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经纬>>原创舞剧《天路》提升观众的艺术观和舞蹈观
2018年07月31日
原创舞剧《天路》提升观众的艺术观和舞蹈观
原创舞剧《天路》提升观众的艺术观和舞蹈观

【热点回顾】

舞剧《天路》:为现实题材创作铺下坚实铁轨

现实题材,是舞蹈创作的一个难点。但是难点一旦克服,往往就会变成亮点。作为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的开幕演出剧目,舞剧《天路》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我国现实题材舞剧目前还是比较少的,《天路》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希望这部剧能够感动观众,而且希望它能够长期演下去,成为剧院的保留剧目。”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天路》监制赵铁春说。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天路》编剧罗斌认为,青藏铁路建设是一个史诗性的题材,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次创作让我自己也受到了精神的洗礼,艺术观和舞蹈观都有所提升。”

在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研讨会上,专家、艺术家本着成绩说足、问题点透、办法可行的原则,对《天路》的艺术呈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把《天路》作为开幕演出剧目,是有深意的。《天路》不仅是现实题材,而且是现实题材当中的重大题材。现实题材作品必须要有真实可感的个性人物,必须要有现实生活的细节,在这方面,《天路》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吕艺生认为,《天路》是接地气的,应该能留得住、传得开。这部剧目将真实的事情真实表现出来,避免了“假、大、空”,结构方式独特,看似很大的题材,却从“小”的人物入手,强调细节,舞段也十分吸引人。“《天路》承载了三代人筑路的故事,表现的是他们可贵、可敬、可爱的精神,为现实题材舞剧创作铺下了一段坚实的铁轨。”原总政歌舞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左青说:“这部剧无论是整台演出的呈现还是舞美、服装、造型、灯光、影像、道具等,都是很精致的;总编导的追求令人认可,无论是独舞、双人舞、三人舞,还是群舞,都编得很有个性和特色。故事脉络清晰,音乐方面也在寻求《天路》的形象。”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所长欧建平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天路》有优美、壮美的音乐。舞者非常投入,不仅仅是主要演员,也包括群众演员,共同营造了很大的气场。”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马文静认为,《天路》的思想立意和艺术表现俱佳,形象生动感人,结构严谨、大气磅礴,将繁琐的故事情节凝练为简洁的舞蹈语汇,发挥了舞蹈艺术感人至深的优长,给当今中国舞剧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安徽演艺集团原董事长张居淮称赞该剧构思巧妙,将筑路和人物的心路交织前行,有动人的情景、美丽的故事,人物真实可信。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不是单纯的玩上下翻飞的技法,而是巧妙的把民族元素融进去。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王佳敏形容《天路》是“生的通道,命的礼赞”。她认为,该剧实现了这样的表述:没有生的通道,生的希望,哪来命的意义?青藏铁路建设者们用生命换来的这条路,真实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的壮举和铁路建筑史上的奇迹。“《天路》的演员要在海拔近2000米的地方跳两个小时,真的很不容易,为他们的精神感动,也为青藏铁路建设者的精神感动。”原战士文工团副团长刘晶说。

毫无疑问,现实题材舞剧创作是有难度的。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徐梅认为,其难度主要在于主创人员对当下的事件和人物的准确把握,艺术创作形式与手段的丰富性,技术技法的探索,以及团队的整体水平、能力,等等。冯双白说:“《天路》目前对主题的提炼还不够充分,还不够鲜明,戏剧冲突还不强烈。现实题材创作要敢于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并且在矛盾冲突中给出创作者自己独到的心理体验和解决方案。揭示并解决了矛盾,就会更好地把心路和天路交织在一起,相互的矛盾便变成了相互的敬重、相互的敬爱、相互的交融。”左青指出,《天路》故事情节有点繁琐,人物关系也有点繁杂,忙于交代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舞蹈审美的连贯性。欧建平认为,众多的道具和演员服装色彩压缩了舞蹈的空间,可以适当地精简一下。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原院长蒙小燕则建议《天路》剧组对民族舞蹈素材作进一步的提炼,既表现藏族人民的纯朴,也要展现他们的美。

(以上来源:云南网 张蕊 夏方海 龙彦 2018-07-13)

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天路》揭幕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

记者从国家大剧院获悉,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天路》,受北京市文化局委派,代表北京市赴云南昆明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担任此次展演的开幕之作。

舞剧《天路》是为青藏铁路建设者绘制的一幅“群体肖像”,是为缅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所做的赞歌。舞剧中所流露出来的水乳交融的民族情、血肉相连的战友情、骨肉至亲的母子情、亲密无间的兄妹情、肝胆相照的兄弟情,自然真实,深深打动着现场所有观众。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把舞剧《天路》放在展演的开幕式上,让所有观众看到,现实题材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敢于碰触现实题材,真做好了,就有观众买票,就有观众点赞,就可以又叫好又卖座。”

原北京舞蹈学院院长吕艺生说:“那么大一个题材,非常现实的题材,难度是很大的。用平常的,司空见惯的手法肯定要失败,要不就说得很抽象,或者是不令人相信。对于这个舞剧来说细节是非常重要的,而细节恰恰是王舸导演的拿手好戏,细节处理我觉得很好,独具匠心。所以这个舞剧应该是说立得住的。”

在7月11日、12日两天的演出里,青年舞蹈家黎星、王圳冰、冯敬雅、秦丹妮、拉巴扎西、曾明将这条“路”上的每一个人物鲜活立于舞台之上,向观众展示了“建设者”的艰难与坚守,也让观众体会到军民鱼水、汉藏一家的深厚情谊。

同时,此次舞剧的联合演出单位吉林市歌舞团,继续以他们专业的艺术水准、动情的演绎,让舞剧《天路》的精神内涵得以最具感染力的呈现。

据悉,由于舞蹈运动量大,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原上不少演员出现体力下降,感到不适等状况,甚至需要辅助吸氧来完成全部的演出。

(以上来源:中新网 高凯 2018-07-14)

舞剧《天路》在昆再次上演 杨丽萍现场观演评价高

继7月11日晚在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开幕式上首演之后,12日晚,舞剧《天路》又在云南省大剧院上演,再次受到现场观众热捧。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也专程从郑州赶回昆明,观看了该剧,并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赏。

舞剧《天路》主要以青藏铁路的建设为题材,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以三代人“不忘初心”的坚守筑路为故事主体,推出一部歌颂藏汉人民情谊、展现改革开放风貌的时代作品。

 在当晚的演出中,演员们融入了藏族舞蹈的宁静和谐与军旅舞蹈的刚劲有力,细腻地表现民族间的兄弟情、母子情和夫妻之间的诸多情愫。身穿藏袍的小伙们跳起欢快的藏族舞,潇洒豪放,军人们披着洁白的哈达,也加入到欢乐舞蹈的队伍中,展现“军民鱼水情”的欢乐场景;卢天与姐姐央金柔情共舞,用抒情优美的肢体语言与沁人心脾的动人旋律表现这段短暂美好的爱情。

演出结束后,杨丽萍走上舞台与演职人员探讨交流《天路》的艺术效果。在舞剧《天路》中饰演男二号索朗的青年舞蹈家曾明,是杨丽萍的朋友,他对杨丽萍的到来感到十分开心。在交流中,杨丽萍说,很受这部作品触动,《天路》的题材选得很好,这部剧的结构、节奏都把握得很好。随后,杨丽萍还与大家合影留念。

据了解,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的演出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本届展演共有全国各地80个节目、5部舞剧参演。在本届展演中,高质量的原创舞剧《家》《杜甫》上演后,受到观众们的热烈反响。接下来,还有《诺玛阿美》《聂耳》《跳菜随想》《山之子》《灵·镜》《顶家女》《倮·印》等7个云南舞蹈节目上演。

(以上来源:云南网 责任编辑 2018-07-14)

【数据分析】

青藏铁路相关题材,在以往有众多影视作品及歌曲等艺术形式予以呈现。近年来,一批“主旋律”的作品兼具了观赏价值和思想意义。比如在电影领域,《红海行动》、《战狼》等商业大片用票房与口碑证明了:主旋律也能接地气。此次原创民族舞剧《天路》就是一次大胆尝试,创作者以当代人性的视角去解读和再现历史,让这一表达“主旋律”舞剧艺术深入人心,提升了观众的艺术观和舞蹈观。

展示修筑“天路”的壮举。川藏公路始建于1950年,号称“世界公路灾害的百科全书”。川藏公路是连接藏汉同胞的“生命线”。今天,在我们仰望天路的同时,应该低下头来缅怀天路的基石——11万军民的血汗、生命,体悟这条朝圣之路更多的精神价值。此次国家大剧院历时两年精心打造的原创舞剧《天路》,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生动地为我们展示出这条朝圣之路,以及一路上最可爱的人。

起于缅怀,意在传承。川藏公路的建设为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带来巨大的保障,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在新中国的不断强大中,承载着一代代人的梦想与幸福。可以说,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剧中那些无畏艰险的决心、勇于奉献的精神和民族团结、军民一心的真挚情感,正是这个时代所欠缺的。他们代表的值得世代流传的《天路》的精神,应当通过各种形式传承下去。

来源:文化大数据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