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经纬>>青春版《暗恋桃花源》在会昌上演 推动地方文化艺术发展
2016年10月10日
青春版《暗恋桃花源》在会昌上演 推动地方文化艺术发展
青春版《暗恋桃花源》在会昌上演 推动地方文化艺术发展

【热点回顾】

著名导演赖声川携话剧《暗恋桃花源》空降会昌

“好安静。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安静的上海。感觉上,整个上海只剩下我们两个人。刚刚那一场雨下得真舒服,空气里有一股暖流说不出来的味道。滨柳,你看那水里的灯,好像……”

被誉为与老舍《茶馆》、曹禺《雷雨》并列百年华文戏剧经典作品《暗恋桃花源》于29日晚在江西会昌采茶剧院上演,该剧的上演正式拉开青春版《暗恋桃花源》全国大规模演出的序幕。该剧大胆采用全新演员阵容,演员均为90后,演员们凭借着自己精彩的演出,以及经典的剧情,获得了现场观众们阵阵掌声。演出结束后,观众们迟迟不肯离去,甚至有不少观众主动起立,尖叫声掌声经久不息。赖声川导演携演员谢幕更是拉起了整场的高潮,甚至有观众大喊“赖导我爱你”。

《暗恋桃花源》 笑点泪点满满

在演出开始时,有一个身穿红色皮衣戴着墨镜的“奇怪”女子在剧院里像是在寻找谁,吸引着不少市民的关注,她究竟是谁?这是什么情况?一直寻找答案的观众直到该剧正式开始才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个女孩是该剧的一个角色。从大家走进剧场开始,这位演员就已经进入角色,她的出现也是让观众更融入整个剧。

“暗恋”前世今生 意外促成“悲喜剧”

《暗恋》灵感来自赖声川在台湾艺术馆看朋友排戏的经历。朋友的戏下午彩排,晚上首演,可这中间要把舞台让出两个小时给幼儿园办毕业礼。彩排还没有结束,小朋友们已经来了。本来,赖声川一直就在琢磨怎样在舞台上表达悲与喜是“一体之两面”,朋友排戏的混乱经历,正好给他提供了方向。于是,悲剧“暗恋”与喜剧“桃花源”就这样出现在一个舞台上了。

《暗恋桃花源》讲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暗恋”是一出现代悲剧。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因战乱相遇,也因战乱离散;其后两人不约而同逃到台湾,却彼此不知情,苦恋40年后才得以相见,时以男婚女嫁多年,江滨柳已濒临病终。“桃花源”则是一出古装喜剧。武陵人渔夫老陶之妻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离家出走桃花源;等他回武陵后,春花已与袁老板成家生子。此时剧场突然停电,一个寻找男友的疯女人呼喊着男友的名字在剧场中跑过……《暗恋桃花源》一剧以奇特的戏剧结构和悲喜交错的观看效果闻名于世,被称为“表演工作坊的镇团之宝”。

据了解,话剧《暗恋桃花源》于1986年在台湾首次公演便引起轰动,之后该剧上演过多个版本,经久不衰。此次《暗恋桃花源》青春版在会昌首演是赖声川第二次将其作品带到家乡,也是正在举行的2016江西·会昌民俗旅游文化节中的重头戏之一。

(以上来源:国际在线 谷士欣 2016-07-30)

《暗恋桃花源》江西会昌上演

赖声川:将考虑融入赣南采茶戏元素 7月29日晚,著名戏剧导演赖声川主导的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青春版)在江西会昌采茶剧院隆重上演,剧院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观众们在《暗恋》和《桃花源》绝妙地“拼贴”中领略着悲喜交加的戏剧效果。

《暗恋桃花源》讲述了一个奇妙的故事:《暗恋》和《桃花源》两个不同的剧组在同一个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该剧以奇特的戏剧结构和悲喜交错的观看效果闻名,被称为表演工作坊的“镇团之宝”。该剧1986年在台湾首演,引发观演潮;1991年巡回美国和香港演出,轰动华人世界;1992年摄制成电影,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银樱花奖等奖项;2006年推出大陆版,至今已连续演出达30年,依旧经久不衰。

此次在会昌上演的青春版《暗恋桃花源》的演员全部是从2014年全国高校海选征选中挑选而出,来自云南、湖南、江苏、上海、浙江等8人担当剧中5个主要角色,他们精彩而且敬业的表演得到了现场观众的普遍认可。在谢幕时,观众们迟迟不肯离去,不少观众主动起立,掌声经久不息。

据了解,导演赖声川祖籍就在江西会昌县,就在该剧上演前,赖声川发微博表示:“回到曾经陌生的故乡江西会昌,今年带来了《暗恋桃花源》。一年一年,把戏带到乡镇,很好奇会起什么变化?”

赖声川在剧终后还表示,作为家乡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赣南采茶戏也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节奏欢快善于表达情感,下一步将考虑把采茶戏元素融入到创作中,“可以尝试出一个采茶戏版的《桃花源》,《桃花源》要得就是欢快,效果应该会不错”。

(以上来源:央广网 谢元森 2016-07-30)

话剧《暗恋桃花源》青春版全国巡演会昌首演大获成功

7月29日晚,会昌籍戏剧大师赖声川的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青春版全国巡演在会昌县剧院的首演大获成功。该剧凭借经典的剧情,加上全体90后演员的精彩演绎,获得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该剧讲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暗恋”是一个现代剧组,“桃花源”则是一个古代剧组,两个原本不相干的剧组却因为与剧场签定了同一天晚上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进而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演出期间,悲喜交错的剧情让现场观众笑点泪点满满。“朋友刚刚跟我说,一部剧下来他笑不下二十次,当然也流过一两次泪。”观众王先生觉得这部剧剧情好、演员表演到位,给现场观众的感觉很奇妙。

演出结束后,观众迟迟不肯离去,大家主动起立,尖叫声掌声经久不息。赖声川导演携演员出来谢幕时,更有观众大声示爱:“赖导我爱你!”

据了解,话剧《暗恋桃花源》于1986年在台湾首次公演便引起轰动,之后该剧上演过多个版本,经久不衰。此次《暗恋桃花源》青春版在会昌首演是赖声川第二次将其作品带到家乡,也是正在举行的2016江西·会昌民俗旅游文化节中的重头戏之一。

(以上来源:客家新闻网 陈洪明 2016-08-07)

赖声川携青春版《暗恋桃花源》回乡:文化艺术的回报无价

29日,知名导演及剧作家赖声川经典代表作品《暗恋桃花源》青春版在其祖籍地江西会昌县上演。演出后,赖声川在接受采访时批评,很多地方与城市带着很强的目的性去发展文化产业,“文化艺术的发展对地方或城市发展的推动与回报是无价的”。

当晚,《暗恋桃花源》在会昌的上演正式拉开青春版《暗恋桃花源》全国大规模演出的序幕。该剧以奇特的戏剧结构和悲喜交错的观看效果闻名于世,被称为台湾著名舞台剧剧团“表演工作坊”的“镇团之宝”。

赖声川告诉记者,近几年,家乡会昌周边的话剧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一种有趣的风气,此次演出,赣南一带很多民众都专程赶来观看,甚至福建、广东周边省份的话剧爱好者都会过来,这也让他惊讶不已。

当被问及话剧在不同城市发展程度有差异的原因时,赖声川表示,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来说,文化的投资其实是很大的,他们必须清晰地看到这个回报不是钱的回报,而是文化与精神层面的回报,而且它是无价的。

“现在的年轻人长大了,他能向往什么,他的梦想是什么,我没有要他的梦想是戏剧,但当他喜欢上话剧的时候,他的选择一下子就多了,他对人生的看法或许就不一样了。”赖声川意味深长地说。

现在文化创意变得很热门,到哪都是文化创意,很多文化产业园、创意园区层出不穷,也有地方想邀请他参与带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此,赖声川说,自己常常很悲观,这样发展文化从某种意义来讲,只是取代了其它的一些工业,以赚钱为目的去发展文化艺术很难走的长远。

据了解,2015年,祖籍江西会昌的赖声川就曾携话剧《十三角关系》回乡演出。他坦言,今后每年都会回家乡演出,慢慢要让会昌的人们像北京、上海一样,对话剧不陌生,进一步把会昌打造成为赣南甚至整个江西的话剧中心。

(以上来源:中新网 姜涛 苏路程 2016-07-30)

【数据分析】

话剧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是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话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

好的电影、戏剧与好的作品、好的剧本是分不开的。《暗恋桃花源》的舞台剧和电影自上世纪80年代首映引起轰动以来,每次重新排演都会引来众多关注,并且广受好评。本次青春版《暗恋桃花源》在会昌上演同样获得一片赞声,《暗恋桃花源》长盛不衰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其在其戏剧创作上的独树一帜,更是因为暗藏于戏剧内部的一种对美的艺术体现上。

映射社会现实,纷乱中提炼出一种美学上的追求。

《暗恋桃花源》由三个故事情节组成:剧组一排演江滨柳和云之凡的爱情故事;剧组二排演老陶和他的搞笑版“桃花源”故事;某个女人等刘子骥的故事。三个故事在同一个舞台上演,三条情节线索拼凑着,交织着,甚至重叠着,构成了全部的故事情节,各种各样的干扰相互交织:悲剧与喜剧的干扰、演员和演员的干扰、导演和演员的干扰、旁观者与演员的干扰,等等;而就在这么多种干扰、这么乱的舞台背景中,始终有一个秩序控制着这一切。这充分应合了当时台湾的现实生活,开掘了社会潜意识,综合了台湾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生态,反映了台北都市的生活真相,然而身在其中,人们也能保持着 一种乱中的秩序。这种乱,转变成剧场中的错误,就是把完全不搭调的东西放到一起;这些完全不搭调的东西,放到一起后,居然也形成了它的秩序——美好的回忆和苦苦的等待是三个故事共同表达的主题。而赖导深一步的挖掘,并将其表达在戏剧艺术中,是有意识地在纷乱中提炼出一种美学上的追求。

熏陶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推动地方文化艺术发展。

此次赖声川导演携青春版《暗恋桃花源》回江西会昌家乡演出,首先有助于话剧走近会昌百姓。相比于北京、上海人观看话剧的机会多、接触到话剧宣传的机会也多,各地方区县对话剧的接触比较少,所以缺少受到话剧艺术耳濡目染的熏陶,而本次《暗恋桃花源》回乡演出有助于提高人们主动观看话剧、接触话剧的意识。其次,赖声川导演意欲将本次青春版的《暗恋桃花源》中融入会昌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元素,赣南采茶戏丰富的内涵、欢快的节奏善于表达情感,采茶戏版的《暗恋桃花源》是在创作上的一大创新,地方艺术元素的融入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地方文化艺术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知晓地方特色艺术,有助于地方文化艺术走出去。因此,文化艺术的熏陶应该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园、创意园区的建立,不应当是刻意为之的,而应当是文化艺术发展自然而然的结果,从而循序渐进地带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文化艺术发展才能走的长远。

来源:文化大数据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