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百度每年都发布一些网络方面的热点数据,来揭示互联网领域的文化现象。我们且看百度搜索风云榜自2004年始发布的有关网民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的数据。
2004年排在前十位的热门搜索是:mp3、泡泡堂、刀郎、QQ、BT、老鼠爱大米、郭晶晶、十面埋伏、中国式离婚和小兵传奇(首发于互联网上的长篇科幻小说)。
2005年排在前十位的热门搜索是:MP3超级女声、童话(歌曲)、QQ、李宇春、大长今、神话(电影,也有同名歌坛当红偶像组合和网络游戏)、保先、诛仙(网络游戏)、劲乐团(网络游戏)。
2006年排在前十位的热门搜索是:MP3、跑跑卡丁车(网络游戏)、QQ、迅雷(一款新型的下载软件)、劲舞团(网络游戏)、李宇春、武林外传、网络电视、世界杯、八荣八耻。
2007年排在前十位的热门搜索是:MP3、QQ、十七大、迅雷、NBA、跑跑卡丁车、基金、视频、快乐男声、和谐社会。
从上述连续四年的热门搜索可以看出,稳居前列的是MP3和QQ。众所周知,MP3是互联网上最流行的音乐格式,同时,也指MP3专用播放装置,目前已发展成为集音频播放(包括MP3之外的音乐格式)、录音复读、文本阅读、移动存储、FM收音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媒体掌上设备;QQ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这两种东西成为互联网上经久不衰的搜索热点,极其准确地勾勒出了网络大众的两大最主要的需求:娱乐和沟通。
娱乐,即使人快乐或消遣,亦指快乐有趣的活动。娱乐是一种身心联动的体验,结果应该达到某种惬意和满足感。对娱乐的追求发自于人类的生命欲求,它昭示着人们的生命状态和人性处境。人们因为自身需要而购买食物,同样道理,花费时间或金钱来娱乐,也是出于一种需要。人类的自然秉性中就存在着好娱趋乐的倾向,只是由于文化的塑造,历史传统的差异,才有了表现形式和控制的差异。
网民对娱乐的追求除了我们常说的是为了情感的诉求与宣泄,在娱乐的过程中轻松地释放自己的基本人性外,还能揭示人们的生存状态。美国亚拉巴马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教授周树华等人在《论娱乐的社会和心理功能》的文章中指出,娱乐和生存性劳动是反比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工作条件越优越,报酬越高,工作时间越短,娱乐的需求性就越高,娱乐是和经济宽裕而不是经济贫乏有密切联系的。我国网民在虚拟世界里的纵情娱乐,与我国国民步入小康社会的现实正好合拍。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是将信息由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逐渐广泛传播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它是人满足自身的生存、安全、尊重等多层次需要的必须手段。世界变化越快,沟通的必要性也就越显迫切。我国网民沟通的活跃程度在某种意义上也彰显了对现实的积极关注。
娱乐能引导人们对现实进行短暂的超越,沟通则是对现实的切实表达。网民需求的两极在互联网里构成了一个张力场,平衡着人们不同的文化追求。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