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地坛庙会全球行”打造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新模式
2016年05月11日
“地坛庙会全球行”打造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新模式
“地坛庙会全球行”打造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新模式

【热点回放】

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走进德国展示传统技艺

剪纸、糖画、鼻烟壶、花丝镶嵌……猴年春节期间,北京在德国汉堡举办“欢乐春节·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活动。这是有着30多年历史的北京地坛庙会第二次走出国门,向海外观众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献上一道道中国特色的文化大餐。

在汉堡的开幕式当天,活动现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充满浓郁的中国年味。五人乐器连奏《欢乐颂》节目,获得在场德国民众的阵阵掌声;魔术师的《神奇魔术》表演,打开了一面“中德友好、祝您愉快”字样的横幅,引起了德国民众的一阵欢呼;京剧《霸王别姬》将德国民众带进美轮美奂的艺术世界;舞狮表演将演出推向了高潮,引起在场观众的热烈鼓掌。

此次“欢乐春节·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活动包括文化商品展售、旅游图片展、民俗互动体验、文艺演出四个板块,其中民俗互动体验板块涵盖花丝镶嵌、内画鼻烟壶、剪纸、姓名作画、吴裕泰茶艺表演等中国传统文化项目。 据主办方介绍,在德国举办“欢乐春节·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系列活动,希望以此增进中德两国人民的友谊,增加彼此的文化交流,打造“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的文化品牌。

汉堡是“欢乐春节·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的首站,未来几天还将走进汉诺威、不莱梅、柏林等城市。从2月11日到3月17日,该活动还将陆续走进泰国、伊朗、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让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传统京味儿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据了解,去年5月“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首次来到德国,推出了13个中国传统文化项目,深受德国民众的追捧。

地坛文化庙会始办于198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1届,是北京恢复最早、人气最旺的传统节日盛会,每年平均吸引中外游客约100万人次。

(以上来源:中国新闻网,谢莒莎 于立霄,2016-02-15)

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曼谷之旅”活动圆满落幕

3月30日,在中国文化部和中国驻泰大使馆指导下,在北京市文资办、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和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大力支持下,由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北京市文投集团和北京东方信达资产经营总公司主办,北京东方妙汇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市文服公司承办,曼谷世贸中心和华融新媒公司协办的2016年“欢乐春节|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曼谷之旅”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为期5天,吸引了近10万人参与,在曼谷乃至泰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泰国各界以及泰国华人华侨的高度赞誉。

本次活动出访团约60人,项目近50项,分为庙会民俗展售、“世界眼·观中国” 书画展、 中国新雅文化展示、中国特色文艺表演等板块,汇集了北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老字号、北京传统手工艺品20家,中国名家书画作品70幅,以及中国茶道、香道、京剧、杂技、魔术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展示和表演。同时,活动还邀请了20家泰国华人华侨企业和泰国手工艺等当地文化商品参与,丰富活动内容的同时,深化了华人华侨企业在当地的影响,更加强了两国民间的文化互动与交流。

本次“曼谷之旅”得到了泰国各界的赞扬。威奇上将、阿努蓬亲王都对本次活动表达了肯定,并表达希望“欢乐春节|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活动常态化、规模化,希望更多活动能陆续走进泰国清迈、芭提雅、甲米府等各大城市,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友好交流,不断扩大在文化交流、商业合作和旅游合作等方面的范围,力争成为中泰两国产业合作实践的务实合作典范。

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组委会表示,将在泰国各大城市陆续举办此类活动,并计划与新领航公司在曼谷共同打造中国文化体验中心,把深具中国特色和魅力的文化艺术产品长期的留在泰国。另外,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还将与泰华寺合作,定期组织中国艺术文化艺术大师,举办书画、茶道、香道等中国文化的培训和传播活动,增进泰中文化交流。

据悉,本次活动是2016年“欢乐春节|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系列活动最后一站,全球行活动已先后在德国、伊朗、台北得到强烈反响和好评,并得到了文化部、外交部的表扬和肯定。组委会计划,今后在组织中国文化艺术全球行“走出去”的同时,也将举办国内范围的交流活动,并将国外文化元素带进来,走进中央直属机关、全国高校、中央企业和科研院所及各大城市,促进国与国、城与城、人与人之间友谊合作和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打造常态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中国文化流动艺术馆和多方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以上来源:千华网,佚名,2016-04-05)

地坛文化庙会曼谷行圆满落幕 彰显浓郁中国风

继2016年“欢乐春节·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走进德国、伊朗和我国台北后,“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曼谷之旅”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为期5天,吸引泰国10万人参观互动,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展现的浓郁中国风,在泰国民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这是“地坛庙会”第二次走进曼谷。在汲取第一次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次曼谷之旅规模更精简,内容更丰富,特色更鲜明,形式更生动,层次更多元,交流更深化,意义更深远,为泰国民众奉上了一场原汁原味却并不遥远的中国文化艺术盛宴。

活动现场处处彰显着中国北京的代表元素以及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例如场馆地标建筑采用中国古宫灯的造型,并用中国剪纸十二生肖做窗花,现场搭建了新中式牌坊,更以地坛庙会与天坛为内容制作三维立体展示墙等等,让泰国民众“时空穿越”般体验中国文化的美妙神奇的同时,更让这些深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和典型艺术特色深入泰国人心。泰国曼谷世贸中心俨然一座流光溢彩的中国文化艺术馆。

比起前一次曼谷之旅,本次活动形式更多样,层次更多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画鼻烟壶、剪纸和面人等项目分别在舞台上进行了动态展示;第二次来到曼谷的老字号吴裕泰,这次不仅带来了吴裕泰的新茶产品,还为泰国民众详细讲解中国茶产品的历史和文化 ;而“世界眼·看中国——中华好丹青画展”更特意用中国画法创作了泰国百姓喜闻乐见题材的作品如山水,荷花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活动请来了具有悠久历史的“唐密茶道”与“何氏香道”的传承人亲身演绎并与民众与互动;此外,福州歌舞剧院还专门为泰国民众编排了国粹京剧、川剧变脸、杂技、魔术、乐器和舞蹈等艺术表演。各种展示形式相得益彰,丰富多彩又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以鲜活、真实、饱满、立体,接地气儿的方式展现在泰国大地上,既能满足普通百姓对食品,手工艺品的观赏体验层次需求,更能满足具有一定艺术品位和鉴赏能力的中上层民众以及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的人士对中国元素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学习交流层次需求,让每一位参与的泰国民众自由、欢乐地徜徉在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中,在互动和友好交流里产生共鸣。

此次活动得到泰国王室等泰国各界的赞扬,他们希望地坛文化庙会能陆续走进清迈、芭提雅、甲米府等泰国各大城市。这得到了“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活动组委会的积极回应,表示将依托该活动进一步扩大中泰文化交流合作广度和深度。

(以上来源:中国侨网,刘灵,2016-04-11)

【数据分析】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向世界表达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俗话说,“过大年、逛庙会”,庙会是中国春节传统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坛文化庙会始办于1985年,是北京恢复最早、人气最旺的传统节日盛会。庙会上既有传统的仿清祭地表演,又有戏曲、舞蹈演出,还有北京民间艺术家民俗表演和各色美食制作。

“欢乐春节·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系列活动,选择祈福纳祥的“春节”时段,巧借“庙会”这一中国传统特色平台,努力推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也借庙会搭台,文化交融,心灵相约,贸易相伴,共谋发展。  

 本土化助力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技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资源,最有吸引力和代表性。传统文化走出去不仅要创新还要本土化,接地气。例如曼谷此次曼谷文化庙会,泰国不少民众都携家人一起逛庙会,购物,尝美食,看演出,既是“欢乐春节”活动形式的创新,也是提升春节影响力的成功尝试,既有品位,又接地气。 巧借“庙会”这一中国传统特色平台,以此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为东城区文创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打造“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的文化品牌。   

打造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出口的高端平台   

在泰国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庙会,获得了巨大成功,每天有近万人参与消费,不仅在经济上得到了丰厚了回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有更大的意义。地坛文化庙会在曼谷成功举办之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商界的关注。目前已有新加坡、西班牙、奥地利、瑞典、美国等近10个国家希望中国的文化庙会能够在这些地方落地。

在我们看到巨大商机的同时,我们要做好自己的特色文化,把真正具有民族传统、民族特色的文化推广出去,千万不能一味地为了经济效益,而把不应该向外输出的商品贴上文化标签输出到国外,可能短期获得一定的商业利润,但长久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形象。要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选出境外举办地最受欢迎的老字号和非遗项目资源,突出与其他文化走出去模式的差异性,与当地相关机构和企业紧密合作,打造最具亲和力的中国文化展示平台。

来源:文化大数据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