终于迎来盛大开业。
来自全球文化演艺界名流、各国大使、著名企业家以及300多家中外媒体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一个是世界第一,一个是世界唯一,汉秀和电影乐园必将成为中国文化新标志、世界文化新品牌。”据悉汉秀和电影乐园尚未开业已一票难求,半年内的票已被预售一空。两个项目预计2015年收入超过15亿元,创造中国文化产业项目收入纪录。
世界第一舞台秀—汉秀
汉秀和电影乐园是总投资500亿元的武汉中央文化区的两个压轴大戏,分布在1.5公里长的汉街商业步行街两端,两个项目总投资70亿元,是世界文化产业投资最大的项目之一。汉秀是世界最顶尖的舞台演艺节目,名字寓意汉族、楚汉及武汉文化,体现中国文化及湖北地方特色。汉秀剧场由世界顶级建筑艺术大师,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伦敦奥运会开闭幕式艺术总监马克菲舍尔设计,造型取自中国传统的红灯笼。汉秀节目由世界舞台艺术大师、世界多个著名舞台秀的导演弗兰克·德贡执导。
汉秀集舞台节目、水中节目、舞台机械、智能控制于一体,效果极具震撼,其中绝大部分是万达自主研发并拥有专利:有世界首个可飞行移动的LED屏,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总重超过800吨;有2000个可移动座椅,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移动、升降座椅的水秀剧场;演出水池储水量相当于4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瞬时完成水面与陆地的转换,水池中设有11台极为复杂的水下升降机及舞台特效设备;舞台设有近百台吊挂系统,全部舞台机械设备都采用智能控制,做到协调一致。
世界游乐园及景点协会主席马文望盛赞:“相比拉斯维加斯或者其他国家的秀场,汉秀是我见过最精彩的舞台秀,不论是舞台艺术、演出水平还是体验感受,汉秀都堪称世界第一”。
世界唯一室内电影主题乐园—武汉电影乐园
武汉万达电影乐园建筑外形取自湖北出土的编钟,是马克·菲舍尔先生的又一杰作,与汉秀并列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武汉电影乐园是世界唯一拥有多个项目的室内电影主题乐园,有6大主题区,涵盖4D、5D、飞行、互动、体验及太空等多种电影娱乐类型。武汉电影乐园节目全部为原创,创作团队都是世界顶级特效公司。在“飞越湖北”主题区,游客可以乘坐动感座椅,从空中饱览湖北名胜美景;“终极能量”以正义警官成功击碎妄图称霸地球的邪恶势力为故事背景,是融合3D投影、真人演员、实物道具和特技的5D剧院;在“极速飙车”主题区,游客戴上3D眼镜,配合气爆、强风、香味、座椅移动等特效获得4D极速飙车体验;在“自然威力”主题区,游客可体验火山、龙卷风、地震、海啸等各种自然灾害,感受大自然威力;在“星际旅行”主题区,游客可到外星城市、彗星风暴和太空站进行宇宙探险;“西游斗魔” 故事题材取自《西游记》,是世界创新的3D互动骑乘射击设施,游客可以在游戏中与妖魔鬼怪相互打斗,决一雌雄,代表了世界互动娱乐的最先进水平。
汉秀和电影乐园尚未开业已一票难求,半年内的票已被预售一空。两个项目预计2015年收入超过15亿元,创造中国文化产业项目收入纪录。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汉秀和电影乐园是对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贡献,填补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空白,代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必将成为世界文化新品牌。
“汉秀”总导演德贡:艺术不是生搬硬套 灵感源自文化探讨
近几个月,在江城武汉乃至全国,万达集团倾力打造的世界级舞台秀“汉秀”,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开业在即,记者有幸采访到百忙之中的“汉秀”总导演弗兰克·德贡,德贡先生表示,“汉秀”是他在艺术创作生涯中,最大、最骄傲、最能打动自己的杰作。
想不出能与“汉秀”匹敌的项目
记者:为什么我们把这台演出叫“汉秀”?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德贡:正如大家所熟悉的,“汉秀”取意汉族,楚汉,武汉文化精粹之意。在演出的过程中,你能看到现代舞、高科技舞台效果等当今流行元素,但我们自始至终会让观众找到“汉朝”的线索,通过这种艺术表现,来诠释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记者:“汉秀”堪称“世界第一秀”有哪些核心优势?
德贡:总体来讲,“汉秀”可总结为四大特色,建筑特色、表演特色、体验特色和科技特色。建筑方面,大家都能看到武汉的“红灯笼”剧场,不仅外观精美、造型独特、底蕴深厚,而且是为“汉秀”这台演出量身定制,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节目表演上,“汉秀”采用世界级创意团队和演员阵容,其中各种挑战人类极限的表演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观众观看表演,这一秒你在观众席,可能下一秒你就到了舞台中央,这种观演体验我真的想不到哪一场秀能做到;另外,“汉秀”包括舞台、座椅等融合多项全球顶尖科技元素,采用大量科技设备。总之,放眼世界的驻场秀,我真想不出能与“汉秀”媲美的项目。
感动观众是“汉秀”的终极理想
记者:大家都知道,太阳马戏团在全世界拥有很大的影响力,您曾经作为该团队的核心成员,您认为太阳马戏团的秀和“汉秀”有什么区别?
德贡:太阳马戏团的秀更注重演员的表演,更注重讲故事,而“汉秀”更在乎感动观众,不仅仅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努力打动观众,甚至让他们流下泪水。我认为,创作出精彩绝伦的表演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能够带动观众的情绪,与观众进行情感世界的沟通与交流才是更高层次的,才是“汉秀”的终极追求和理想。
记者:“汉秀”都拥有哪些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怎样呈现给观众?
德贡:在舞台上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艺,像舞蹈、杂技、花样游泳、高空跳水等专业的人才,当然还有音乐家。这么多专业的融合是我的梦想,很荣幸让我的梦想成真了。但要强调的是,我说到的融合不是仅仅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出现在表演里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是要进行有机的、高度的、密切的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打动他们。
创意灵感源自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探究
记者:“O”秀是您的得意之作,您认为把“O”秀原封不动的搬到中国是否可行?
德贡:我们不是拿着咖啡就到了演出的地方。我认为,由于观众地域和文化的差别,艺术作品不能生搬硬套,我们非常尊重当地文化,通过对当地文化的深入探讨、理解与分享,然后从文化出发进行创意,与本地的艺术形式结合,与本土的艺术家合作,才能创造出最优秀的作品。正如“汉秀”,如果脱离了楚汉文化,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那就面目全非了。“O”秀是我的第一台水秀作品,“汉秀”同样以水作为主元素,水在舞台上极具表现力,但同样的物质放在两个秀里面,所表达的情感和创意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记者:感谢您接受采访,最后,请您说说您对“汉秀”的展望和寄予?
德贡:“汉秀”对我个人来讲,虽然现在演出还没有正式开始,但目前为止,这个项目在我的创意生涯中举足轻重,“汉秀”是最能打动我自己的表演,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争取感动观众,我为这个杰作自豪,也感谢万达集团这个坚实伙伴的支持与合作。在我们和万达的共同努力下,“汉秀”的剧场、舞台设备、演员、创意团队都是世界一流的,未来,“汉秀”一定是世界范围内无与伦比的,也将是全球举世瞩目的,成为武汉的骄傲,中国的骄傲。
“汉秀”惊艳海内外,启示文化产业创新
纪录的舞台秀,刚一亮相就惊艳了海内外的观众。汉秀以华夏荆楚文化为背景,将震撼人心的前沿技术与挑战体能的极限表演完美结合,被视为是武汉的又一张文化名片。这样一台“现象级”的大型舞台秀,将大幅提升武汉的国际影响力,并为中国文化产业创新提供范本,进而更好地助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汉秀的底色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却带着世界顶级舞台秀的基因。汉秀剧场的造型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红灯笼,其设计师却是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伦敦奥运会开闭幕式艺术总监马克·费舍尔;汉秀在表演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和湖北特色,但其导演为世界顶级舞台艺术大师弗兰克·德贡——他此前在拉斯维加斯、澳门等地创作的舞台秀,都已成为当地非常有名的文化名片。
无论是配乐、服饰等细节,还是表演形式、主题设置、视觉呈现等内容,汉秀时时处处都展现了中西结合的文化理念。事实上,带着全球化思维和全球化视野,通过整合国内外艺术资源来创新地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重新绽放光彩,正是中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正因为汉秀完美地融合了中国特色与世界潮流,它从一开始就展现了明显高于其他舞台秀的气质和腔调。
发展文化产业,最重要一点是要洞察消费者需求以及市场空白,如此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万达集团历时5年、斥资逾30亿元打造汉秀,正是致力于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为公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娱乐消费选择。汉秀自开演以来“一票难求”,充分说明这个项目摸准了公众的文化需求。根据预测,仅汉秀和同期开业的电影乐园,2015年的收入就有望超过15亿元。
除了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汉秀这样的文化产业创新项目,还有更深远的社会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好莱坞电影、迪士尼乐园、洋快餐等为代表的欧美文化产品,正在大举涌入中国。通过文化产业创新,打造出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产品,是中国企业家必须承担的文化历史责任。无论是汉秀还是万达在广州、无锡等地投建的文化娱乐项目,都将有助于中国文化更自信地与“洋文化”抗衡。
近些年,中国文化产业出现的大发展、大繁荣迹象,正是市场需求旺盛导致的必然结果,这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意味着重要机遇。从大趋势来看,如今文化产业发展比以前更具科技性和创新性,已经不再拘泥于拍电影、演话剧等传统形式。发展文化产业关键得靠创新,一是用最新科技出新出彩,二是靠产业化的投资。从这个视角来看,作为武汉文化名片的汉秀,确实能给很多文化项目提供镜鉴。
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4)》指出,随着“十二五”建设的全面展开,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这既意味着更多的文化投资的机会,也包含更多的文化创新方面的挑战,我们乐于见到更多像汉秀这样的成功案例。当然,文化产业发展的魅力正在于与时俱进,汉秀本身也应该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如此才能更好地给整个文化行业带来正能量。
【数据分析】
昔有黄鹤楼,今有红灯笼。城市面貌每天不一样的武汉,正在按照“复兴大武汉”五大计划推进梦想,国际化水平提升不断被提及。国际化都市需要国际化的舞台,汉秀问世是武汉城市软实力提升动作的典型体现。
承载18165颗“鳞片”的“红灯笼”是公众对“汉秀”最亲切的称呼,如今已然成为武汉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风向标。“汉秀”既徜徉着楚汉文化的浓郁风情,也彰显出恢宏华丽的国际风范。楚人崇凤尚火,这幢红火的建筑不仅仅是新地标这么简单,他更是武汉城市文化升级的核心吸引物,也是武汉向外界传播城市形象的最新表达。
在文化产业普遍难做的大背景下,汉秀掀起的抢眼文化景观,颇具启示意义。“汉秀”二字本身就是答案。“汉”,寓意汉族、楚汉及武汉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及荆楚特色,“秀”则是英文“show”的音译。顾名思义,汉秀就是一种基于传统汉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展示。其突出特点有二:一是对传统文化的充分挖掘、提炼。以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不曾断代的文明,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无可比拟的地位。而且这种博大独绝的文化,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依然有深刻影响,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瑰丽财富。
汉秀突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提炼,大到秀场外部建筑“大红灯笼”的造型设计,小到表演道具中的龙舟,以及模仿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楚墓的知名战国时期藏品——虎座鸟架鼓,荆楚文化元素随处可见,既赢得了武汉观众的心理认同,也打开了海内外观众了解荆楚文化的一扇窗户,非常具有汉味儿。也不仅仅是荆楚文化,整个汉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京剧丑角、圆明园十二兽首、麒麟、龙舟、龙柱、编钟、笔仙、帝后等等,让人目不暇接。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极大提升了秀场文化的历史厚度,激发了年轻人对历史的记忆,引起观众对“年轻人如何在记住民族历史的同时放眼未来”这一问题的思考。
二是注重表达方式的现代化。汉秀的最显著特点是运用高科技手段重新演绎传统文化。美轮美奂的声光电尚且不论,独有的360°旋转屏幕,四层楼高的蓄水池,巨型的机器吊臂,瞬间移动的观众座椅,美轮美奂的立体投影等等,无不彰显了高科技手段的新奇与美妙。更值得一说的是,其多维立体空间感的营造。汉秀表演突破传统二维舞台,不仅在陆地或空中,而同时由水、陆、空三种形式相结合,让观众如梦如幻、上天入地下海,真可谓现代高科技手段与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妙结合。
文化无远弗届具有超越性、稀缺性。汉秀叫好又叫座,再次证明包括荆楚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并非没有市场,而是需要符合当代人需求的表达方式。汉秀以高科技手段,让人们跨时空、跨地域、跨维度地领略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魅力,体现了文化的张力,引领了文化创新的潮流。同时作为一个高端文化项目,汉秀又提升了武汉文化旅游市场的整体水平,填补了武汉乃至中国高科技文化产业的空白。其品质化与稀缺性对其自身而言是一种竞争力;对整个文化产业来说则是一种提醒:文化产业依然大有可为,其根本出路是开拓创新,以表达方式的现代化激活文化的时代张力,给消费者一个“不得不去的理由”。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