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部新规放权网络文化企业内容自审
文化部于2013年出台的《网络文化经营单位内容自审管理办法》规定,网络文化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内容审核制度,对拟上网运营的文化产品及服务内容进行事前审核,确保文化产品及服务内容的合法性。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对于海量的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与传播,单纯依靠传统的以主管部门为主的事先审核方式已无法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大趋势下,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强化企业自主审核判断能力,寓监管于服务,已成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双赢选择。
根据这一办法,原来主要由政府部门承担的网络文化产品内容审核和管理责任将更多地“放权”交由企业承担,通过做实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和提升企业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政府加强对企业服务和后续监管,来确保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的合法性。办法规定,网络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内容审核工作,由取得《内容审核人员证书》的人员实施。内容审核人员由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培训考核。办法要求企业保障内容审核人员的独立表达权,同时也明确了其承担的责任,对于玩忽职守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者出现重大审核失误的,将注销其资格证书。
据介绍,文化部计划首先将网络音乐、移动游戏行业的审查备案工作交由企业自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扩大自审范围,逐步减少政府审查事项,降低审查层级,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来源:科技日报,内容略有删减)
共筑青少年网络安全“防火墙”
6月1日,第二届江西省“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围绕“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这一主题,全省各地各部门将展开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网络安全治理,为建设网络清朗空间而努力。
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话题。本次宣传周活动的重点是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近年来,青少年“触网”率迅速上升。据《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3-2014)》显示,我国超过九成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而城镇未成年人8岁以前首次触网比例已超过五成。与青少年上网人数剧增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当前学校教育中,对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认识滞后、重视不够、方法不力;同时,由于社会、教育机构和家庭网络安全意识淡漠,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匮乏,令青少年网民成为很多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目标。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与管理,筑起网络安全“防火墙”刻不容缓。
校园要发挥“主阵地”作用。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教育机构要开展各类网络安全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网络诱惑,正确甄别信息真伪,克服上网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保护网络安全的参与者、呼吁者和受益者。
互联网信息服务者、网络平台提供商和通信运营商应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建设,严把审核关,堵住可能产生网络安全事故的漏洞,防止“病从口入”,从根本上斩断不良信息链。网络管理部门要当好“网管”角色,对网络欺诈、网络盗窃等行为露头就打,提高青少年上网的安全系数。
建设为民、文明、诚信、法治、安全、创新的网络空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让我们每个人都切实行动起来,依法上网,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对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不法行为坚决说不,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道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以上来源:新浪新闻中心,内容略有删减)
文化部查处暴恐动漫,土豆优酷等多网站被查
获悉,文化部近日下发第23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土豆、优酷、爱奇艺、乐视、搜狐、酷米、腾讯视频等多家动漫网站因涉嫌提供含有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恐怖活动,危害社会公德内容的网络动漫产品,被列入查处名单。
据悉,本次查处的违规网络动漫主要有三个类型:一是含有暴恐内容,宣扬以暴制暴思想,美化暴力、恐怖袭击和犯罪活动;二是画面血腥恐怖,令正常人极度不适;三是以色情元素吸引眼球,格调低俗不堪。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相关负责人说,根据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网络动漫不得含有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危害社会公德的内容。
这位负责人说,文化部发现国内排名靠前的土豆网,传播严重违规的网络动漫12部,点击量过百万。定位面向低幼儿童的酷米网,赫然提供宣扬暴力、恐怖、色情、危害社会公德等严重违规的网络动漫8部,影响极其恶劣。上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涉案企业应当主动配合今后的查处工作,并吸取教训,健全内容自审制度,落实自审责任。
■ 追访
本次查处的违规网络动漫中,含有暴恐内容,详细描述枪械使用、爆炸装置制作和犯罪的方式方法。如《东京残响》,描述少年为报复国家制造恐怖爆炸,甚至偷取核武原料制作炸弹,宣称要“对着这个世界扣动扳机”。
有的画面血腥恐怖,如《Blood-C》,描述少女与怪物进行战斗,含有大量喷血、断肢、砍头场面,其中喷血镜头尤为血腥。
还有以色情元素吸引眼球,格调低俗不堪。如《学园默示录》,打着淫秽色情的擦边球,明显违背社会道德底线和公序良俗。据文化部网站。
(以上来源:新华网,内容略有删减)
文化部正式回应暴恐动漫黑名单
未来数量还会增加 文化部在近日正式公布的网络暴恐动漫黑名单,一共有38部日本知名动漫入榜。现在文化部正式回应这个黑名单,他们表示将继续严厉查处内容违规的网络动漫产品。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刘强说,文化部公布这一名单,是经办案单位的依法认定,文化部汇总审查,并充分听取了专家审查意见后产生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导向,明确“底线”和“红线”,指导动漫网站的内容自审和动漫产品的引进,同时为文化市场信用监管工作积累经验。另外,也是澄清网上先后两次出现的不实“下架名单”,减少业界盲目猜测。
刘强说,本次查处活动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主要目的,依法查办了一批重大案件,有力净化了网络文化环境。今后文化部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动漫市场监管,继续严厉查处内容违规的网络动漫产品,健全动漫经营单位和网络动漫产品“黑名单”制度,对屡查屡犯的动漫经营单位将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停止其网络动漫提供服务,直至吊销其经营许可证;及时公布网络动漫产品“黑名单”,依法要求动漫网站停止提供。
(以上来源:新浪游戏,内容略有删减)
为孩子“视听”担忧 暴力恐怖动漫遍布视频网站
文化部发布了一张查处传播暴恐动漫的网站名单,多家主流视频网站等均榜上有名。这些网站都以涉嫌提供含有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恐怖活动,危害社会公德内容之名被文化部勒令进行整改,《东京喰种》《进击的巨人》《寄生兽》等大热日漫都在下架清单中。
此后,ACG宅们站出来对文化部进行声讨,称动漫中的暴力与过度的爱情描写都是表现故事情节的需要,就如我们不应该因为“刀”会伤人就把“刀”废掉。而另一部分公众包括笔者,都认为文化部以暴制暴的做法虽然值得细思,但国内目前的动漫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之恶劣更让人恐极。
荧屏雾霾为孩子的“视听”担忧
严重的空气污染会对孩子稚嫩的器官造成永久性的破坏,于是家长们在雾霾天就会禁止孩子出门,而是在家里看动画。然而少了空气中的雾霾,让孩子们足不出户在家看动画,他们是不是真的就“安全”了呢?
笔者有朋友是国内某知名视频网站的主编,她既是一个日漫迷也是一个八岁孩子的母亲。她说,“我对日漫的膜拜是根深蒂固的,从早期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到近来的新作《永生之酒》《心理测量者》。这些作品对于人性的把握足以直接拿来完美解释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但作为一个妈妈,我绝不会让我八岁的孩子接触这些以暴力宣言真理的动漫。”还处在学习成长期的孩子没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动画片不会跟他产生互动。他们容易对只单向传递信息的动画产生依赖,并对其中的角色进行模仿。如果给他看一些暴力内容,会很难预防他在生活中模仿动漫中的暴力情节而发生事故。江苏就发生过一起因模仿动画片情节而发生儿童事故。两名男童因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烤羊肉”的情节而被重度烧伤。
劣质动画将直接造成生理伤害
“劣质的动画不仅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在生理方面也会造成不可治愈的伤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主任吴学东指出,“优秀的动画片情节紧凑、合理,寓教于乐,带给孩子一种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新奇感受,然而,一些不合格的动画会对5-6岁的低龄幼儿带来负面影响。”美国弗吉尼亚州大学研究发现,美国热播动画片《海绵宝宝》每11秒就变换一次的快情节会影响幼儿集中精力和解决逻辑难题的能力,甚至危害短期记忆力。
我们的父母也许并没有为我们观看什么动画烦恼,而如今的家长们早已将孩子的性格秉性、身体健康等综合素质的养成当成了头等大事。在给孩子选择观看什么动画片时,家长更加谨慎,常常会提前将整个网站都浏览一遍,确保安全。
少儿动画之痛:好作品找不到好平台
国内外其实并不缺优质动画,《爱探险的朵拉》《可可小爱》内容有趣,益智幽默,就很适合让孩子看。行业里的朋友说,现在的孩子和家长之所以很少能注意到优秀的少儿动漫作品,很大的原因是播出平台的失位。主流网络视频平台几乎以日漫或是时下大热的《喜羊羊》等国漫为主打内容。
《二兔大梦想》的出品人黄涛说,“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些动画片,很多平台都在放。而孩子们是没有什么鉴别能力的,他们只是觉得里面挺热闹,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在国内,很多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动画片会对一个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但作为动画人,我们是必须要知道的。”
暴恐动漫虽然被一纸政令强制下线,但如果整个市场体制不作相应改变,也终究只是治表不治里。好作品加上一个真正让父母放心的亲子播出平台,才是乐享童真时代的一剂良方。
(以上来源:网易亲子,内容略有删减)
【数据分析】
动画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准确来说,很多现实无法表现出的灵魂精神却能隐藏在常人看不懂的画作中,而这些灵魂互相交织,便成了最初以翻页为主的动起来的画作,也就是动画,而这个产业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目前而言,世界上的动画主流便以日本和美国动画为主了,美国动画特色十足,适合全年龄观看,日本动画广域流传,但年龄限制上有着严格的等级构架,但在没有分级制度的中国,日本动漫是每个人在键盘敲打几字就能浏览的大众作品,这就造成很多限制级内容大面积流通,充斥网络。文化部在前期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加大了日常巡查力度,发现部分动漫网站法规意识淡薄,内容把关不严,仍然不履行应尽的内容自审义务,上载、播放、传播、链接违法违规网络动漫,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如国内排名靠前的土豆网,传播严重违规的网络动漫12部,点击量过百万。定位面向低幼儿童的酷米网,赫然提供宣扬暴力、恐怖、色情、危害社会公德等严重违规的网络动漫8部,影响极其恶劣。
青少年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心理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在网络诱惑面前往往缺乏辨别力、自制力与自觉性。“网络的未来在青少年,有什么样的青少年,就有什么样的网络。”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表示。同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58.4%的中国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非常依赖或比较依赖,60.1%的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54.6%的青少年网民认为中国网络环境安全,比例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也显示,在下载手机应用软件时,有41.94%的青少年网民不通过正规网站或者手机自带应用商店下载,而直接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下载,这项比例为各年龄段中最高;在扫码问题上,有40.3%的青少年网民表示“经常扫,不考虑是否安全”,在各年龄段中占比最高;而在“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使用弱密码”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上,青少年网民的问题也最为严重。
青少年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网络安全,抵制网络犯罪和防范网络威胁对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而言至关重要。 因此为保护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根据《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网络动漫不得含有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危害社会公德的内容。
因此综合而言,为共筑青少年网络安全“防火墙”还应做到:
高度重视,形成社会综合治理的共识。我们不仅需要国家高层高度重视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形成社会各阶层全员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只有形成这样的重视与共识,我们才能够有足够力量去应对附着在全球网络化浪潮下的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才能够正确创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和技术、管理、教育多措并举的综合治理机制和安全防范体系。
加强教育,切实提升青少年的网络安全和健康上网意识。要推进学校的网络安全理论和实践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上网教育和网络安全知识普及,同时通过媒体大力宣传与计算机网络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青少年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另外,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全面加强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和外来腐朽文化的思想防线,提高对信息的识别能力。
网络治理,加强行业自律及长效管理机制建设。依法治理,营造健康网络大环境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是行业主管部门对互联网络行业加强监督管理,并通过统一标准规范,引导鼓励行业自律,营造健康的行业环境;另一方面是公安执法部门对于网络犯罪等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技术创新,以高科技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网络空间是一个由信息技术构建的虚拟空间,其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因此,对它的安全保障和环境治理,应当大力加强技术保障。在网络结构的设计、软件配置方面, 要增强安全功能, 提高防范能力, 重视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扫除互联网上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 特别是色情、暴力、伪科学的信息等,提高对网络信息的监控管理水平。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