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中原文化大舞台”开拓文化惠民新实践
2016年05月23日
“中原文化大舞台”开拓文化惠民新实践
“中原文化大舞台”开拓文化惠民新实践

【热点回放】

2016开封市“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正式启动

5月6日晚,2016开封市“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启动仪式在开封市大众剧院举行。开封市人民副市长孙晓红、开封市市委宣传部调研员张小平、开封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葛艳丽、国家电网开封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李晓东等相关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

李晓东为此次启动仪式致辞。李晓东讲到,“你用电 我用心”中原文化大舞台文化惠民活动是省委宣传部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举措。他指出,开封供电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把弘扬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与践行企业“你用电 我用心”服务理念结合起来,共同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惠民活动,精心安排贴近群众生活,具有开封特色的剧目,共同为建设“实力开封、文化开封、魅力开封、幸福开封”增光添彩。 开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晓红宣布2016年“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启动。

据悉,开封市“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将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推出低票价舞台及公益性电影放映服务,进一步加强文艺精品的普及推广,巩固扩大基层文化阵地。2016年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从4月份开始,将在大众剧院、河南大学校礼堂、杞县文化中心等场地共演出优秀剧目50场。

(以上来源;郑州大河网,董伦峰 未兴武,2016-05-09)

“中原文化大舞台” 活动启动 将上演800余场演出

5月6日,2016年度“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正式启动。当晚作为今年“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的首场演出、豫剧《魏敬夫人》在省会堂首秀,博得满堂喝彩。

“中原文化大舞台”让文化惠民狂奔在路上   

去年开展的“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省内61家文艺院团175台获得全国和全省大奖的优秀剧目,在全省60个“中原文化大舞台”剧场演出剧目506场,放映电影10223场,惠及群众达700余万人次。  

相比于去年,今年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将再上高度。今年的活动将从全省遴选70家文艺院团,211台剧目,78个演出剧场,将组织舞台演出800余场,放映电影11000余场,覆盖全省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市)。   

“新增的36台剧目大都是近两年我省新创排、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弘扬正能量的优秀剧目。”王耀表示。   

大河网记者了解到,尤为不同的是,今年的演出、放映模式更活了,所有参与演出的剧场不仅颁发统一标示牌,还将推行“菜单式”服务,更好的倾听观众的需求。   

何谓“菜单式服务”?   

在舞台演出方面,把全省符合演出条件的文艺院团和优秀剧目统一提供给各地,由各地直接与文艺院团进行对接安排。在电影放映方面,统一列出影片放映目录,各地从目录中自主选择。 此外,今年的活动严格实行不高于5元的惠民低票价,积极采取套票、联票等多种票务模式,并积极探索开通互联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服务平台,丰富服务手段,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参与并受惠于这一活动。   

《魏敬夫人》让观众感受豫剧魅力   

梨园少闲时,五月人倍忙。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排练,豫剧《魏敬夫人》于昨晚在河南省人民会堂完美亮相。这部由河南豫剧院一团原创的新编历史剧经过近半年的重新加工创作和修改提高,在首演之后将面向基层、深入乡村在全省展开巡回演出。   

该剧由著名导演张平执导,姚金成和雷桂华编剧,著名作曲家耿玉卿作曲,以固始县陈氏将军府的开国元勋夫人魏敬南下平叛的故事为背景,塑造了一个能文能武、有勇有智的女政治家形象,厚重的中原根亲文化和全新的现代文化视角不仅使观众感受豫剧魅力,也令人领略中原文化筚路蓝缕的播迁历史。   

“该剧自搬上舞台即反响热烈好评不断,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后,主创班子两次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论证,对剧目的开头和部分情节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对细节进行了调整,全部音乐唱腔重新编配设计,以期剧情更加顺畅合理感人,唱腔更具豫剧特色和传统韵味。”   

河南省豫剧院一团副团长李少宾告诉大河网记者,该剧在充分展示主人翁家国情怀、民本思想的同时,深刻挖掘人物的文化底蕴与人性光辉,用厚重的中原根亲文化,壮丽的盛唐历史叙事,全新的现代文化视觉,为观众生动再现了一段中原文化筚路蓝缕的播迁历史。

“使观众从中感悟到中原文化厚德载物、中正担当的人文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怀,给我们当代人以审美的愉悦和启悟。”李少宾说。

(以上来源:大河网,宋向乐,2016-05-07)

看“中原文化大舞台”如何惠民

去年61家院团在全省60个剧场演出506场,放映电影10223场,惠及群众达700余万人;今年将演出800场,放映电影1万场。

看“中原文化大舞台”如何惠民

郑州国棉三厂有一帮老戏迷。最近,他们时常去家门口的河南象剧场询问2016年的“中原文化大舞台”什么时候开始,安排的剧目有哪些?去年他们在河南象剧场看了几场大戏,过足了戏瘾,今年他们便早早打听消息,生怕错过机会。

去年7月到今年3月,河南省委宣传部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让低收入群体有机会走进剧场影院看戏和观影。其间,61家文艺院团的175台优秀剧目,在全省60个“中原文化大舞台”剧场演出506场,放映电影10223场,惠及群众达700余万人次。“中原文化大舞台”最大的特点是“两低”,即面对低收入群体、实现低票价运行。那么,河南省是如何用这“两低”实现精准惠民的呢?

好戏好片惠及低收入群体

多年来,河南在舞台艺术领域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一些剧目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大奖,由于演出成本等原因,获奖之后便束之高阁,“沉睡”在剧团里,缺乏为老百姓演出的机会。

不仅如此,长期困扰文艺为基层服务的瓶颈也有不少。比如,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城市低收入群体很难看上好的剧目;各地陆续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高大上”的文化设施,但利用率不高;年轻演员锻炼的机会不多……

去年7月,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牵头,河南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公安厅等七部门参与的“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在全省拉开大幕,试图以此破解上述“短板”和难题。

什么样的剧目可以登上“中原文化大舞台”?河南省委宣传部要求各地一定 要有“大戏大片”,惠民的好事一定要办好,办得有质量。

于是,“中原文化大舞台”便有了豫剧《程婴救孤》、《苏武牧羊》,曲剧《情系母亲河》,话剧《老汤》,动漫人偶童话剧《小马过河》,杂技情景剧《水秀》等获得过国家级和省级奖项的大戏。《百团大战》、《捉妖记》、《战狼》等一批高票房的优秀影片也一一上映,改变了以往公益电影放映影片内容陈旧、吸引不了观众的局面。

对于演出场地和质量,“中原文化大舞台”的要求也很苛刻:演出场地的观众席数、台口宽度和高度、舞台深度,乃至用电量都有相关要求和标准;对于文艺院团的参演人员要求更加细化,每场演出都要求不少于40人(包含演员、乐队、灯光等),其中,副高职称以上和省直文艺单位的演员须在5人以上。

低票价扭转看戏老观念

“中原文化大舞台”一改过去政府主导的简单化送票方式,而是让老百姓花不超过5块钱来排队买票。别看这是个小小的举措,却意义深远。河南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赵刚说,过去惠民演出中简单的送票、赠票让一部分人得到了票,但这些人不一定去看戏,而想看戏的群体又缺乏一个公开公平的平台获得门票。

“中原文化大舞台”正在逐步培养人们排队买票的文化消费习惯。“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在驻马店市会展中心举行时,组织方把以前以单位为基础的送票方式改为低价售票:每张票5元,每人每次限购4张。驻马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戚存杰告诉记者,低票价观演的举措既有效满足了群众需要,又增强了群众的文化消费意识。

驻马店并非个案,三门峡、漯河、濮阳、鹤壁等地也不断创新低票价惠民模式,而低票价背后是政府的财力支持。去年,为保障“中原文化大舞台”正常运行,河南省委宣传部多方筹措启动资金1500万元,并带动各地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记者了解到,河南目前已将每年1500万元的投入资金写在了省财政的账单上。

一个大舞台裂变成N个小舞台

在这场惠民演出中,七部门在舞台演出、电影放映、高校组织、财政保障、安全监管等方面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呈现了一股强大的惠民合力。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说,“中原文化大舞台”惠民演出工程与之前的“舞台艺术送农民”“高雅艺术进校园”有机衔接,实现了惠民城乡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中原文化大舞台”将于近期启动,到今年底结束,计划安排演出800场左右,电影放映1万场,相对于2015年度将有大幅度的提高。数量上去了,质量也不能放松,演出节目仍将进行严格筛选,主要选取曾获国家级、省级奖项的剧目,以及近期下线的大片好片。

今年,除省直文艺院团到各地巡演外,主办方还鼓励各地的文艺院团开展交流互演;为降低演出成本,也鼓励划分东、西、南、北四个区域,在同一个区域内的几个地市之间进行交流互演;为了不断扩大文化容量和覆盖人群,将根据群众的反馈意见,充实调整剧目和影片。

“中原文化大舞台”激活了多个文化资源平台,已裂变成N个小舞台:精品的舞台、惠民的舞台、正能量的舞台。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表示,各地通过“中原文化大舞台”惠民演出平台,推动了文化精品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可以让优秀剧目演起来、文化场地用起来、文艺工作者动起来、老百姓乐起来、核心价值观活起来。

(以上来源:中国文化报,邱娟,2016-05-05)

  【数据分析】

“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由河南省委宣传部联合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文明办等部门共同打造,该活动是河南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明河南建设的重大举措。

“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旨在依托基层现有文化设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推出低票价舞台演出服务,真正让优秀剧目演起来、文化场所用起来、文艺工作者动起来、老百姓乐起来、核心价值观活起来,把“中原文化大舞台”打造成“精品的舞台、惠民的舞台、正能量的舞台”,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创下了演出数量和质量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创造性地开拓着文化惠民的新实践。

“中原文化大舞台”实施精准文化惠民

去年开展的“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省内61家文艺院团175台获得全国和全省大奖的优秀剧目,在全省60个“中原文化大舞台”剧场演出剧目506场,放映电影10223场,惠及群众达700余万人次。今年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将再上高度。 今年的活动将从全省遴选70家文艺院团,211台剧目,78个演出剧场,将组织舞台演出800余场,放映电影11000余场,覆盖全省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市)。新增的36台剧目大都是近两年新创排、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弘扬正能量的优秀剧目。同时今年的演出、放映模式更活了,所有参与演出的剧场不仅颁发统一标示牌,还将推行“菜单式”服务,更好的倾听观众的需求。

“中原文化大舞台”开拓文化惠民新实践

  “中原文化大舞台”一改过去政府主导的简单化送票方式,而是让老百姓花不超过5块钱来排队买票,采取套票、联票等多种票务模式,并积极探索开通互联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服务平台,丰富服务手段,让更多群众了解、参与并受惠于这一活动。让愿意看戏的人买得起票,不仅能够实现精准惠民,也培养着买票看戏的文化消费习惯。并从全省遴选70家文艺院团,211台剧目,78个演出剧场,组织舞台演出800余场,放映电影1.1万余场,积极发挥新媒体优势,开展“订单式”服务,使群众参与其中,根据反馈意见积极充实调整剧目和影片,并鼓励各地的文艺院团在一定区域内开展交流互演。

作为推进“文明河南”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谋划和重要工作,“中原文化大舞台”与“舞台艺术送农民”、“高雅艺术进校区”有机衔接,实现了惠民城乡全覆盖,在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文化大数据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