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代》周刊曾在2003年把周杰伦送上亚洲版的封面,其中一篇文章指出,作为一个歌手,他不吸毒,不惹是生非,不反叛,居然也能如此走红,这让西方人觉得很奇怪。当今华语乐坛,论个人形象,周杰伦当然不是什么帅哥,论影响力周杰伦却无与伦比。他巨大的影响力与个人品牌建设密不可分。周杰伦个人品牌建设成功的秘诀有四:
一、品牌建设锁定核心定位
周杰伦始终坚持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品牌定位。迄今为止,在华语乐坛上打出传统文化品牌的大旗的无出其右。但他却把传统在现代的酷中进行演绎——冷酷的表情,嬉皮士的穿着,屌不屌的口头语,一副无所谓的神态,把80年后狂放不羁,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的品牌个性表现得一览无余。周杰伦大量采用R&B等现代元素的音乐形式,骨子里面是传统文化,以新瓶装旧酒。在周杰伦的音乐中,他也常常采用中国传统乐器的音乐元素,有时还使用变形后的京剧元素,在MV中使用中国画、书法、旗袍等传统文化的视觉元素。他在巡回演唱会上弹古筝、抖空竹、用天津快板唱双截棍,总是带给观众无限惊喜,达到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二、连续推出传统曲目
无论是周杰伦最早的《双截棍》、《龙拳》,还是之后《东风破》、《七里香》,到后来的《青花瓷》、 《千里之外》、《本草纲目》、《兰亭序》等等,方文山为周杰伦所写的词始终都围绕着中国古代诗词的进行,甚至采用广为传颂的词牌名,朗朗上口,从而能够快速传播。虽然方文山完全打乱了中文歌词创作的连贯性。无论叙事,还是写景,上句下句完全没有关联。但其间的支离破碎感大大加强了歌词的信息含量,与后现代的席上习惯不谋而合。
三、制造新闻点
周董和他的智囊团很善于制造新闻点。和其他娱乐圈的明星一样,周天王一直绯闻不断。然而,这些绯闻都被控制的非常好。周杰伦在进行个人包装和传播时强调中国文化,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是周杰伦的绯闻也基本上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展开,比如要照顾自己的老妈,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孝敬的传统型的妻子等等。
周氏团队使用媒体也是妙招迭出。在刚推《本草纲目》的时候,网络上一时间传出“周杰伦500万代言某中药品牌”的新闻,虽是空穴来风,但却赢得足够多的眼球,收到无本万利的新闻效果!
四、品牌形象传播和影响的扩展
2006年周杰伦推出专辑《依然范特西》时,重金聘请退隐歌坛多年的费玉清出山,与他合唱《千里之外》。周杰伦以R&B曲风搭配费玉清美声的唱腔,呈现强烈对比,制造出反差冲突,完美的诠释了流行与经典的融合。老少天王的成功合作,让周杰伦自身的消费人群涵盖更宽的年代跨度!扩展了其品牌影响力。
2006年底周杰伦在大片《黄金甲》中继续固守传统文化,并借助了张艺谋、周润发、巩俐的影响力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同时也把周fans的范围从70后期80初延伸至了60年代和70年代初,甚至50年代的一批人。
2006年绝对是周杰伦品牌大获全胜的一年:代言国际一线品牌,出专辑,开个唱,演电影,财富直线上升。另外,由于碟片发行至少收入3000万,而演唱会在500万以上,全年收入接近6000万。周杰伦能够取得这样不俗的业绩,令人刮目相看。
21世纪是品牌时代,个人品牌与企业品牌一样可以创造财富,提升个人价值。个人品牌是指某人被相关者持有的较一致的印象或口碑。成功的个人品牌应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独特性:即具有自己的观点。二是相关性:能够与他人认为重要的东西联系起来。三是一致性:和人们所观察到的行为具有某种一致性。周杰伦的个人品牌正具有这三个特征。
以周杰伦为中心的演出团队,可以被看作一个企业。企业核心人物的个人品牌对企业的成败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于一个初创的企业而言,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CEO的个人品牌决定的。在公司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CEO的个人品牌在许多方面引导着企业的成功,因为初创的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本,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信誉。当它要吸引风险投资,或是招聘高素质的员工,它必须要依靠CEO的个人品牌(CEO品牌)的力量。周杰伦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来源:《周杰伦个人品牌建设分析报告》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50608/ 百度百科:个人品牌http://baike.baidu.com/view/189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