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回放】
乌镇:“文化+互联网”唤醒千年古镇的鲜活灵魂
江南奇景水中乡,后巷前街舟楫忙。行客欲知乌镇事,小桥黛瓦话沧桑。这就是乌镇。在乌镇,不仅人在画中游,而且人随文化走。
一个是枕水而眠的江南千年古镇,一个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当两者结缘——千年水乡古镇“织进”互联网,梦幻般地书写了让世人“惊艳”的时代传奇。
优势一:密集的大巴、高铁班次直达乌镇
“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茅盾的一首《西江月》,写出了家乡乌镇的千年历史。
直到1990年,乌镇才正式与外界联通,有了第一条对外公路。如今,每天半小时滚动发车的大巴、高铁,直达乌镇的高速,带来全国甚至世界的游客。2012年,乌镇位列全国单个景点综合营收之首。这意味着,人气爆棚的云南丽江都无法与之相比。2013年,乌镇景区游客达569万人,其中,境外游客达20.97万人。旺季时,景区每天接待的游客多达十余万人。2014年,游客数量继续攀升。1-10月,乌镇景区的游客约603万,其中,境外游客的比例增长11%。
优势二:“乌镇模式”获联合国专家好评
“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我的乡思。”少年离开乌镇的茅盾,在晚年忆起故乡时,仍难掩乡愁。在他的诸多作品中,这座千年古镇散发着世外桃源般的气息。这是怎样的一个水乡幻梦呢?
“以旧修旧、以旧修故。”邵云说,这是乌镇在1999年开发东栅之初时就定下的保护宗旨。这一模式,第二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特评专家阿兰·马兰诺斯誉为古镇保护的“乌镇模式”。尽管当时,江南古镇周庄早已开发。“那时,其他古镇上都有这么一个场景,电线杆上挂着红灯笼。”邵云回忆。
但乌镇,却走在了前面。第一个将所有的高低压线路、电视线、通信线路埋到地下,第一个将排污管道和自来水管道埋到地下。
这一理念,在2003年开发乌镇西栅时,被很好地秉承。“我们建了两个近1万平方米的旧石料、旧石板仓库和一个旧木构件仓库。”根据民间口述,修复时移除了被现代元素“破门而入”的水泥板、玻璃窗……“现在的西栅,有80%还是老底子的东西。”邵云说。
优势三:古镇曾作为历史文化遗产频频亮相国际舞台
其实,世界互联网大会并非乌镇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
“这不是偶然,不是巧合,是多年基础打下来的结果。乌镇,就在等待机会。”乌镇国际旅游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旅游发展部部长顾守菊认为。
2001年,乌镇被录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同年,乌镇成为上海APEC会议高官的参观地。
2008年,中法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乌镇西栅召开。2012年,乌镇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出席比利时布鲁日“21世纪世界文化遗产名城”论坛。
2013年,中欧城市博览会在北京举行,乌镇是全国唯一一个参展的乡镇。同年,乌镇举办第一届国际戏剧节。
2014年,国际戏剧节中,100余个演出节目中,有过半演出团队来自国外。尽管加入了国际元素,但丝毫没有与古镇文化产生违和感。“中国故事,国际演绎。”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夏谷鸣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了观演感受。
邵云认为,“这不是变质,是文化应该更包容。”文化,一直是乌镇的魅力所在。其实,早在乌镇旅游开发之前,每年就有3万游客专为茅盾故居而来。
优势四:“以保护历史遗产来开发旅游”的发展理念
乌镇曾是桐乡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镇,20世纪90年代,乌镇人最好的工作便是到镇上几个国营工厂上班,后来工厂陆续倒闭,下岗工人难谋生计。要摆脱困境,乌镇必须破茧成蝶,重新谋划发展之路!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浙江历史文化丰厚,历史上文化名人群星璀璨。只要传承历史、守正出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6年,至少先后5次到乌镇调研,每次都反复强调要保护好乌镇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强调必须解决好乌镇面临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浙江的政府部门和人民,始终沿着“以保护历史遗产来开发旅游”的思路治理乌镇并不断创新持续努力。从保护文化,到挖掘文化,恢复文化,创新文化,乌镇的开发鼓点越来越密集,亮点频闪。
一边是文化产业,一边是现代服务业,而“以保护历史遗产来开发旅游”的思路,恰恰让乌镇成为了二者的最佳结合点,让这个古老小镇有了今天这样的生机和活力。“来过便不曾离开”的美丽小镇,让世人“惊艳”。
优势五:小镇早已具备互联网基因
正是互联网,给了乌镇联通世界的通道。
3年前,“80后”小呆(网名)在乌镇西栅景区外的环河路上开了家庭旅馆。七成客人来自淘宝、艺龙、去哪儿等网络平台。
其实,早在2003年,乌镇西栅开发之初,就有先见之明似地埋下了宽带网线。现在,游客可以通过乌镇旅游预订网站了解景区住宿、票务、套餐、特产等一系列信息,还可以在PC端和手机端实现网络订购。另外,游客还能在天猫“乌镇旅游旗舰店”上一键预订酒店、门票、美食、旅行套餐、特产、纪念品等。
2015年9月,浙江省批复同意设立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将以乌镇为核心,辐射周边,打造全省信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全国“互联网+”发展的先行区。同时,通过打造云游古镇、智慧安居、智慧养生、智慧会展、智能开发和保护、智慧环境等工程,进一步让智慧乌镇更智慧。
(以上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乌镇模式是一个旅游地产开发模式
说来说去,乌镇模式根本就不是古镇模式,它本质上就是一个旅游地产开发模式!它不过是借了古镇的形,做了一个房地产项目。所谓的“借尸还魂”就是它。所谓的历史文化传承、当地人文风情,都是这个漂亮的房地产项目上的点缀,起到的是锦上添花和讲故事用的,并不是这个项目的本质。
所以,中青旅在乌镇成功以后,又马不停蹄的在北京开发了古北水镇,这就完完全全抛掉了历史的幌子,因为古北水镇是完全新建的,没有一栋历史文化建筑。它是在北方砖瓦建筑结构上,借鉴了乌镇的南方水系打造,完全无中生有的一个项目。因此,可以说,乌镇模式本质上是可以复制的,可以由房地产公司来操盘的,但是房产公司未必有中青旅那样强大的旅游营销能力和渠道带客能力。看上去乌镇模式是可以复制的,但实际复制起来又是非常难,但是如果能够跟其他旅行社合作,比如国旅、携程等合作,房产公司负责开发,合作旅行社负责运营和带客,复制一个乌镇,也不是没有可能。中青旅就在乌镇附近又在着手开发一个另一个古镇,叫濮院。在长三角周边强大的客流基础上,再复制三个、五个乌镇,盈利都应该不成问题。
既然是房地产项目,那就从房地产的角度找找乌镇的规律,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西栅的规划和建设过程是做了功能分区的:河岸北侧是动区,西栅大街是承载观光内容的,酒吧街是晚上最热闹的地方,西南角的青年旅舍和酒吧街紧挨着,这不是偶然;河岸南侧是静区,会议酒店就在这一侧,临水的业态也偏向于咖啡、静吧和临水餐饮等。
(以上来源:错新网,吕白)
世界聚焦“乌镇时刻”有什么深意?
12月9日,第二届互联网大会首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公布了此次大会的众多信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此次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同时,包括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内的众多国际政界、商界、科技界的重量级嘉宾,将相聚乌镇,共议互联网发展大计。
作为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与会嘉宾最多的互联网国际会议,会议举办地浙江乌镇再一次吸引全球关注的目光。多位外国领导人、几十位各国部长、20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600多位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和专家学者、2000位中外嘉宾将齐聚乌镇,说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全球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过程中,人们聚焦中国舞台,分享中国智慧,期待中国声音。
全球经济复苏 互联网正牵引新一轮经济革命
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世界级别的改革和创新。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后人类进入电子时代,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后,一批科技公司在硅谷崭露头角,本世纪之初的互联网泡沫后,苹果浴火重生,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崛起,对产业格局影响深远。
当前,全球经济正步入弱势复苏的通道,宏观形势严峻复杂,产业版图微妙变化,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发展分化依然存在。但各国企业家一致认为,危机之后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深刻改变:美国吹响制造业回归号角、德国出台了工业4.0方案;而在研判国内外经济形势之后,中国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希望以互联网技术牵引产业融合升级、经济转型发展。
无论是美国的制造业回归,还是德国的工业4.0,都离不开智能化、物联网、大数据这些关键技术。在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已经是上述领域的全球顶尖舞台。
有机构预测,今年世界互联网经济的规模将达到4.2万亿美元,互联网在第四次产业革命的过程中正扮演关键作用。中国有着6.68亿网民,是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也是最具活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经济体之一。本次大会新设了“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充分展示中外互联网发展前沿技术和最新的成果。人们期待中国的“互联网+”战略能够为复苏中的全球经济加油鼓劲。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正在形成 依法治网关乎世界安全
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指出,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但是,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现实世界的许多经验和教训都说明,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依法治网关乎国家主权和世界安全。
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网络安全和国际合作”分论坛上,各国嘉宾就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政策、技术、环境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嘉宾认为,一个开放、安全、可信的世界互联网离不开相互合作,离不开共享共治。9月底,在中美互联网论坛成功举办之后,中美两国首度就“网络安全”进行公开对话。直面挑战、寻求共赢成为两国网络安全领域的交流重点。两个网络大国间的坦诚交流,为全球互联网的合作治理作出了表率。
互联网是人类文明新的维度,也是新的挑战。当前,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网。乌镇的“中国舞台”将为世界互联网治理分享新的经验,打开新的合作空间。
人类利益超越彼此分歧 平等、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自互联网普及以来,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之前,世界缺少一个就互联网话题展开国际磋商、平等交流、互惠合作的平台。中国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体现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人类的共同利益超越意识形态,“世界互联网大会”受到5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组织、企业、学者的欢迎,中国互联网发展治理的理念得到世界的关注:平等、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正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所言,中国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是希望各方休戚与共,共筑安全,共谋发展,共同构建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全世界。
让我们和世界一起,关注“乌镇时刻”,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和未来。
(以上来源:人民网)
【数据分析】
“互联网+”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方式粗放、落后,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急需注入“互联网+”的新鲜“血液”.从目前“互联网+”与各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来看,“互联网+不同产业”已产生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创新模式,并快速推动行业变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农业”将多样化的互联网相关技术融入农业全程生产活动,积极推动农产品电商营销平台建设,为涉农企业或农民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与解决方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互联网+工业“则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在未来提供规模化的个性化产品定制,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制造业借助互联网技术转型升级,而且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营销也将给制造业产品推广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互联网+服务业”更是以愈加成熟的商业模式、更低的成本及更及时高效的时间概念不断提高该行业的服务水平与能力。“互联网+”将作为新的引擎推动各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互联网+”有助于变革服务方式,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互联网+”将互联网的技术成果大规模的应用于传统服务业,不断创新消费、支付等服务方式,以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优势将传统服务业带入新的高度。传统服务业市场涉及居民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诸多互联网企业不断推出基于个人PC、手机等的客户端,将用户的需求集成于便捷的应用软件,从时间、成本等多角度为用户提供最适合地便捷服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推动“互联网+”与服务业更深层次融合。从目前的”互联网+服务业“创新成果来看,金融、教育、零售、广告、媒体等领域的“互联网+”已卓有成效,不仅整合了交通、旅游等行业资源,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服务业“因便捷与高效吸引了众多用户群体。人是消费的主体,随着“互联网+”的日趋成熟,消费人群、消费规模也将日趋扩大,无疑将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生产,促进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互联网+”有助于激活创新市场,营造创新氛围,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出给了亿万创业者以极大的信心,同时也给万千创客提供了市场环境,指明了创新方向。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过程中,技术进步是关键环节,而”互联网+“也扮演重要角色---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到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将创新贯穿于技术进步与技术运用的各个环节。 ”
“互联网+‘计划的推出,将高效推动各地区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的合理流动,汇聚亿万民众的创新激情,营造浓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集人民群众的力量为新常态下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中国经济走向新的创新征程。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