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回顾】
战略+政策+资金 成就韩国文化振兴的捷径之路
韩剧是中国观众最常接触的韩国文化产品,从早期的《蓝色生死恋》到《冬季恋歌》,从《大长今》到《继承者们》,从《来自星星的你》到《匹诺曹》再到近日大热的《太阳的后裔》,爆款韩剧总是不断出现,并一次次登上中国人的话题榜单。究其原因,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小编认为,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成为“韩流”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国家层面,韩国将文化产业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对于企业,韩国出台多项财税、奖励政策,扶持其发展;在人才方面,给予很多优惠政策。此外,近年来韩国还大力吸收外国投资,缓解国内资金紧张,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七位总统重视 文化产业列入国家战略
3月21日,韩国总统朴槿惠主持召开首席秘书会议时,提及近日在中韩两国热播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强调开发优质文化内容的重要性。朴槿惠大赞《太阳的后裔》,称其不仅是对外宣传韩国文化的窗口,更提升了海外游客对韩国的关注。此外,朴槿惠还对《太阳的后裔》通过“先拍后播”制播模式,顺利在中韩两国掀起“观剧热”,并成功推动版权出口等给予高度评价。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小编了解,朴槿惠在2013年2月总统就职仪式,就阐明了“经济复兴、国民幸福、文化昌盛”的3大治国纲领,其对文化产业格外关注。3月2日,朴槿惠在出席优秀文化商品展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通过传统文化打造充满魅力的融合内容,以此提升“韩国制造”的价值才是文化昌盛和创造经济的核心要素。朴槿惠还指出,政府将加大对优秀文化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扶持力度,让韩国文化传向全世界。同时,不仅在韩国本土,政府还将在海外积极宣传韩国优秀的文化商品,推动韩流发展成为新动力。
据悉,朴槿惠不是唯一一位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韩国总统,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任韩国总统的全斗焕就在第六个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有关文化政策目标的内容当中明确指出,文化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1988年后,韩国陆续经历了六位总统,分别是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李明博和朴槿惠。在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后,韩国先后制定或修订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等多部法律,提出了振兴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并形成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综上,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小编认为,韩国文化产业形成“韩流”与历届总统的重视密不可分。
财税政策、专项基金和政府奖励多 企业发展负担低
除了将发展文化产业列入国家战略,税收政策也成为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据《中国税务报》报道,韩国文化产业相关的税收政策包括公司所得税、不动产税、财产税、个人所得税、综合土地税等多个领域,在税收优惠形式上以减免为主。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小编发现,这些财税政策都很给力,例如法律规定,创新文化企业享受2年内减免75%的不动产取得税;5年内免除财产税和减免综合土地税等等。正是这些税收政策,保证了韩国文化创新企业税负较低,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附加值。
此外,韩国多个部门都设立了专项资金,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15年,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宣布,将相关资金从1.2亿美元提升至2.2亿美元,增幅超过80%;为促进韩国文化产业进军海外市场,韩国还设立了种子基金。韩国游戏产业规模居全球第4位,收益率极高,占据了文化内容产业出口规模的一半以上,被视为朝阳产业。此前,为了推动其发展,韩国还专门设立了“游戏产业发展基金”。
在政府奖励方面,韩国加大了对数字游戏、动漫、移动网络以及信息技术等文化产业众多领域的财政奖励支持的力度。其中比较知名的奖项包括总统奖(最高奖项)、国务总理奖、文化体育观光部奖、大韩民国文化产业出口奖、韩国游戏大奖等。据悉,这些奖励项目多,但奖金总额并不高,鼓励意味比较明显。
重视文化人才 明星、高科技人才可延期入伍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小编了解,在韩国,20岁至30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兵种不同,服役期限也不同,期限最短为24个月,即两年。对于蓄意不服兵役的人,会被判刑监禁。只有身体检查未合格者、体育或学业成绩有特殊表现者、一些取得国外永久居留权且未在国内停留超过一年者可免除兵役。
但韩国对于文化人才非常重视,也出台了一些措施,延迟这些文化人才入伍的时间。2014年,李敏镐和金秀贤都出现在了即将服役的男星名单当中,但没多久就爆出,韩国兵务厅已接纳他们两位延迟服兵役的申请,批准他们以进一步在中国等地推动韩流为由,迟一年再向军方报到。此外,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上海韩国贸易馆馆长李民浩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韩国,从事游戏产业的高科技人才也可以免除两年兵役。
此外,韩国高层也非常重视明星对于“韩流”发展的意见和建议。2014年,韩国文化繁荣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朴槿惠与以韩流文化“代表选手”身份出席会议的李敏镐进行了会谈。会上,李敏镐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并对韩流文化的持续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该活动的负责人表示,电视剧《冬季恋歌》曾促进韩流在日本的发展,如今韩流热风开拓中国大陆市场,从各个方面来讲,李敏镐都在其中起核心作用,因此邀请他和国家元首们一起参加了这次活动。
另外,李敏镐经纪公司负责人表示,朴槿惠总统自从去年上任以后就把文化振兴作为国政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艺人则能够促进韩流的传播,带来无限的生产效果,促进经济并提高国家形象,这是文化振兴的捷径之路。
吸引大量海外资金 助推韩国文化产业再上一层楼
虽然韩国发布了很多财税政策、专项基金和政府奖励机制,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量海外资金的投入,也是推动韩国文化产业再上一层楼的重要助力。
根据韩国西江大学的研究显示,从2014年9月开始,中国公司向韩国30多家企业投资了约3万亿韩币(约164亿人民币)。其中,17家企业集中在游戏、网络和影视娱乐领域;8119亿韩币投资给了11家游戏和网络公司,1386亿韩币投资给了6家娱乐公司。
对于中国资本的来势汹汹,韩国产业界和学术界认为,巨大的资本注入,有利于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一向面临资金短缺、谋求进入海外市场的韩国企业来说,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以及新的机遇。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小编了解,韩国文化振兴院的报告显示,2016年文化产业的十大趋势之一,就是中国资金的扩散,以及中国文化在海外市场上的卷土重来。韩国文化振兴院还推测,“韩国的优秀人力资源和中国的资本、故事情节相结合,文化产业本身的竞争力可能有所增加”。
(以上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
【数据分析】
由韩国文化振兴的经验可以看出,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文化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像韩国一样在战略、政策、资金方面的具体支持,中国的文化发展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像韩国一样把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去重视并创造了一条清晰的发展之路,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国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以及深度探索文化产业如何带来精神和物质力量。
同样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中国的资本在韩国文化产业振兴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到底是韩国的制作团队更好,还是韩国的明星更有号召力,还是从中可以获取更多的商业利润?中国电视人和中国投资人应当适时的“向内看”,扶持中国文化企业、深挖中国文化内涵,助推我国文化走出去,提升我国文化价值输出,而不是一味地给他国做嫁衣裳。
我国在文化产业内容上应当做到有所革新。无论是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采用的外星人物的设定,还是《太阳的后羿》中将主角设定为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特种兵,都远比传统电视剧中富家少爷爱上穷人家的姑娘、婆媳关系伦理剧、家族商战剧要新颖、有深度。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