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从《联合早报》电子版看网络时代媒体运作
2009年02月07日
从《联合早报》电子版看网络时代媒体运作
从《联合早报》电子版看网络时代媒体运作

互联网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形成方面具有规模影响力。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它具有反映民意的速度快、受众主动参与地域范围广、受众间的交互性强、受众的言论自由度大等优势。据闵大洪在《网络媒体》一文中介绍,新加坡《联合早报》于1996年8月上网,1997年5月全面改版后,影响日增,使以往仅在东南亚地区有影响的中文报纸一举成为在全球华人社会中有影响的国际性媒体,亦吸引了大批中国大陆的读者。1998年5月,《联合早报》电子版首次开设了世界杯读者论坛,对网上这一功能的利用作了初步尝试。印度尼西亚5月政局发生大动荡,事后得知华人在此期间遭到种种暴行,尤其是大批华人妇女遭到强暴。6月中旬,一些国际新闻媒体开始披露,新加坡《联合早报》对此也高度关注,对事态连续加以报道。广大读者纷纷投书(包括电子邮件)报社,对印尼暴徒的暴行和印尼政府的作为表示了强烈的义愤和声讨。电子版对于这一动态,敏锐地并且果断地决定设立读者论坛,为全球华人提供一个谴责暴行的园地。从7月中旬到8月底的一个半月中,共收到4000多封读者来信,这些电子邮件来自全球各国各地区,从本地到东南亚各国,从中国大陆到香港、台湾,从北美到欧洲。读者包括男女老幼,不同职业和身份。从电子邮件的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为传递信息。从7月中旬到8月底,围绕印尼迫害华人事件的揭露,一有什么新动态,论坛上马上就会信息传递,论坛在这里起到了一个信息枢纽的作用;第二类为谴责暴行。抗议和谴责不但在网上形成了强大的舆论,而且直接推动了传统新闻传媒上的舆论乃至各地华人采取的各种抗议集会和游行;第三类为提出建议。相当多的来信对于印尼华人的遭遇和处境提出建议和对策,也有相当多的来信希望和要求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及台湾当局采取有效措施;第四类为探讨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来信数量最多,而且不少是长篇大论,同时出于不同立场和角度,读者间也常展开争论。如对印尼华人该不该离开印尼、中国政府该不该采取强硬态度和制裁措施、北大学生该不该游行、乃至台湾市议员在抗议活动中打印尼领事耳光对不对等话题,都在激烈的论辩中。许多文章则对这一事件作了更深层的思考,为什么在20世纪末印尼华人还会遭到如此暴行和污辱;战后犹太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靠的是什么;中国与海外华人的关系应该怎样等等。《联合早报》电子版设立《印尼局势读者论坛》在全球华人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当多的读者在来信中称,他们为这一论坛的开设所感动。有的读者则指出,通过这一论坛第一次看到全球华人的凝聚力。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该论坛吸引了不少中国内地的读者,甚至可以说,国内读者是该论坛的主要的意见表达者。从留下落款注明地点的来信中,可以发现来信地址从南到北,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均有。新加坡《联合早报》电子版主编袁舟因设立《印尼局势读者论坛》看到其巨大影响而深有体会地说:“半个世纪前,中国革命领袖毛泽东曾说,动员了全体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怎样去进行政治动员?他在其经典著作《论持久战》教导说要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等。毛泽东绝对没有料到,在他身后数十年,电脑网络会彻底改变政治运动的持久战性质,一些华人可在网上一夜间将革命道理传遍全球,动员起各国华人老百姓”。

来源:闵大洪:《网络媒体》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