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著名美国玩具厂商孩之宝公司为了推销一批有趣的机器人变形玩具产品制作了系列动画片《变形金刚》。孩之宝希望通过这部动画片,让更多的小朋友喜爱上这些玩具,将它们买回家。从此开始,变形金刚的影响力波及全球,历经二十余年势头不减,并且终于以现实版的姿态登上了银幕。
2007年夏天,真人版电影《变形金刚》给广大的中国观众带来了两场盛宴:一是电影,二是广告。《变形金刚》电影本身深得“钢迷”好评,各大报刊、门户网站也都借着《变形金刚》的人气大做关于植入式广告的文章。
《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版将电影隐性广告发挥到了一个顶峰。人物造型大黄蜂、爵士、救护车和铁皮的汽车角色分别让通用汽车的四款车型:雪佛兰Camaro、庞蒂亚克Solstice、悍马H2、GMC4500/Topkick担当。观众可以通过大银幕清楚地看见汽车人车头上美国著名汽车品牌的标志。影片在用火爆的飞车镜头展现变形金刚身手不凡的同时,也免费为该品牌做了一次广告。事实上,通用汽车公司也确实在2007年夏推出了一系列“汽车人版”广告。
在《变形金刚》中,购物网站、玩具的戏份总是在电影情节中“适时出现”, 无孔不入地穿插在电影情节中。男主角山姆在课堂上演讲时拍卖自己曾祖父的古董眼镜,画面中镜头定格在ebay网站的主页上;而当擎天柱带领着汽车人突然出现在山姆面前的时候,山姆吃惊地询问:“你们怎么找到我的?”擎天柱回答:“ebay!”。其它品牌还有:直升机上美国大兵听的iPod;之后惠普笔记本电脑;罗技摄像头;松下2GB 的SD卡;诺基亚N93i手机(特别穿插台词“诺基亚的手机就是强。”诺基亚的产地还通过台词强调了一番:“这可不是日本货,诺基亚是芬兰的。”);五角大楼开视频会议的设备卡西欧;国防部电脑苹果液晶显示器;“迷乱”变形后的飞利浦CD录音机;游泳池旁边的小朋友手上抱的那只玩偶马“MY LITTLE PONY”的品牌系列的标志;自称黑客的胖子在家玩的XBOX 360;男主角的衣服G-star等等。
正是因为片中诸多的广告元素,尽管影片出色的特技赢得了“刚迷”的拥趸,但仍有观众对影片过分商业化表示不满。一些专业影评人和电影爱好者纷纷直斥该片简直就是一个商业广告片,有评论甚至称影片是“为了推销车、玩具和战争而进行的一次令人作呕的、强势灌输的商业行为”。
制作方对这些恶评不以为然。该片监制斯皮尔伯格可说是对美国隐性广告发展的推波助澜的人物。1982年在他的《E.T.外星人》中,有用里斯糖果吸引外星人进屋子的情节,随着电影热播,里斯糖果成为孩子们的梦之糖果,销量猛增65%。之后,美国电影中的隐性广告就越来越多,并越来越受到观众和业内人士的重视。《变形金刚》的制作方派拉蒙公司在中国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片中植入赞助商的广告已经是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惯常做法,也是分担票房风险的一种方式,“现在的电影除了古装片实在不适合插广告外,其他都会涉及到广告,这很正常。我觉得重要的是,这些内容没有影响到剧情的连贯。”
无论影评人怎么说,观众不仅对电影本身,也对其中的隐性广告津津乐道,甚至有网友细数其中的广告品牌。
其实,对于片商来说,隐性广告首先所带来的是降低成本和投资风险。华谊兄弟的董事长王中军说:“电影收入原来只重视影院票房,现在在我们的营销概念中,已经转变成以广告销售、版权交易以及后产品开发等收入为主、影院收入为辅了。”
隐性广告是把广告作为媒介情节中的一个元素进行处理,把广告内容隐藏在媒介情节当中,使广告做的不像广告,在受众在没有任何戒备心理的情况下,把商品或者品牌展示给他们,并让他们悄然接受。隐性广告的倡导者们认为:“在一个广告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只有把广告做得不像广告,让受众在没有任何戒备心理的情况下悄然接受,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美国HANDPICKED电影制作公司总监米歇尔•肖恩认为:“以一种天衣无缝的形式把产品融入到影片当中,这样就不会让观众感觉到突兀。”
来源:http://auto.qq.com/a/20070717/000086.htm 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07-07/06/content_63350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