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回顾】
纪录片“走进贵州苗寨”热播“中国故事”感动法兰西
云雾缭绕的山间盆地,黄绿相映的工整梯田,色彩亮丽的苗族服饰,鳞次栉比的黑瓦木墙……当地时间4月12日晚黄金时段,时长近两个小时的法国知名电视纪录片栏目《相约未知地带》最新一期《走进贵州苗寨》在法国电视二台播出,将距离法国8000公里的中国贵州榕江县阳开苗寨淳朴自然的生活场景带到法国观众面前。据统计,当晚有523万观众收看了节目直播,收视率达21.9%。截至午夜,法国电视二台收到了近1.2万条来自法国观众的互动问题与评论,纷纷表示被节目打动。法国媒体也对该节目予以众多报道和关注。
“如此充沛的感情和泪水,我被深深感动了”
《相约未知地带》是法国电视二台著名主持人弗雷德里克·洛佩斯创作的一个真人秀电视纪录片,自2004年12月开播以来,备受法国观众追捧,2015年节目收视率高达24.1%,位列同类节目第一。在已经播出的18期节目中,主持人每期带一位法国知名人士前往偏远地区,记录他们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同劳作的真实故事。《走进贵州苗寨》是栏目组首次走进中国,也是他们2015年拍摄的唯一一期节目。
经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推荐,加上贵州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与配合,创作团队去年将目光汇聚在中国56个民族之一、人口900万的苗族。他们积累了上万张图片素材,请教人类学家,研读各类苗族民俗文化书籍,两度深入中国黔东南,走访了45个村子,寻找最原汁原味的苗族村寨,最终锁定深居群山中一座丘陵顶端的阳开苗寨。为了完成该纪录片,他们在两周时间内共拍摄了长约120个小时的素材。节目真实反映了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既保持传统,又与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紧密连接的现实。
截至节目正式播出前两天,《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在社交网站官方页面的预告片已累计获得20万人次观看。节目开播前一星期,名为弗朗赛特·帕盖尔的观众就忍不住留言表达迫切的心情:“节目快播放吧!我会忽略一切来电,稳稳坐在椅子上,跟着节目到中国的南部……聚精会神!”法国欧洲一台也在网站打出广告:周二晚上看什么?相约未知地带!这一期尤其成功!
12日晚,当两小时的片子播放完,演播厅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法国观众纷纷第一时间通过网络表达观后感:“中国苗族姑娘真美!她们以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让我也感到愉悦。”“真高兴看到这么好的节目,壮美的自然景观,那里的人与最本真的东西相连。”“看了这期节目,我真正产生了去中国的愿望,去发现这个国家!”“多么令人钦佩的民族!向苗族人致敬!”“所有的目光,所有的笑容,如此充沛的感情和泪水,我被深深感动了!”……
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评价说:“这部片子制作耗费了很长时间,推出的是精品。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和沟通是最真诚的,片子里没有宣传的影子,却很能打动人心,我相信这是心灵沟通的意义。它超越了语言、文化和国界。我们提倡多用这种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多元真实的中国。”
“我们最终分享的,就是共同作为人活在世上”
出发前,主持人洛佩斯问对目的地一无所知的节目主人公、法国知名喜剧演员克洛维斯·科尔尼亚克:“你对此行有何期待?”天生热爱人文的科尔尼亚克回答说:“希望这是一场人文历险,我能有幸遇到从未遇到的人,看到他们所保有的一些东西。”
当科尔尼亚克听说是去中国时,他非常兴奋,这是他第一次去中国,对即将感受到的中国充满好奇。在深入苗寨之前,科尔尼亚克一行首先抵达上海。置身这座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科尔尼亚克很震撼:“上海的建筑群数量让人印象深刻,出乎我的意料。”
随后镜头一转,来到贵州自然生态保护得非常好的黔东南榕江县。从贵阳出发经过近10个小时跋涉,他们在山腰处见到了接他们步行前往苗寨的另外三名主人公:蒙老号、龙老扭及其妻子朱老铺。
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科尔尼亚克和洛佩斯与苗寨里的人同吃一锅菜、同蘸一碗辣椒,他们割草喂牛、切料喂猪、收割稻米、酿造米酒。田间地头,他们满身泥土、汗湿衣襟,比苗族人还要卖力,体验着收获的喜悦。科尔尼亚克也会安静地坐在龙老扭的老母亲身旁,看她一针一线地绣出苗族特有的服饰花纹。他们第一次看到乡间热闹非凡的水牛节;得知雨天将耽误收割甚至影响来年的温饱,他们和当地人一样忧心忡忡;听闻朱老铺年纪轻轻就被迫和在家的母亲分离,看到朱老铺目送年幼的孩子穿越稻田和森林步行数小时去学校念书,他们心中是一样的父母心……
科尔尼亚克对本报记者表示,他与苗族人分享最多的是一种人文层面的价值。“我们也许在文化层面相差甚远,但深层次的一些价值是相同的,比如对生活和分享的热爱,还有我们共同面临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我们最终分享的,就是共同作为人活在世上。”
“两周前还未知的脸庞,将被永远铭记在彼此心中”
两周时间里,从未见过外国人的苗族人展现出他们的热情、真诚、淳朴,初次深入苗族村寨的法国人则以平等、谦和、温情的态度投入这场跨越国界和语言的纯粹交流。正如片中画外音所说:“他们没有成见、没有恐惧地分享与交流,两周前还未知的脸庞,将被永远铭记在彼此心中……”
最后一天,科尔尼亚克和洛佩斯两人坐在山坡上望着层层梯田,科尔尼亚克的眼中噙着泪水:“我们文化、语言不同,但我却幼稚地以为,我和他们曾经见过,虽然我之前从未和中国文化以及苗族人有过交集,但就是有这种莫名的感觉。”他说,与城市相比,乡间族群互助、共生的生存状态让他很受触动,也会让很多在大城市生活惯了的人羡慕。
“中国是风土人情非常多样的国家,既有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也有守着传统习俗与简单文化生活的农村,无论城市发展得多么快,一些地区的传统也能完好地保存,这样的反差与对照很吸引我们。”节目总编剧弗兰克·德普朗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就如同我们在片中所说,无论是上海还是苗寨,它们都只是多样中国的一面。这部片子里,我选不出最喜欢的一段,因为所有内容都深得我心。虽然我们与苗族人语言、传统迥异,生活的国家相距遥远,但人类最根本的部分总是相通的。”
(以上来源:人民网 王远 2016-04-14)
贵州苗寨风情打动法兰西
4月12日晚20点55分,以反映贵州省榕江县计划乡阳开苗寨风土人情的纪录片《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在法国电视二台首播。这是该节目组首次在中国拍摄的纪录片。
《相约未知地带》作为法国电视二台的一档王牌电视节目,用纪录片拍摄的手法,为法语观众展示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一节目已在13个国家进行过录制,曾创造了29.5%的超高收视率,2006年首播至今已经是第18期。
每期节目,主持人弗雷德里克·洛佩斯都会邀请一位知名人物嘉宾与他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和陌生人相处,用他们的体验讲述在基本与世隔绝、环境艰苦条件下人们的生活哲学,给现代社会生活的观众们带来启发和思考。
2015年9月初,《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节目组带着法国著名演员克洛维斯·科尔尼亚克来到中国,选取贵州省月亮山主峰附近的阳开苗寨为“未知地带”,在近两小时时长的节目中通过法国节目主持和嘉宾的介入,展现了他们与阳开苗寨的龙老扭、朱老铺、蒙老号三位村民一起生活,一起劳作十多天的感人故事。通过镜头把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社会经济现状等介绍给法国观众。主持人弗雷德里克还专门向村民们了解了12年前村庄通电时的情景,间接反映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此外,该片还特别利用凝练的旁白介绍中国苗寨的历史、人口,恰到好处地介绍了“鱼米共存”、“杂交水稻”、“计划生育”等中国特色。
(反应)法国观众:虽然相隔遥远但有着相同的情感
据新华社电法国知名电视纪录片《相约未知地带》最新一期《走进贵州苗寨》12日晚在法国电视二台播出,受到法国观众的热烈好评。
栏目组虽然经过长途飞行外加一天的汽车和两小时步行,但绿色山峦中被梯田环绕的苗寨山村——阳开寨仍美得让他们震撼。
节目总编剧弗兰克·德普朗克说:“《相约未知地带》(走进贵州苗寨)这一期节目虽然和以往一样拍摄的都是鲜为人知的偏远地带,但却是与现代生活最为接近的一次,体现贵州传统苗寨与中国现代巨大社会变化之间的连接:当地农民可以去像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打工,孩子们步行几个小时去上学,村庄虽然地处偏远但也通水通电等等”。
有法国观众在网络留言中:“感谢节目组拍摄了这一画面精美、反映不同人心灵沟通的纪录片,让我们看到苗寨百姓的智慧、幽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拉近了不同文化人民之间的距离。我们在近两小时的节目中与剧中人物一起喜怒哀乐,让我们觉得虽然相隔遥远但有着相同的情感。” 据统计,当晚有523万观众收看了节目直播,收视率达21.9%,直播期间收到上万条观众的网络和短信留言,纷纷表示被节目打动。法国媒体也对该节目予以众多报道和关注。
(以上来源:贵州都市报 杨文舒 袁仁雄 陈莉 2016-04-15)
【数据分析】
一部成功的国际纪录片的拍摄在多方面都是有益的,《走进贵州苗寨》聚焦贵州榕江,给当地发展带来诸多益处:
一是促进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纪录片在国内的推出,使原本一部分不知晓侗苗文化的全国各地游客燃起对榕江侗苗原生态旅游的向往。另一方面,节目在法国的播出让法国人看到了苗寨百姓的智慧,拉近了中国民族文化与法国人民的距离,激起了法国人民真正去中国探索感受中国不同地区文化的愿望,也是对贵州苗寨旅游在法国的一次推广和宣传。因此,国际纪录片拍摄对于拍摄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促进地方文化在交流展示中传承发展。这部纪录片将距离法国8000公里的中国贵州榕江县阳开苗寨淳朴自然的生活场景带到法国观众面前,使法国观众深受触动,同时法国媒体也给予了很多报道和关注。纪录片《走进贵州苗寨》以讲中国故事的方式,超越了语言、文化和国界,注重心灵沟通的意义,让外国人领略了中国地方民族文化的别具一格,让更多的国家理解和认可我国民族文化,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了多元真实的中国,从而有助于我国地方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因此,我国对外纪录片应当学习这部法国纪录片跨国合作的方式,促进中国文化更好的走出去,从而获得世界人民的理解和认可。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