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回放】
人民日报三赞《诗歌之王》:传统文化走进群众生活
2015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文教周刊发表刊文《诗歌,如何走入寻常百姓家》,文章不仅点评了2015年的诗歌发展形势,同时还高度赞扬了四川卫视原创诗歌文化类节目《诗歌之王》对于传播传统诗歌文化的努力和贡献。
一连三赞,《诗歌之王》彰显独有价值与高度
“诗歌正在走入寻常百姓家,逐渐成为一些人生活的常态,成为与普通人渐行渐近的文化形态,也成为了不少年轻人喜欢、追求的时尚。”这样的发展无疑是国家弘扬传统文化大方针实现的具体表现,而《诗歌之王》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者。
早在2014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文化版便刊文《这个冬天,诗歌正回暖》就点赞了《诗歌之王》,文章称“《诗歌之王》将“诗歌文化”与“音乐形式”相结合,诗歌有了全新的展示传播平台,音乐也具备了全新的气质,在这样结合中,文化节目也有了全新的荧屏观感,向来叫好不叫座的文化节目呈现出全新的节目形态,这样的文化节目有望实现收视突破,树立新的行业标杆。
当天的人民日报文教周刊版面也对《诗歌之王》给予了相当高度评价:《诗歌之王》将“诗”与“歌”相结合,带领大家感受更多诗歌之中中华文化的韵味,让更多年轻人感受诗词的美与力量,让以诗歌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大众视野。
随着节目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16年1月4日《光明日报》14版影视评论刊再次发文评论,称《诗歌之王》将音乐与诗歌结合,既有“嫁接式”的平台、模式转换,同时又通过融合再造,赋予了诗歌以及音乐全新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气质。基于社会文化需求而嫁接再造的“巧模式”与大胆创新的文化精神是这档节目能在各形各色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如今,《诗歌之王》第一季即将收官,人民日报刊文《诗歌,如何走入寻常百姓家》再次评论点赞足以证明这档节目的价值与高度。文章称,以四川卫视为代表的地方卫视对文化的坚守与创新精神值得肯定,尤其是四川卫视推出原创诗歌文化节目《诗歌之王》,让诗歌参与到流行音乐的建构当中,使流行歌曲与传统诗歌浑然一体,既让观众耳目一新,又帮助以诗歌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回大众视野,重新唤起观众对于诗歌的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
现今综艺节目大多只关注如何取悦娱乐大众,《诗歌之王》作为一档以娱乐形式为载体,以传播传统诗歌文化为核心的节目能够突围而出,得到市场和观众的认可,说明娱乐传播和文化传承并不矛盾,只要找到较好的平衡点和结合处就能实现双赢。 全面创新,《诗歌之王》扛起文化传承大旗
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我们数千年来沉淀的精华和瑰宝。在当今的快节奏社会生活中,媒体作为信息交流的渠道更需要承担起传承文化的社会责任。
荧屏综艺日渐火爆,对大众的影响程度也日渐加深。作为常见的文化传播形态,当大多数荧屏综艺依然围绕娱乐彼此疯狂竞争时,四川卫视重磅推出的《诗歌之王》用一种前所未有的跨界模式,将文化与综艺结合,将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结合,呈现出文化节目的全新观感。让优秀的诗歌文化借助流行音乐得以广泛传播,同时又提升了原创音乐的内在气质。毋庸置疑,四川卫视《诗歌之王》在国内综艺市场中毅然扛起了文化传承的大旗,让传统文化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
《诗歌之王》让传统文化在新形式、新包装下与观众完成互动。多角度、立体化的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更多观众在诗与歌营造的氛围中,走进诗的国度,感受诗的美与力量。同时,激起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人们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歌之王》用电视节目的形式为中国原创诗歌和原创音乐市场带来巨大刺激,而将传统文化寓教于乐的创新模式,为诗歌文化重焕光彩提供了重要平台,让中华民族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以上来源:光明网 产婉玲)
《诗歌之王》弘扬主流文化 四川卫视谱写高雅篇章
电视节目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从选秀节目到真人秀节目再到户外真人秀霸屏直到现在各类题材的百花齐放,行业正朝着更多元更丰富的方向发展。这其中,文化类节目一直以独特的标签活跃在荧屏之上,但却没有迎来真正的现象级爆发,在节目市场已经发展颇为充分的今天,文化类节目有望获得新的突破契机。在此背景下,四川卫视适时打造的原创诗歌文化类节目《诗歌之王》就为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重回大众视野提供了重要渠道。
以诗歌文化为载体,扛起传承传统文化的大旗
诗歌是华夏民族历经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时,诗歌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成了其中重要一环。以往,诗歌文化重回大众视野的渠道和形式特别单一,也难普及到更为广泛的人群和区域中去,文化节目也普遍缺乏创新的呈现形式。
此次,四川卫视重磅推出的《诗歌之王》不仅将诗歌搬到电视荧幕上,把经典的诗歌文化重新包装展示给观众,这种形式让观众在紧张有趣的节目刺激下,唤醒其对诗歌的记忆、兴趣以及对诗歌之美的欣赏,收获深厚的文化密码,学习蕴含古老而智慧的中国观念以及中国人经过千百年锤炼留下的处世哲学与价值观。
一直以来,创新是电视节目核心生命力。《诗歌之王》将优秀传统文化寓教于乐的传播形式是一大创新,用电视节目的形式对中国原创诗歌和原创音乐市场巨大刺激也是前所未有的,至于节目本身作为优秀原创IP也是行业的创新体现,如此具备创新能力的节目将是诗歌文化重焕光彩的重要渠道。
据悉,四川卫视《诗歌之王》已向多所高校大学生诗社和多家知名社会诗社发出节目邀请,同时还联系了百度最大的诗词贴吧诗词吧和各大社交平台的诗词群并发布预选赛选手召集信息。届时,来自五湖四海的诗词爱好者将与知名歌手组成诗歌战队,参与“诗歌之王”的角逐。节目将根据时下社会热点话题共设置十三个主题,包括青春、亲情、爱情、中国爱等,诗歌战队需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创作,通过最具通感主题创作走进大众心声,赢取观众共鸣。想必,当激烈的荧屏诗歌之战展开时,“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将吸引诸多观众,诗歌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也得以重回大众视野,传统文化也在新形式、新包装下与广大观众完成互动,激起观众内心深处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引起人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并激发民众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与“歌”相结合,核心模式契合市场大趋势
继各种节目模式被逐渐打破之后,文化类节目成荧屏新宠,“普及国学知识,传播经典文化”是文化类节目喊出的口号,但目前活跃于荧屏之上的多数文化类节目皆因题材和受众的局限性,口碑及收视表现难有大突破,但零星的优异市场表现和广泛的受众基础以及荧屏原创综艺市场的较大缺口让文化类节目仍然具备很大的潜力。
以诗歌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国内拥有庞大的受众群是毋庸置疑的,这是《诗歌之王》的先天优势。这档节目还将回归诗歌本源,将“诗”与“歌”相结合,将才情诗人与明星歌手两两组成“诗歌战队”,根据时下社会热点话题共设置十三个主题,每支战队由诗人完成诗的创作,并由歌手进行谱曲演唱及舞台竞演,这样的节目模式创举有望成为《诗歌之王》的独有特色和观众的记忆标签节目。
诗歌千年,音律相伴。诗与歌自古以来便是不可分割的,古有伯牙鼓琴觅得知音子期,如今在《诗歌之王》诗人与歌手“把诗,唱给你听”同样也是通过诗和音乐寻找着自己的知音。无疑,这种方式更能为大众所接受,也能使诗歌文化得到更广泛地传播。用时下流行的市场趋势将诗歌文化传达开来,不仅是文化节目的新尝试、新突破,更有利于弘扬优秀的诗歌文化,丰富广大观众日常精神生活。如此,以诗歌为内容,结合多种艺术手段,对当下诗人与歌手共同创作诗歌并角逐的过程进行电视化包装呈现,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当代诗人以及诗歌作品魅力,带领大众从诗歌之中品读中华文化的深厚韵味,并最终诞生诗歌之王。从受众基础到节目模式再到节目特色,《诗歌之王》已然悉数囊括。
在广电总局严管综艺娱乐节目,多种综艺题材大爆发,文化类节目备受瞩目的时候,《诗歌之王》秉承文化类节目的内核,再融入“诗”与“歌”结合的表现形式,很有可能在新时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成就文化类节目收视与口碑的新突破,给卫视荧屏新添一份厚重的文化感。
打造国际标准舞美,为观众呈现极致视听盛宴
荧屏上的诸多节目一直在舞美标准的打造上苦下功夫,以期为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视听享受,当然,舞美也是现象级综艺不可缺少的一环。
据悉,《诗歌之王》将成为中国第一档引进2015年欧洲歌唱大赛立体3D实境灯光的节目。节目组诚挚邀请英国灯光顾问斯图尔特,与国内顶级灯光设计师曲国军老师强强联合,运用国际最先进的灯光技术,与诗歌相辉映,打造中国最唯美的舞台效果。舞台的整体灯光全部能够在系统集成灯光软件下编程,集中统一控制,真正做到了舞台视觉空间中,所见即所控,所控即所得的大视觉灯光表现形式。
除了国际标准的硬件设备之外,《诗歌之王》的软件设施也值得一提。节目将邀请国内最强音乐总监阵容对节目进行严格把关,其中包括《最美和声》音乐总监刘天健和《中国好声音》乐队总监刘卓,打造《诗歌之王》演唱会效果的视听盛宴,为歌手提供最专业的舞台。而且,节目还将设立具有独特标签的“百人诗评团”,深化节目宗旨。
文化类节目当以重拾、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以文化为内核,利用观众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来呈现。《诗歌之王》秉承这样的宗旨,让古典诗歌文化走出象牙塔,让更多年轻人走进诗词国度,感受诗词的美与力量,让以诗歌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大众视野,并深入人心,为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弘扬传统文化贡献了力量。
《诗歌之王》将从2015年12月5日起每周六晚20:30在四川卫视准时开播,届时,我们将充分感受这档节目对坚守、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担当,领会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自身的境界与修养。
(以上来源:光明网 刘炼)
【数据分析】
四川卫视重磅推出的《诗歌之王》以诗歌节目的形式,为传统文化穿上新衣,是诗人与歌手的完美联合。“把诗,唱给你听”不单单是节目宗旨,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以最有效的传播理念宣扬的独特方式。同时节目内容紧贴当下社会生活,赢得了观众一次又一次掌声。
新形式新包装,弘扬传统文化
诗歌文化重回大众视野的渠道和形式一直以来特别单一,很难广泛,文化节目也普遍缺乏创新的呈现形式。此次,四川卫视推出的《诗歌之王》将诗歌搬到电视荧幕上,把经典的诗文化以舞台歌唱表演的形式重新包装展示给观众,实现了艺术、文化、娱乐的完美融合。这种形式让观众在紧张有趣的节目刺激下,唤醒其对诗歌的记忆、兴趣以及对诗歌之美的欣赏,在各类选秀节目、户外真人秀节目等节目中独树一帜。观众不仅收获深厚的文化密码,而且学习了蕴含古老而智慧的中国观念以及中国人经过千百年锤炼留下的处世哲学与价值观。
热点话题为创作对象,引起观众共鸣
《诗歌之王》每期都是根据时下社会热点话题选择,一共13期,包括遇见、青春、亲情、故乡、团圆等话题。不同的主题邀请诗歌战队进行创作,同时还精心挑选“诗评团”。其中,爱情主题挑选了100位失恋的观众,亲情主题邀请了100位离开家乡的打工族,梦想主题则请来了100位大学毕业生。通过“诗评团”的直面感受,观众不再只是烘托气氛的“工具”成为真正的戏剧“圆心”,从而触碰观众内心,引起他们的共鸣。这与当下的一些以明星为主要卖点的综艺节目相比,更贴近民众生活,有利于观众在观赏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