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龙岗“文化创客园”成文化产业“新宠”
2016年01月07日
龙岗“文化创客园”成文化产业“新宠”
龙岗“文化创客园”成文化产业“新宠”

【热点回放】

深圳龙岗构建文化创客孵化基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下,文化创意产业有什么新的发展趋势?“创客”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助推者,又有着怎样的发展?近日,深圳市龙岗区举办的2015文化创客月活动,为我们展示出一个蓬勃发展的文化创客生态圈。

运营人才是文化创意园发展的核心因素

12月10日,龙岗区文化产业人才精英汇在“2013文化创客园”车库会议室举行。来自国内的文化产业研究专家、文化产业园管理专家以及百余位深圳其他城区产业园的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嘉宾就文化产业建设运营、管理方式和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等话题与龙岗辖区文化园区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探讨、互动交流。龙岗区文化产业人才对接会也于当天下午在会议现场举行,30多家文化教育企业带着126个职位前来摆摊设位招聘人才,现场达成意向约80人次。

创意改变生活,创意引领未来。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龙岗区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辖区文化园区、文化企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龙岗辖区文化企业已达5000多家,重点文化园区有20个,重点文化企业10个,文化产业在龙岗蓬勃发展。

当前,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热潮在中国兴起,这些园区在提升当地文化产业水平的同时,也存在同质化、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种考虑,2014年,龙岗区提前谋篇布局,打造了全国首个文化创客园——2013文化创客园。园区涵盖高端创意设计、影视、动漫、传媒、表演艺术、工艺设计、广告装潢和计算机软件等类型的企业,意在打造文化创客的孵化基地。

所谓文化创客,是指在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层中从业,爱幻想、有激情、思维方式灵活、善于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本身所拥有的专业技能,把自己的创意设想变现为文创成果的个人或团队。

政府扶持促进文化产业良性发展

为了保障文化产业健康良性发展,进一步培育创业环境,推动文化创客的发展,龙岗区广纳贤言,广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龙岗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在12月11日召开的中美名校创意峰会上,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文化、创意、音乐界教授集聚一堂,就文化创意如何与创客发展相结合、科技如何推动艺术发展等话题展开主题演讲和现场讨论,进一步诠释“文化创客”的全新定义。

龙岗区委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文化创客的扶持政策,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众创空间,可获得最高30万元的租金扶持及最高50万元的运营扶持,创业苗圃可获得最高50万元的租金扶持及最高80万元的运营扶持;对举办各类创客大赛的众创空间及社会机构给予最高50万元赛事支持;给予创客个人1万元、创业团队2万元的大众创新扶持;对在龙岗区建立并正常开展活动的文化创客新兴组织机构给予连续三年、每年10万元的运营扶持。

创客园成为文化创客的孵化器

如今,“创客”已经成为热词,各种众创空间也开始活跃,已有遍地开花之势。为继续拓展“文化创客”活动空间,龙岗区在扶持既有园区,调整内部布局建设文化创客空间的同时,要求拟建园区和有意改造转型成为文创园区的旧工业区必须配套建设文化创客空间。龙岗是深圳的老工业区,很多旧工业厂房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而无法利用。龙岗区出台政策重新规划,将旧村屋、旧工业区、旧商住区改造为高科技产业园、创新产业园、文化产业园、特色产业园及其他优质产业园。

本次龙岗文化创客月的最大亮点是所有会议都在“2013文化创客园”的车库会议室举行。在这个可以容纳近300人的会议室里,布满了各类车牌、轮胎、车辆元器件、古典车辆。据盛将荣介绍,在美国,车库和地下室是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空间,随着车库文化的兴起,美国历史上许多知名企业都在车库里诞生。如“惠普车库”“迪斯尼车库”“亨利·福特车库”“苹果电脑车库”等。受此启发,创客园投资方打造了全国首家车库会议室,弥补了中国车库文化的空白。

(以上来源:中国文化报 陈建平)

文化创客 : 梦想成真 创意增值

如今,创客已经成为火遍全国的热词,有创意、敢行动的创客群体引发各界关注。但“文化创客”这一概念甚少提及。今年深圳市龙岗区主打文化创客牌,在文博会期间主办了唯一以文化创客为主题的分会场,拉开了“文化创客节”的活动大幕。究竟什么是文化创客?他们将如何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新的能量,推动其蓬勃发展?文化创客已经在路上。

文化创客分为内容生产者、创意实现者、产品营销者和跨界融合者四大类 “‘创客’作为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的个人设计制造群体,在中国不仅包含了‘硬件再发明’的科技达人,还包括了艺术家、设计师等文化领域的优秀代表。”彭罡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这是对“创客”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酵甚至裂变趋势所进行的最准确把握和最强有力的推动,将助力众多“文化创客”脱颖而出,实现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依据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分工,彭罡把“文化创客”分为内容生产者、创意实现者、产品营销者和跨界融合者四大类。其中内容生产者涵盖文创产业研究专家、作家、音乐家、书画艺术家、影视编剧等文艺作品作者,工艺美术品的创作者及各种设计师。跨界融合者则是指“文创产业+传统产业”、“互联网+文创产业”趋势加快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新兴职业,比如将电子竞技、体育解说、粉丝经济等有机融合从而收入丰厚的电竞解说员等。

“随着深圳柴火创客空间的声名鹊起,深圳创客圈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创客空间不断涌现。但目前,有影响力的创客空间都是科技产业链上的,已出现同质化倾向,专门服务和扶持‘文化创客’的公共空间并不多。”深圳文化工作者潘代文指出,龙岗区是深圳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入列者,高端印刷业深圳三分天下有其一,工艺美术产业更是占深圳半壁江山。大芬油画村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油画及软装产业基地,也成为海内外专业人士到深圳考察文化产业的必到之处,龙岗区已形成文化创新发展的生态圈。“文化创客”在这个产业高度聚集的“聚光灯”下创新创业将获得更高的关注度,聚拢人才、获得投资、实现成果转化的难度也大大降低。

文化创客园为创客提供多种配套服务,将创客优秀的创意设计以最快、最优的方式转化为现实产品并走进市场

为了吸引和鼓励“文化创客”加盟,“2013文化创客园”主动拓展文化创客空间,在园区里配套建设了333套面积在30-150平方米的精装修创客公寓,文化创客们可以“拎包入住”。另一个以展览展示为主题的DCC文化创意园已建立创客联盟,形成多媒体数字、全息投影、3D打印、O2O会展、品牌策划、影视制作、创意设计、动漫设计、工业设计、网络营销和制作等领域的文化创客活跃根据地,其中甚至不乏来自美国好莱坞的优秀创客。该创客联盟还将为创客提供金融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咨询、宣传推介等配套服务,将创客优秀的创意设计、技术概念转化为现实产品并走进市场。

据了解,龙岗区近期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包括“文化创客”在内的创客扶持政策。其中,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并多方式建设众创空间,对创客空间给予最高30万元的租金扶持及最高50万元的运营扶持,对创业苗圃给予最高50万元的租金扶持及最高80万元的运营扶持。为支持开展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创客活动,对举办各类创客大赛的众创空间及社会机构给予最高50万元的赛事支持,对在区级及以上大赛中取得前三等次成绩的创客项目给予最高80万元的奖励。为引导创客集聚,推行大众创新券,给予创客个人1万元、创业团队2万元的大众创新券扶持。支持建立创客联盟、技术创新联盟、众创空间联盟等新兴组织机构,对正常开展活动的新兴组织机构给予连续3年、每年10万元的运营扶持。

“龙岗区还将扶持既有园区调整内部布局建设文化创客空间,要求拟建园区和有意改造转型成为文创园区的旧工业区必须配套建设文化创客空间。”彭罡表示,未来还将通过开展客家围屋、传统村落的活化利用工作,由政府投入建设一定数量的文化创客空间。搭建起“政校行企”公共服务平台,专门为高校创客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作品展和毕业后就业甚至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咨询、场地提供、租金优惠、股权投资等公共服务。

今后每年的5月和12月,龙岗区还将举办两次“文化创客节”,以文化创客论坛、创客作品展、创客市集等形成“文化创客”打造互动交流、展示交易、合作共赢的平台。

(以上来源:中国经济网,杨阳腾)

龙岗区文化创客园区:“创客文化”的沃土

文化创客园:创客和园区如何双赢?

“创客”成了今年的热词,随之各种众创空间也开始活跃,已有遍地开花之势。如果把众创空间和文化产业园混搭在一起,两者能否双赢?创客是指由于兴趣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在中国,创客不仅包含了科技达人,还包括艺术家、设计师等诸多领域的优秀代表。那么何谓文化创客?深圳市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彭罡认为,创客中那些热衷设计的设计师、艺术家,以及软件开发者等,都是文化产业里面的主角,这些人,就是文化创客。

前不久,在2013文化创客园举办的深圳市首届文化创客论坛上,彭罡认为,文化创客是创客的细分领域,除了从概念进行分解、分类而衍生得出文化创客的概念,他还认为文化创客是指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中具有好幻想、爱折腾、有激情等性格特质,又善于通过灵活运用时下流行的思维方式,以及技术手段和本身所在行业所具有的专业技能,把自己独特的创意设想变为文创成果的个人或者团队。

彭罡发现,有影响力的众创空间都是科技产业链上的,已出现同质化倾向,专门服务和扶持文化创客的公共空间并不多。事实上,龙岗区近期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既有园区调整内部布局,建设文化创客空间的政策,有效改善了这种现状。“龙岗区要求拟建园区和有意改造转型成为文创园区的旧工业区必须配套建设文化创客空间。”彭罡表示,未来还将通过开展客家围屋、传统村落的活化利用工作,由政府投入建设一定数量的文化创客空间,并搭建起“政校行企”公共服务平台,专门为高校创客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作品展和毕业后就业甚至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咨询、场地提供、租金优惠、股权投资等公共服务。

众创空间的迅速崛起取代了此前的孵化器、文创园区成为新宠,也给了传统房地产企业一个转型机会。

创客的承租能力较低,把物业改为创客空间,更多是写字楼产品的一种创新,未来会和传统标准甲级写字楼、LOFT办公等产品形成互补。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一些本身在区位选择及定位上就错误的项目而言,与创客有关的地产、物业开发是一个新的转型方向。

(以上来源:中国文化报,顾颖琪)

【数据分析】

目前为止,在国内的文化产业的创客发展,第一个就是比较集中在文化科技领域。文化科技领域的创客又呈现出两种趋势,一种是以3D打印、舞台设计、航拍技术、演出设备等为代表的把新技术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创客,另一种就是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创客形式,比如烙画技术。

除了文化科技领域,文化内容方面的创客也是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一种创客形式,比如越来越获得受众认可的网络剧、网络自制节目。依托互联网这个大的开放性交互平台,任何有创意的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内容包装、上传到这个大平台上,以期获得更多的关注,而不被渠道所束缚。

目前文化产业的创客所呈现的特点是比较明显的,首先,是创客群体专业化、年轻化。创客群体以大学生为主。无论是文化科技还是文化内容,当下大学生走出校门选择创业的行业最多的就是文化产业。这个不难理解,大学生无论在知识层面还是在创新意识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国家也积极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他们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其次是创客集聚化。目前文化产业的创客以大大小小的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器为主要形式,常以一个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形成一定规模,并且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上下游产业的创客都在一起,享受同等的园区政策及待遇。

创客的出发点是努力将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而文化产业又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恰恰是特别需要创意、以创意为原动力的产业,因此创客概念的提出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实际的意义。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创意可能有很多,但是无法落地,无法付诸实践,而文化产业的轻资产特性又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的凸显。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创客的提出无疑是给这些飘在空中的创意打开了一个落地的突破口,在环境、政策、资金、人才等各个环节给予创业者以支持,解决文化创意落地的瓶颈性问题,这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的。

建议文化创意产业要响应“创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为“创客”提供良好的环境。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在西校区专门建立文化创意园,是我校集产学研为一体的互动创新基地和成果展示窗口。同时,文化产业孵化器为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和政策支持。其实,“创客”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如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得到学校和政府的资金扶持,对推动文化“创客”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要为“创客”提供人才支撑。人才是创新的重要环节。想要成为“创客”,就必须学会承担一定的压力。因此,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是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创意和创业也将会不断涌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产品将会流入市场。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从市场需求着眼,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创意点,以减少文化“创客”的阻碍。

最后,一些创客节目的出现也为文化创意产业响应“创客”提供了借鉴,对“全民创新、全民创业”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对文化“创客”也有一定的帮助。这些节目都是属于传递正能量的节目。因此,建议文化“创客”应该多多关注这些节目,从这些节目里吸取精髓,为实践提供指导意义。

来源:文化大数据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