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回顾】
实体书店发展如何迎来新的春天
政策扶持提供保障,稳定行业提振信心“2011年前后,上海实体书店陷入歇业多、开业少的局面,尤其一些地处城市标志性热闹路段的知名书店,因业绩衰退而租金高昂,相继搬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道出了全国实体书店曾经面临的发展窘境。
“作为重要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的实体书店,如何顺应潮流,构建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阅读和文化消费方式,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认为,“《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实体书店适应现代社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引,是一项促进行业发展的重大利好,令我们倍感振奋。”
尹昌龙还表示:“意见强调实体书店与网络融合发展。在互联网和数字化的大环境下,实体书店必须主动迎接这个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推进数字化升级和改造,打造新的发展优势。”
“这个指导意见很专业。”杭州晓风图书有限公司经理朱钰芳深有感触地说,“意见提出规范图书市场秩序,完善图书市场价格管理机制,打击恶意打折、无序竞争行为,为实体书店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这点切中要害,我平时最害怕听到读者说‘网上才几折几折,你们书店是暴利!’希望不久的将来,能针对图书销售价格出台相关管理办法,维护图书市场的销售秩序。”
创新理念优化服务,才能让读者“留步”
“扶持实体书店,不是简单地让它们生存下去,而要引导它们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徐炯指出,“如果实体书店不能创新和优化服务,依然故我,读者会继续离它们而去。”
近年来,上海注重开放理念,通过评审并获得政策资助的方式,鼓励多家外省市优秀的实体书店进入上海。 “它们是行业的创新者和成功者,给上海带来了许多让读者兴奋、让同行思考的创新元素。 ”徐炯说。
从此,大众书局在上海开出了女性主题和电影主题等特色书店;蒲蒲兰绘本馆对上海的亲子阅读推广起到了重要引领;猫的天空之城、字里行间、西西弗等国内知名品牌书店也给上海带来新理念和新模式。
创建了北京首家“24小时全天候”书店的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近年来再度创新经营模式,把书店的销售功能扩展为兼有图书馆的阅读功能,营造了新型的城市文化空间,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阅读体验。2015年,书店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实现销售收入2300万元,同比增长12%,年读者数量近30万人次,同比增长20%。
尹昌龙表示“意见强调,创新实体书店经营发展模式。改革创新是实体书店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独立市场的主体,实体书店在面临转型升级时,既需要国家政策扶持,更需要自身树立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引入先进的管理运营理念,以书城为阵地重建城市文化生活中心,以书业为载体重塑城市公共文化生活。”尹昌龙说。
彰显实体书店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魅力
近年来,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浙江省新闻出版局的帮助引导下,杭州晓风书屋又增开了四家特色门店。其中,去年下半年入驻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医院书店,被媒体誉为最美“点滴”阅读时间。
“书店开进大医院,让医生舒缓了下来,让病人也少些焦躁,双职医生的孩子们放学守着书店等候父母,透过书窗看到白大褂在书店的情景让许多人感动。”朱钰芳充满感情地说,“医院书店的暖心氛围让我看到文化对环境营造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更好发挥实体书店的社会服务功能”是意见的重要内容之一,意见还提出,鼓励实体书店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以实体书店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读书文化活动。对引领全民阅读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实体书店,政府应按一定标准给予财政扶持。
“深圳书城作为最具社会效益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自投入运营以来,累计接待读者近3亿人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2000多场次,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尹昌龙认为,实体书店作为传播知识与文化的场所,不仅是图书卖场,更是智慧的扩散者、文化的传播者和知识的供应者。
(以上来源:新华社 姜潇 2016-06-16)
各高校至少需有一所校园书店
昨天,全国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发布了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十一个部委共同发起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
“把实体书店建设纳入到文明城市的考核范围,纳入到地方政府城市规划的范围,含金量很高。”参加会议的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董事长王忠义,深受鼓舞,认为这份指导意见操作性很强, “比如,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达到一定建设标准的校园书店,没有的应尽快补建。鼓励在中小学校及周边开办实体书店。”
王忠义说,针对新华书店,《指导意见》对大书城、小连锁、乡镇书店以后的发展建设,都有说明。比如,推动新华书店等国有实体书店大力发展新兴业态,支持大型书城升级改造,建设综合性文化体验消费中心;支持连锁书店扩大连锁经营范围,形成品牌优势,完善统一配送等。
杭州晓风书屋的主人朱钰芳,作为民营书店的代表,在会上发了言:“这次涉及到了11个部委,以后房租有压力的时候,建设部可以出优惠政策的文件,贷款方面可以找人民银行,税务工商也都有相应部门介入。可以说,只要和开书店有关的行业内所有涉及到的部门,都一起来出台了这个文件,让人很欣慰。”
比如,《指导意见》提到,简化行政审批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落实单位和个人开办实体书店“先照后证”改革要求……对实体书店开展其他经营业务的,提供便利的工商登记注册服务。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开办书店。
让朱钰芳印象深刻的是,文件里专门提到“规范图书市场秩序,完善图书市场价格管理机制,打击恶意打折、无序竞争行为,为实体书店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朱钰芳认为这切中要害,“我平时最害怕听到读者说:网上才3折,我在你们晓风买了十几年书了,才8折,你们书店是暴利——读者不再信任你,让人心如刀割。”
另外,《指导意见》鼓励开办24小时书店,设立自动售书机等;也鼓励实体书店探索“按需印刷”、“前店后厂”等新的商业模式。
“现在实体书店很难,这次在制度扶持上是空前的,我是第一次看到。”王忠义说,“这已经不是开书店卖书的简单问题了,而是体现国家对文化的责任和担当。”
(以上来源:钱江晚报 鲍秀珍 2016-06-17)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调研实体书店
三家书店负责人谈“好店员”
上海图书公司张世军:不要小看书店店员,其实这也是个很有技术门槛的工作。一个好的书店营业员与读者要有沟通和交流,要熟悉自己领域的图书,能给读者专业性的指导。
钟书阁贾晓净:近年来,钟书阁面临着店员年龄结构调整,但是,给出高于市场价1000元的工资,还是难以招到一名好的店员。
半层书店赵琦:希望政府能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提供一些政策,比方说给年轻人提供一些租房补贴,引导他们进书店工作。
“在我看来,包装成书店的样子刷存在感的场所可能并不如以图书为主营业务的书店来得更有意义。作为书店,至少应该有大半的收入来自图书销售,才不愧为一家书店。”作为独立书店代表,半层书店合伙人赵琦的一席话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赞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近日邀请3家实体书店负责人,就当下书店经营现状、困难以及书店未来的发展作交流与探讨。
说规划――更青睐以图书为核心的经营模式
赵琦说,去年5月她和另外一个合伙人开了半层书店,起初全凭个人兴趣,运营中才发现开书店并不容易,也慢慢对书店有了更深的思考。“我把目前上海的书店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书为特色的生活方式,一类才是比较传统、专业的书店。上海作为魔都,小资生活方式盛行,前者的经营模式无可厚非,但是半层更青睐于做一家传统书店,只想在书的方面做更加深入的挖掘。”
半层书店店面不大,250平方米,上下两层,提供5000余种1万多册图书,以艺术、设计、建筑和城市文化领域的书籍为主,同时展示、销售一些创意设计作品。目前,图书经营所得占全部收入的70%以上,今年有望实现收支平衡。赵琦说,不排斥书店今后会开展一些和书店品牌、图书文化密切相关的业务,但无论将来如何发展,半层书店的核心还是提供最好的纸质书。
与年轻的独立书店相比,两家已是品牌实体书店的上海图书公司和钟书阁图书销售都占到了主营业务的90%以上。上海图书公司副总经理张世军用具体数据说话:2014年,上图图书部分销售5452万元,占主营业务的92%;2015年,图书销售5692万元,占主营业务的94.8%。他说,这些年上图走专、精、特的发展道路,在国学、文博、艺术、社科等细分市场精耕细作,旗下艺术书店在艺术类单体书店中已连续几年销量排名第一,古籍书店也是声名远播。“钟书阁之所以被称为‘最美的书店’,除了环境美,还有书品美,选书的质量和品质经得起读者的考验,而环境美的本意也是为了把读者吸引进书店。”钟书阁经理贾晓净如是说。
谈困境――专业人才难求是目前最大困难
不过,张世军也坦言,主营业务仅能维持正常开支,书店用于硬件改造、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能力明显不足。
“不要小看书店店员,其实这也是个很有技术门槛的工作。一个好的书店营业员与读者要有沟通和交流,要熟悉自己领域的图书,能给读者专业性的指导。”张世军说,尽管资金上存在短板,上图还是会在“十三五”期间加大对数字化转型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详尽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对人才培养有专项计划,包括培训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师资聘请等,并有专门部门执行。”
好店员难求,两家民营书店也是颇有同感。贾晓净介绍,钟书阁原来较多聘用新华书店退休的员工,看重的就是国企店员有着较高的专业素质。近年来,钟书阁面临着店员年龄结构调整,但是,给出高于市场价1000元的工资,还是难以招到一名好的店员。赵琦则给出建议,她希望政府能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提供一些政策,比方说给年轻人提供一些租房补贴,引导他们进书店工作。
整整两个小时的座谈,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进行了全程记录,该局相关人员表示,这样的座谈还将继续做几期,希望能摸清上海实体书店经营发展的真实状况,帮助实体书店健康稳步发展。
(以上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金鑫 2016-06-17)
【数据分析】
亚马逊、当当等互联网巨头几乎快把实体书店驱逐出市场,然而,峰回路转,这些电商巨头开始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尝试新的可能,将触角伸向实体书店。亚马逊于2015年11月在西雅图开设了第一家实体书店,未来计划增加至400家,这不止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更是将实体书店逼向十字路口的举动,实体书店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实体书店的转型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6月16日,全国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在京举行,并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在资金支持方面,有财政扶持以及鼓励银行机构和社会资本满足中小书店的融资需求等等。《意见》为实体书店适应现代社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引,有利于促进实体书店行业进一步发展。因此,政策支持就像一针强心剂,给众多民营实体书店发展带来了希望,助推实体书店大胆创新,在没有资金压力的情况下,求新求变、走向转型之路。
实体书店应该积极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实体书店不仅仅是一个卖书、看书的场所,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比如北京的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首创全天候营业模式,同时把书店的销售功能扩展为兼有图书馆的阅读功能,营造了新型的城市文化空间,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阅读体验。杭州晓风书屋将书店开进浙江省人民医院,病人在“点滴”时间可以随手翻阅消磨时光,双职医生的孩子放学后可以边看书边等父母,营造了一种舒缓的文化氛围。深圳书城充分利用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自投入运营以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2000多场次,成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因此,实体书店不仅是图书卖场,更是城市文化生活中心,实体书店应当积极融入公共文化服务,重塑城市公共文化生活,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价值。
实体书店应该大力发展新兴业态。一方面,实体书店可以通过开办连锁书店的方式扩大连锁经营范围,形成品牌优势。另一方面,实体书店可以通过完善建设综合性文化体验消费中心,比如实体书店内分设不同的板块,推广阅读区、讲座活动区、艺术设计区。实体书店可以通过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生产相应的文创产品,作为书店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还可以在书店里设立咖啡馆,为读者提供一个公共空间。通过进一步融入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商贸物流等相关行业发展,将实体书店打造成为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式文化场所。同时,实体书店应积极与网络融合发展,与电商在区域配送、平台共享、网点共建等方面互补、合作共赢,探索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经营方式。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