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17年的培育和发展,科博会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科技盛会,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我国科技经贸领域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重大国际博览会之一。在展示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发布产业政策信息,传播前沿科技理念,促进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的科博会在新常态下如何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对此,有关专家提出,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吸引国外大型会展机构参与合作,把科博会打造成更高端的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平台;提高专业化水平,细分专业展区,强化对接服务,为专业机构、企业和专业观众创造良好的交流合作条件;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引入竞争机制,精选参展企业,凸显科博会商机聚合效应,逐步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运作转变;创新办展方式,争取中央部委资源,进行相关指数和政策权威发布,邀请科技界顶级专家和著名企业家对话互动,把科博会打造为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科博会主题报告会于5月13日上午在政协礼堂举行,科技部李萌副部长主持主题报告会。北京市市长、科博会组委会主席王安顺代表组委会致辞,国际金融协会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柯林斯,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郝吉明,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井宏分别发表的“中国的新常态与全球经济”“中国防治大气PM2.5污染的进展与展望”“打造支撑科技创业的生态系统”专题演讲,受到与会的国内外政府和科技产业相关各界代表1000多人的高度关注。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全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和前来参加科博会的省区市领导、外国嘉宾参加了主题报告会。
作为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和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本届科博会创新驱动、示范引领特色鲜明。5月13日至17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展览会,是透视中国前沿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窗口。一批中国领先乃至世界领先的自主创新技术和重大科技成果亮相,展示中国科技产业走向高端化、服务化、融合化、低碳化的新趋势;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智能产品遍布各个展区,集中呈现互联网+打造的产业跨界融合新气象;更多的环境治理、绿色城市、生态家园建设新技术、新成果展出,表现出百姓关注的生态环境建设正在受到空前重视并取得进展;青年科技创新成果展和中关村科技创新成果展,在推出的一个个国内外领先技术成果背后,蕴含着一个个创新创业“故事”,推动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环境的营造和普及。本届科博会8场推介交易活动,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转化能力强的创新成果和优质高效项目,面向国内外寻求合作。7场专题论坛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循环经济、智慧城市建设、金融创新与金融服务等,解读创新驱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和规划,探讨和交流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思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引擎。
(以上来源:中国政府网,内容有所删减)
创意科技成果贴近群众
走进近日在京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切身感受“互联网+”打造的跨界融合的产业新气象,感受与文化科技最新成果不期而遇的惊喜。
据第十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科博会主题报告会、展览会、论坛会议、推介交易、网上展示相互呼应,聚焦经济新常态与创业创新热点,生动演绎了“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主题。其中,展览设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共设立11个展区,国内外16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园区参加展览。
走进博物馆或美术馆,导览仪或相关软件能够获取我们的精确位置,从而自动介绍我们身边的展品,这一智慧游览的梦想,将随着室内精确定位技术的发展逐渐成真。在科博会上,北京莱博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向观众展示了他们基于LiFi(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的室内定位成果。北京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杨爱英告诉记者,该技术正是针对室内地图生产和导航而设计的,在博物馆、图书馆、商场、停车场都可应用推广。“该技术通过布设LED灯和光感应芯片接收器来实现定位。每个灯都可以发射自己的身份信息,芯片通过感受信息,来确定用户的位置,精度可达到10厘米,只要室内有灯光的地方都可以生成地图、进行导航,且无需联网、节能环保。”她告诉记者,每盏LED灯和接收器的成本都在几十元以内,比较容易实现大规模普及。
随着手机摄像技术的进步,珍藏在家中的一本本相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电脑中没空归类整理的成百上千张数字相片。于是,不少人开始怀念将照片洗印、收集成册的时光。将手机照片洗印,并且添点“料”,以此作为旅行的纪念品,或许将成为新的时尚。新视野·微易拍展台前就挂满了一张张从手机中洗出的照片。据现场负责人李辉介绍,用户可以将手机照片通过微信,发送到类似室外广告屏的仪器上,然后立刻打印出来,作为旅行留念。更有趣的是,用户可以在照片下面写上“今天去游长城啦”之类的文字,甚至可以将参观感受讲给机器“听”,机器将录音生成二维码打印在照片上,这样无论何时,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听到当时的心情,为回忆增添更多感受。展会现场,许多观众打印出手机中最喜欢的照片,开心地向周围人展示险些被遗忘的手机摄影成果。
记者惊奇地发现,许多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出现在科博会现场,并且兴致勃勃地围在展台前,试用那些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健康及娱乐类技术产品。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不少科技产品逐步摆脱“高精尖”,开始接地气了。在中关村科技助老公共服务平台前,北京嘉合百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迟胜介绍了解决老年人24小时生活问题的一系列技术。“我们第一步是关注老人的身体,包括智能床垫、血压仪等,实时监测老人的机能健康。我们也开发了老年大学、银发旅游等社区文化活动。另外,我们还专门为老年人设计了脑开发游戏,可以增加老年人记忆能力、人脸识别能力、社区景物识别能力、简单的分析能力等,并且根据检测情况专门去设定游戏内容,减缓老年人脑部的衰老。”他说。记者看到,游戏界面是基本、易操作的选择游戏。77岁的退休教师陈老师告诉记者:“记忆训练对我们老年人非常重要,不训练老年人的脑部衰退非常严重。这些游戏不仅是娱乐,而且也是锻炼的一部分。操作也简单,点一下就可以了。”此外,能够智能提醒,科技控制阳光、施肥等一平方米生态园艺也颇受老年人欢迎。“不仅要让老人生活健康,还要让老人活得有质量。”迟胜说。
(以上来源:天津网,内容有所删减)
中关村耀眼科博舞台
智能硬件正成为下一个“风口”。日前,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中关村促进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29条措施从七个方面为智能硬件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在刚刚闭幕的北京科博会上,智能钢琴、智能服务机器人(111.150, -0.20, -0.18%)、新型智能电动自行车……多家中关村核心区企业,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可以预见的智能生活。
新的出行方式 一样的力气应对所有路况
需要自己“蹬”的电动自行车你会买吗?成立于去年12月的北京轻客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就带来了这样一款摒弃传统电动车转速助力方式的电动自行车。据公司联合创始人李一白介绍,这是一款针对城市出行需求和困局,以“主动助力”系统为核心的新型交通工具,它通过感应踏板在骑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实时输出所需助力。帮助骑行者轻松应对上坡、长距离行驶等各类情况。该产品预计将于今年8月正式对外发布。
新的生活方式 智能机器人“懒人”的好帮手
一只自己行走的行李箱?远处一个神奇的行李箱引起了北京商报记者的注意。“这可不是行李箱,而是新一代的高级人工智能商业服务型智能机器人,眼前的这款机器人,在前几天总理去中关村创业大街时还亲切地摸过它的头。”介绍起自家产品,北京小青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吴云一脸兴奋,“你只需要告诉它要将东西送去哪里,它就会准确地将物品送到。可以应用于多种服务场景,如购物中心、超市、酒店、学校、银行、办公室等”。
新的学习方式 “音乐小白”也可以钢琴独奏
“哆哆嗦嗦啦啦嗦,发发咪咪瑞瑞哆……”在一台名为“壹枱”的智能钢琴前,一名完全没有音乐基础的“音乐小白”正在进行着自己的第一次钢琴独奏。“用这台钢琴弹奏就像玩‘节奏大师’一样简单,在每个黑白键的上方,都有一个小小的指示灯,使用者只要让手指跟上指示灯的变换,就能弹出一首连贯的乐曲了。”小叶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王俊珊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我们的产品就是希望能让普通人从复杂的弹奏技巧里解脱出来,享受美妙有趣的过程”。
新的娱乐方式 用眼睛玩游戏不再是梦想
想象一下,手机解锁只需要轻轻看一眼、用眼睛玩切西瓜游戏、躺床上看电影用眼睛来控制……是不是觉得进入了科幻世界?“眼球追踪技术正将这一切逐渐变为现实。”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彭凡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技术,不仅可以让人用眼睛玩切西瓜游戏,更可以帮助‘渐冻人’等用眼睛打字,实现与他人的便捷沟通。虽然我们现在还很小,但相信我们前景一片光明”。该公司是国内首家专注于眼球追踪、头动追踪、眼控智能眼镜的科技公司。
(以上来源:新浪网)
“科幻作品”展现科技魅力
无人机、人脸识别、眼控技术、智能牙刷,这些犹如科幻作品中的新鲜名称闪亮呈现。中关村高精尖的最新技术产品13日悉数亮相2015年北京科博会,让观众零距离感受智能科技的真正魅力。 用眼睛轻轻一看手机就能解锁、切西瓜游戏用眼睛玩耍、躺床上看电影用眼睛控制电脑或者pad,这些曾经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眼睛操控一切”的画面,如今都变成了现实。
身处中关村的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专注于眼球追踪、头动追踪、眼控智能眼镜的企业。此次科博会上展出的“全能眼”,可帮助渐冻人用眼睛打字,实现与他人沟通。据在场的专家介绍,眼控技术未来将在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无人机在展会上最为抢眼,“零度智控”所展现的专业无人机技艺令人惊叹。记者看到,“零度智控”工作人员熟练操控机器,并通过云台程序,让拍摄的画面更稳定。在拍摄过程中,拍摄者还能通过无线图传技术,实时掌握拍摄的画面。
一款奇异的智能牙刷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今年即将从清华大学MBA专业毕业的周为,指着一款团队最新研发的“智能牙刷”介绍说,牙刷可以和手机连接,自动记录刷牙频次,根据用户使用习惯进行数据分析,自动调节刷牙模式。周为解释道:“比如有的人牙龈敏感,就会自动切换为轻柔模式”
“刷脸”时代不再遥远,中关村一支年轻团队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早已领先世界水平。旷视科技公司的谢忆楠说,一张人脸被计算机标注600多个点,人的相貌整容或老化,人眼已经不能辨别,而计算机可以识别,准确率会很高。
谢忆楠介绍说,前不久,旷视科技在一项世界最权威的人脸识别评测系统LFW中技压Facebook,获得第一名。现在不仅是阿里巴巴[微博]、360、美图等互联网公司,还有一些银行、金融机构也已成为他们的客户。
记者注意到,专家李维被好奇的观众团团围住,他身旁的一个“白板”引发了人们的提问。他称,该白板表层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涂料,可起到防水等功能。他说,这种“超自洁材料”似一种溶剂型涂料,应用了纳米技术,在物体表面可形成一种阻止水、油等液体侵蚀的空气保护层应用范围广泛,可喷涂在衣服、变压器、汽车挡底板、玻璃外墙等,能起到很好的防尘防油等效果。
(以上来源:新浪网,内容有所删减)
科技与旅游融合主题展馆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旅游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全面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甚至改变了旅游业的经营模式和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基于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不但促进了旅游市场的优化,甚至出现了传统旅游业中并不存在的虚拟世界旅游产品,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市场和“旅游”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移动互联网与旅游融合,移动终端、门户网站、APP极大地便利了旅游者在线寻找、比价、下单,同时通过旅游者之间的在线交流促进了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优化;大量的游客数据又构成了智慧城市的基础,使旅游目的地城市更能掌握游客所需而推出贴近市场的旅游产品。
数字技术催生了另一大类旅游产品:虚拟世界。例如“虚拟紫禁城”就是中国第一个在互联网上展现重要历史文化景点的虚拟世界。消费者对虚拟世界旅游产品的了解和需求,加快了旅游景点对相关产品与服务的需求。
本届展会的承办方之一,北京市旅游委将组织全市旅游企业负责人到会参观“科技与旅游融合”主题展馆,届时将有超过万人的旅游企业负责人到会洽谈合作意向,这是与虚拟现实有关的数字科技企业与旅游业寻找项目合作和拓展旅游业资源的大好机会。
(以上来源:人民网,内容有所删减)
【数据分析】
第十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是由科技部、中国贸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贸促会于5月13日-17日在北京举办的盛大文化科技交流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国际金融协会、国际商会世界商会联合会、世界贸易中心协会等5个国际组织以及来自俄罗斯、法国、德国、加拿大、巴西、新西兰、韩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政府、科技、工商代表团组专程参会。天津、河北、山西、江苏等20多个省区市的代表团将展示当地产业升级中形成的特色优势产业及区域合作成果,面向世界招商引资、寻求合作。组委会还邀请了阿里巴巴[微博]、海尔、小米、百度[微博]等民营领军企业参会,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将首次亮相科博会,以“互联网+:从IT到DT”为主题设立互动体验,让观众通过阿里健康、农村淘宝、蚂蚁金服等业务,接触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感受未来生活的发展趋势,也给大众创业提供一个平台。
本届科博会还以京津冀传统产业升级为背景,遴选一批在大气治理、垃圾资源化处理、水资源综合利用、污染源监测、生态修复、高效节能等领域先进的技术成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节能环保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据统计,前十七届科博会共475.5万人次参会,举办200多个专题千余场次论坛,先后有4857人次的境内外知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等演讲;共举办197场科技、经贸、投资项目推介洽谈活动,来自国内外的10.4万家企业参加,累计签约金额达7609.68亿元人民币。本届科博会期间,签署的技术交易、产业合作项目协议总金额822.54亿元人民币。与往届相比,项目签约呈现4个特点: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高;二是民营企业投资高科技产业项目占项目总数的一半,继续显示出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三是包含专利、商标、专有技术许可转让的合作项目接近签约额的一半,显示了知识产权贸易的快速发展;四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签约项目开始出现,3地协同发展开始落地。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制度重于技术”的论断在国内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科博会一贯重视、大力展示科技制度创新的成果。本届科博会展览将展示各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的生动实践。中关村示范区以向全国推广的十项先行先试政策为蓝本,将大力宣传中关村致力于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最新进展。互联网已经叩响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大门,云计算、大数据成为迎接一切新的互联网入口和智能化的根基。互联网正在不断地与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融合,将创造无限的产业和市场奇迹。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