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回放】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开创旅游度假区发展新模式
早在2012年7月,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同年12月,金鸡湖景区管理中心编制的《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建设与管理规范》旅游行业标准,成为国内第一个商务旅游全国行业标准。2015年10月,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17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榜单上,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成功入选,成为苏州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从金鸡湖商务旅游区,到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苏州工业园区在20年前预留的“白地”上,从无到有、循序渐进地开发建设,这种区别于常规意义上以景区景点为基础打造旅游区的历程,开创了中国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
据了解,自1994年2月,国务院批准“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启动以来,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进发展之路,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多年来,她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7.4%的人口,创造出15%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第一位。
“17年磨一剑”金鸡湖成商务旅游国标
1998年,为把金鸡湖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城市湖泊公园,苏州工业园区特地委托美国易道公司编制了环湖地区的景观规划,将环金鸡湖区域规划为城市广场、湖滨大道、水巷邻里、望湖角、金姬墩、文化水廊、玲珑湾以及人工岛屿等8大特色功能区,占地总面积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其中商业设施占地100万平方米。
金鸡湖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于1998年正式启动,总投资超10亿元,工程包括以改善金鸡湖水质为目标的水环境治理工程和环金鸡湖环境整治为主的陆地环境治理工程。时至今日,经17年开发建设,这些蓝图已成为现实。
2010年4月,国家旅游局授予苏州工业园区国内首个“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称号。作为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的集中展示区,2012年7月,金鸡湖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唯一的具有商务旅游特质的5A级景区。
2014年6月,国家旅游局正式发文,苏州工业园区成为江苏省内首个“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全区旅游标准化体系日趋完善,城市形象更加鲜明,品质服务深入人心,园区游客满意度位居全市前列。
2014年12月,金鸡湖景区管理中心编制的《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建设与管理规范》旅游行业标准,由国家旅游局审定、发布,成为国内第一个商务旅游全国行业标准,标志着苏州在商务旅游发展方面走在了最前端。
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金鸡湖景区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与通信服务商合作,实现景区游客量实时监测与客源大数据分析;建立线上综合管理平台,实现182家属地企业经营效益在线统计及在线监管;推出在线游客中心APP,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和满意度反馈渠道,在统计精确性、管理实时性、游客便利性方面效应显著。
阳澄湖半岛 曾是20年前“预留白地”
2015年10月,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17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榜单上,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成功入选,成为苏州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北部、阳澄湖南岸,总面积为24.39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水域面积9.05平方公里,湖岸线就长达50多公里,这也是苏州工业园区预留的最大的一方“白地”。
按照“地理上紧邻城市,心理上远离城市,环境上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阳澄湖半岛度假区坚持精品高端和绿色生态的发展定位,积极构建全方位的旅游度假产品体系和高品质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休闲度假需求。
为打造阳澄湖半岛度假区生态绿色、节能环保的环境文化,全国首条旅游度假区纯电动微公交也于2015年5月正式开通。在未来的阳澄湖半岛度假区,各类文化内涵的营造,或许将成为一个最大的亮点。
此外,一直备受关注的华谊影城,预计2017年就能和游客们见面。随着旅游项目逐步开业,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环境日益优化,人气商气不断繁荣集聚,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将站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新起点上,进一步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园林化”的新型滨水休闲养生度假胜地。
(以上来源:中国网财经,吴起龙)
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为旅游产业“保驾护航”
日前,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17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榜单上,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成功入选,成为苏州唯一,江苏三家之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此次获得“国家级”殊荣,是苏州工业园区坚持规划先行的一个缩影。如今,园区不仅拥有金鸡湖、独墅湖畔和阳澄湖畔等旅游景点“矩阵”,更吸引了像“环球影城”等一系列“高大上”项目的相继落户。而这背后离不开园区二十多年来,突破开发建设“老路子”,走出了一条完全有别于传统工业开发区的“绿色发展”之路, 为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与成长,蜕变成为最耀眼的“明珠”。
走进苏州工业园区,围绕金鸡湖、独墅湖畔和阳澄湖畔等三大著名湖泊,众多景点形成的旅游“矩阵”逐渐成形。例如 “阳澄湖半岛”“魅力金鸡湖”“中国特色商业街”李公堤、江南水乡民居风貌的斜塘老街、“苏州十大最美夜景之首”的月光码头等。
令人欣慰的是,作为园区最后一块优质“生态宝地”——阳澄湖半岛,如今已由20年前的一块“白地”成为了“热土”。半岛上既有高端养生养老、精品会议及主题度假酒店,又有主题文化娱乐、特色精品商业、生态农业观光等综合性的、适应时代和市场需求的休闲度假旅游功能和产品。
“区别于常规意义上以景区景点为基础打造的旅游度假区,半岛度假区从无到有、循序渐进地开发建设,区域相对封闭,完全独立建设,实行统一管理,区内全部发展旅游服务业,开创了旅游度假区发展的一种新模式。”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度假区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科学开发程序,在汲取国际旅游开发成功案例精粹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旅游和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
如今在园区,金鸡湖、独墅湖畔的“走湖”日渐风靡,阳澄湖畔的“骑湖”更是方兴未艾。沿着阳澄湖半岛50多公里的滨湖岸线,骑行一圈,就能切实感受阳澄湖半岛“珠链三岛、双面滨湖”的形态特征及园区“规划先行”的理念。
近年来,园区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全力发展以纳米技术为引领、以五大新兴产业(纳米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与动漫游戏和生态环保)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平板显示、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三大产业规模在全市占比均超三成。
在倡导绿色社区方面,园区多年来开展“跳蚤市场”等活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在10个住宅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逐步建立。目前,园区已创建各级绿色社区83家,绿色社区覆盖率超过80%。此外,还将环保与教育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成为环保大使、最佳代言人。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以中新生态科技城为示范,出台《中新生态科技城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全部住宅和公共建筑均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以上建设,成为江苏省第一个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园区共有53个项目通过各级绿色建筑认证。
另外,园区还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让老百姓的出行更加低碳。目前,园区加快智能公交系统建设,实现了公交车辆的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和实时定位,对260个公交站点进行预报信息发布,大大方便了居民出行。
(以上来源:中国工业园网,王思哲 )
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旅游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主要有三个方面:1.园区商务旅游宏观环境良好。苏州工业园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为活跃的商务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世界500 强企业中共有79 家落户苏州工业园区,投资项目125 个、投资额过亿美元项目101 个、10 亿美元以上项目6 个。工业科技的强势发展,带动了各类商务活动的蓬勃展开。园区内综合保税区、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城、创意产业园、创意泵站、沙湖动漫园等不仅是先进的工业科技载体平台,也同时是丰富的商务旅游产品。近年来,园区举办了第26届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环金鸡湖马拉松赛、沃尔沃高尔夫公开赛等众多颇具影响力的活动。并随着园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对商务旅游发展的要求。
2.政府大力支持打造。目前苏州工业园区主要旅游景点包括金鸡湖景区、李公堤国际风情水街、圆融广场、音乐喷泉、水幕电影、摩天轮主题公园、白塘生态公园等,大部分为免费景点。成为“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后,苏州工业园区正通过打造金鸡湖5A级景区、构建完善商务旅游一站式平台,并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作为下一阶段目标。
3.客源市场前景广阔。该区域地处我国商贸往来最频繁的沪宁线上,吸引着众多商务旅游者;全国性和地区性的会议、展览与日俱增。据万方数据统计,每年仅全国性学术会议就在一千个以上,区域性学术会议更是不计其数,会议市场发展十分迅速。
同时也存在两个挑战:1.商务旅游经验缺乏。我国大多数旅行社提供的是其在自身资源约束下独自设计的一系列旅游产品,具有非定制化特点。而商务旅游则须对客户提供商务旅游咨询服务,在客户的要求下提供量身定做的旅游产品,定制化是其主要特点,而传统旅行社提供的产品从理念和经验上都有所欠缺。
2.企事业单位对商务旅游开支管控趋严。随着企业商务旅游开支激增,企业越来越需要寻求能够提供专业服务和范围广泛的旅游咨询服务机构,使商务旅游达到较高的成本效益。目前许多企业均设有差旅制度,精细化管理已从民企扩大到政府部门,通过企业差旅管理控管财务已是大势所趋。
(以上来源:新财经,颜铨)
【数据分析】
商务旅游是以包含政务、商务、文化等在内的广义商贸活动为主要目的,在主要活动行程基础上与会务、展览、考察、观光、购物、饮食、娱乐、养生、度假等活动相结合的一种商务增值旅游形式,是商务旅游者购买旅游、服务和商品的综合消费过程。
商务旅游较于其他旅游有其自身特点,首先,商务旅游的消费水平高于一般观光休闲旅游。其次,商务旅游对经济有广泛的拉动作用。
目前,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超过4%,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此外,根据旅游经济理论,旅游业能够增加国民收入、赚取外汇、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多元化贡献。第三,商务旅游与区域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成正相关。旅游业相较于其他行业,对相关配套设施如交通、住宿、娱乐、人文环境等如交通、住宿、娱乐、人文环境等有很高要求。第四,商务旅游较少受季节气候制约,较其他旅游更具稳定性。第五,商务旅游具有较高重复性。
随着市场的进步,个性化旅游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商务旅游市场以团队客户居多,针对商务旅游者消费能力较强,对价格不敏感,及消费结构较集中的特点,旅行社可提供一些档次相对偏高,但服务上极具特色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同时须注意文化差异,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游客提供差异化、具有本土文化气息的商务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从深度上提升区域商务旅游开发和接待的水准。
商务旅游市场的市场营销有别于一般旅游产品。商务旅游的购买者是企业,而消费者是员工,购消分离的属性决定了商务旅游市场开发的深层次目标并不在于代订机票、预订客房等初级服务,而要进入企业管理层面,通过研究企业的差旅管理政策来提出建议,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管理流程,协助企业进行集团化采购并有效地控制成本,充当企业的战略伙伴和差旅顾问,其中营销关键在于拿出适合企业的差旅方案。
培育定位准确的特色产品。要重视自身定位和产品定位,做到:围绕本地旅游资源优势,找准当地特色,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挖掘客户,逐步形成自己的客户群;完善优化产品,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重点提供高质量产品,逐步形成品牌。国内商务旅游还是发展中的市场,空间很大,在纵向上应避免与其它区域的直接竞争,对于国内一般商务市场、政务市场、学术市场和其它市场的特点,应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准确层次定位,有针对性地设计出适销对路的商务旅游产品。
培育区域龙头企业。及时培育区域商务旅游市场的领袖型企业,通过这些企业整合商务旅游的上下游资源;也可采用合资方式,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形成合作双方的优势互补。国外大型旅行社具有自己成熟的商务旅游运作模式,以及国内旅游企业最为缺乏的资源——专业人才,两者相互结合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适合国内发展的业务框架。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