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顾】
北京交响乐团“首都市民音乐厅”演出走进天津
为共同出台促进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谋求京津冀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和高效对接。2018年北京交响乐团把“首都市民音乐厅”带到天津、河北,三地的指挥交叉演出的形式,在相互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百姓欣赏到高水准的交响音乐会。7月18日,北京交响乐团2018京津冀——首都市民音乐厅公益演出将走进天津,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隆重上演。
“首都市民音乐厅”系列音乐会是为首都市民搭建的免费欣赏音乐的重要平台,自2016年7月21日成立至今,“首都市民音乐厅”通过进校园、下基层、进社区等公益演出行动,在北京公共文化惠民活动推广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也收获了颇多的赞誉,2018年,将迎来“首都市民音乐厅”品牌升级和美誉度提升的“窗口期”和收获期,让“首都市民音乐厅”品牌更亲民,和观众和粉丝更有互动性,打造成一张文化惠民的亮眼名片。
此次音乐会由邵恩担任指挥,小提琴独奏为张精冶,二人将携手北京交响乐团艺术家们共同为到场观众演绎经典曲目。邵恩为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中国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斯洛文尼亚广播电视交响乐团首席指挥,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名誉院士。张精冶是当今最优秀的华人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之一、同时他还是室内乐演奏家、交响乐团首席、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北京)、皇后大学客座教师(纽约)、北京现代音乐节演出总监。据悉,《火把节》、《雪山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阳光照在塔什库尔干》等经典曲目将在本次音乐会上上演,届时,天津观众将领略艺术家们的风采。
(以上来源:天津北方网 刘晓菁 2018-07-12)
“首都市民音乐厅”走进怀柔
伴随着日落时分的几缕微风,昨晚,“首都市民音乐厅”来到了怀柔滨河公园。著名指挥家邵恩执棒北京交响乐团,为在散步时被乐声吸引而来的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专场音乐会。
从经典的《红旗颂》、《瑶族舞曲》到观众们可以跟着哼唱的《长江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八首中国乐曲接连上演。虽然潮热的天气让邵恩和乐手的额头上都沁出了汗水,但处理每个细节时,大家都力争做到完美。“公园毕竟是个露天的场合,音响的效果和剧场里肯定是不一样的,对声音的把控要花点心思,但大家都是职业的乐手,这些我们都可以克服。”邵恩说。场地的特殊在给乐团的演奏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让邵恩感受到了与音乐厅截然不同的乐趣,“这里空气新鲜,观众热情,我们也更贴近他们,不会像在剧场里那么严肃。”
“我们很少有机会听到这么好的交响音乐会。”散场时,刘女士和11岁的孩子都难掩兴奋,“多听听高雅音乐对孩子也是一种熏陶,我觉得怀柔的市民还是很有这样的精神需求的。”自2016年7月启动以来,“百姓身边的交响乐”就是“首都市民音乐厅”不变的主题,两年来,北京交响乐团已经走遍了16个区县,学校、军营、福利院、社区都曾留下过乐手们背着琴盒、披星戴月的身影。2018年,“首都市民音乐厅”公益演出计划上演23场,让更多爱好交响乐的首都市民在家门口免费欣赏到高质量的交响乐。据北京交响乐团团长孟海东介绍,除了全团规模的大型演出,一些“轻型”的十几人或三十人左右的乐团小分队都将带着音乐走到市民当中,“现在在国家大剧院或者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时,我们经常能看见熟悉的面孔,他们就是这些普及性音乐会上的观众。我们能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了交响乐。”在孟海东看来,观众们对交响乐的了解离不开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很多人开始会觉得交响乐离生活有点远,有点神秘,但慢慢了解之后会发现,它其实离我们很近,我们经常可以在生活中听到熟悉的旋律。随着‘首都市民音乐厅’演出场次和曲目的增加,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交响乐的殿堂。”
(以上来源:北京晚报 高倩 2018-07-04)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首都市民音乐厅”怀柔专场音乐会上演
7月2日晚19点,北京交响乐团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首都市民音乐厅”怀柔专场音乐会在怀柔滨河公园奏响,此次演出由著名指挥家邵恩执棒北京交响乐团为怀柔群众倾情演绎。
音乐会上,北京交响乐团在指挥家邵恩的执棒下,演奏了10首名曲,包括《红旗颂》管弦乐、中国民歌改编管弦乐、《热巴舞曲》、《瑶族舞曲》、《长江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管弦乐《喜庆》、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我爱你中国》等,音乐会现场热烈,掌声不断。
据了解,“首都市民音乐厅”作为为首都市民搭建的免费欣赏音乐的重要平台,自2016年7月以后举办了数场演出,深受市民欢迎。2018年,“首都市民音乐厅”公益演出计划演出23场,并以免费的形式惠及更多爱好交响乐的首都市民。
(以上来源:新京报 梁思成 2018-07-02)
【数据分析】
搭建协同平台,增强文化黏性。“首都市民音乐厅”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北京交响乐团、朝阳区文委、首都图书馆承办,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为市民欣赏高雅艺术买单。这种“政府+专业院团+公共文化机构”的合作模式,通过各方协同搭建平台,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吸引了更多的市民进入公共文化场馆观看演出,增强了群众对文化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文化菜单”模式让文化需求决定供给。为加强品牌活动供需对接和配送服务,朝阳区建立健全了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通过“菜单式”服务模式,让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来决定文化供给的内容。交响音乐会演奏曲目选择大权在于普通市民,市民先通过网络投选演奏曲目,然后由北京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演奏,再通过网络抢票与媒体直播,惠及更多市民,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
延伸网络服务平台,将惠民进行到底。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活动首都市民音乐厅,目前已开通了网上预约领票功能。观众可以在文蕴朝阳APP开通预约领票服务,并凭借有效证件换取实体票入场观演。同时,市民还可以足不出户,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APP、北京时间APP和文蕴朝阳APP观看现场直播。演出结束后,市民还可以通过资源点播,进行回看,保证了文化服务的便民性。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