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纵横>>金融活水浇灌文旅产业之花
2019年12月24日
金融活水浇灌文旅产业之花
金融活水浇灌文旅产业之花

金融活水浇灌文旅产业之花

邢丽涛
    
文旅发展,离不开资本助力,离不开金融赋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引导保险业金融机构根据文化和旅游行业特点开发种类丰富的保险产品,将文旅与金融的融合发展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2019年初,文化和旅游部提出实施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投融资促进计划,后又联合多部门通过举办文化、旅游金融座谈会,开展2019年全国优选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推荐遴选工作,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的通知》等,促进文化、旅游与金融合作空间不断延展,畅通重点项目融资渠道。金融对文旅产业的逐步深度介入,为文化旅游产业整体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邢丽涛

加强指导 利好政策环环相扣

2019年1月3日至4日,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提出,实施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投融资促进计划,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鼓励文化和旅游企业深度对接,实施一批具有带动性的重点项目。

1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组织召开文化、旅游金融座谈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财政部金融司、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东城区金融办、文化发展促进中心等单位应邀参会。这次座谈会为文化、旅游与金融合作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提到,将会同相关部委,研究制定深化文化、旅游与金融合作的政策措施,建立政企定期交流互动机制,逐步缓解文化和旅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为持续深化文化、旅游与金融合作,破解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4月,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开展2019年全国优选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推荐遴选工作,优先支持文化和旅游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项目,以及文化和旅游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通过最终审核的项目将作为全国优选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优先享受银行信贷支持。

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在文化和旅游消费集中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完善入境游客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提高游客消费便利性。引导保险业金融机构根据文化和旅游行业特点开发种类丰富的保险产品。这无疑为“文旅+金融”的探索增添了新的动力。

文旅系统“乘胜追击”,利好政策环环相扣。9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中国农业银行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包括加大信贷投放、推进产品创新、延伸服务渠道、促进乡村消费等8项措施。未来5年中国农业银行将提供1000亿元人民币意向性信用额度,用于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开发。11月,中国银联与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部署和落实如何进一步加强文旅消费与金融支付的相互支持与协作,促进文化旅游行业消费支付便利,加大对文化旅游消费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

如今,一项项利好政策,汇集起春风化雨般的力量,推动文旅消费模式创新,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做大增量 亮点项目熠熠发光

2019年,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各地文旅主管部门、相关企业等积极探索,持续推进文化旅游金融合作,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文旅项目。

这一年,浙江宁波市的企业有了自己的“融资超市”。宁波文旅金融服务中心挂牌以来,一批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得以有机整合,需要融资的企业如同进入“超市”,可以挑选适合自己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宁波市还创新开设“文化金融创研工作坊”,依托专业文化研究、金融投资机构,创设文化金融创研工作坊,定期举办文化投融资项目路演推介活动,2019年以来直接推动5家企业实现股权融资。

这一年,北京推出了升级版文化旅游金融特色品牌——“文旅贷”金融服务行动计划。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北京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探索文化旅游与金融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拓展文化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加快优质文化旅游项目落地、创新文化旅游金融服务。近年来,北京银行先后为北京文化旅游企业量身设计了“创意贷”“文创普惠贷”“农旅贷”等金融专属产品,累计为在京文化旅游企业发放贷款155亿元,有力支持了开心麻花、保利文化、昆仑万维等一批重点文化企业、文化项目,以及乡村民俗旅游、特色旅游业态的建设与发展。

这一年,山东创新推出的“文旅支行”,成为金融业着力加大对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支持的新玩法。山东省财政厅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齐鲁银行挂牌运营齐鲁银行“文旅支行”,成为山东省首家专门为文旅产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机构。“文旅支行”着力为文旅产业生态圈提供多元化、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支持政府文旅建设和文创产品开发重点项目,推动山东省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这一年,甘肃力推“文旅+金融”,巧借金融之力激活文旅产业“一池春水”。借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文博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重要主场活动,举办了“金融助力文化旅游”产业论坛,聚焦“文旅+金融”的多元发展,助力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合力探索金融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推动全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湖北文旅产业“洼地效应”正在加快显现。这一年,湖北坚持以文旅项目建设为抓手,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大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文洁说,目前,一批重大文旅项目落地开花,形成洼地效益,带动区域经济良性发展,文旅产业将成为投资的巨大风口。她期待更多的企业、旅游项目落户湖北,到湖北投资兴业。

……

这一年,从南国到北疆,从滨海到大漠,“旅游+金融”的创新探索,正如星火燎原之势,成为文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滔滔“活水”。

放眼未来 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推进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会上提出要加大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力度。会议围绕旅游金融如何服务集团旅游主业、实现协同发展开展讨论,就旅游金融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业务重点达成基本共识,为实现旅游金融业务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号角在吹响,方向已清晰,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各地、各相关企业明确了下一步推进“文旅+金融”的方向和措施。

为了长期助力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青海省农信联社三年累计向文化旅游项目及相关产业投放信贷资金32亿元,未来5年,省农信联社将向青海文化和旅游产业提供长期、中长期、中期及短期项目100亿元信贷资金。在产业信贷资金、乡村旅游、文旅企业信贷投放力度、自驾车营地、金融服务产品等方面助力“农、文、旅”的有机融合,多措并举服务文旅产业。

中国银联将依托人民银行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与文化和旅游部文旅示范和试点城市建设的结合,不断推进文化旅游行业的银行卡和移动支付受理环境优化,推进金融服务文旅产业发展等工作,全面打造“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类文旅相关消费支付场景,围绕景区、酒店、图书、影剧、餐饮等细分行业领域,进一步完善线上和线下的银行卡和移动支付受理,在确保文旅消费支付更加便捷高效的基础上,建设文化和旅游跨场景支付生态,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湖北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副总经理罗钦谈到,集团将坚决融入国家战略,共同参与整合长江沿线旅游资源;优化产品供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景区+旅游小镇为基本模式,以市场营销、招商运营、资本运作为重点,积极开展与各类专业机构的合作,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助力湖北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

对于如何促进文旅金融长效对接,帮助项目方精准找寻对口的、细分领域投资商,业界专家也充满期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表示,从几年前开始,许多OTA公司都开始启动金融业务,旅游行业今后的发展其实是在金融层面的博弈。未来在旅游产业链金融方面,可以利用商户上下游的数据,通过金融方式做增值服务构建新的营业模式,这种方式相对有比较高的竞争壁垒。旅游+金融的模式,更需要企业做好内部数据分析及支付安全等方面的监控。

白房子总裁许西湖认为,当前各地举办的文旅+金融的对接会,除了应该引进投资机构外,最好要邀请有关金融主管部门前来参与,倾听中小文旅企业融资心声,按业态情况提供融资渠道。此外,他还建议,对接会应细分每位项目方经营领域,让投资商清晰了解项目方的融资需求是否与自身投资需求相契合。

2019年即将结束,很多新文旅项目的“崛起”让人看到金融对文旅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让人思考如何更好地借力金融,帮助文旅行业实现优质发展。

2020年,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来源:中国旅游报2019年12月24日第04版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