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数据 内容分类:
热门标签列表

网络电影:别具“匠心”的发展道路

2017年10月18日   阅读  次   编者 文述   责编 麦子
【内容分类】 文化产业
【内容摘要】

网络电影借着网络的东风,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突破,现在甚至已经可以和院线电影分庭抗礼;其间,如何走好网络电影的发展道路成为业内人士专家目前最关切的问题。 

【标签】 网络电影 网络电影 匠心 文化产业
【正文】

【历史回顾】

网络电影:从草莽突进到“打怪升级”    

四个东北农村的“山炮”闯入北京遭遇种种囧事,一个吉林郊县青年因爱卷入“帮派混战”险象环生,抗战时期的戏曲名角智斗日本兵转移出国宝,民国的一条美人鱼穿越百年登陆报恩人间追爱……   

这些并未出现在大银幕上的电影剧情,分别来自网络电影《山炮进城2》《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战古惑仔》《老九门番外之二月花开》《再见美人鱼》,而且都是2016年中国网络电影的“票房大片”和“话题之作”。   

2016年,这类在互联网上发行的故事片长度的电影,平均每天有近7部新片上线,产量已远超院线电影,单片最高播放量高达2.6亿次。在中国电影票房遭遇近十年最低增速的2016年,网络电影异军突起,影片数量和市场规模呈现爆发性增长。   

行业预测,网络电影的市场规模今年将达30亿元。而随着市场付费生态渐成熟、传统影视公司纷纷加入、制作成本与监管门槛逐步提升,于草莽间突进的网络电影,正努力从“量变”积累向“质变”跨越。   

周期短 成本低 回款快 低风险引资本竞逐   

在网络上发行、时长超过60分钟、符合电影叙事规律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付费点播模式分账的电影——2014年,“网络大电影”的概念和标准由爱奇艺提出。此后,简称“网大”的网络电影迎来爆发式的发展。 爱奇艺的数据显示,2014年在我国兴起的网络电影,当年全网上线450部,2015年达到约700部,去年该数量猛增至约2500部。在此基础上,网络电影的播放量也水涨船高。腾讯视频提供的数据显示,其平台上网络电影整体流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去年网络电影总流量达到87亿次之多,单片点击最高的《再见美人鱼》,上下两部播放总量达到2.6亿次。   

“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大环境下,移动支付的支付环境、网络带宽和技术改善,还有平台提供不错的观影体验,成为‘网大’受青睐的原因。”爱奇艺会员业务事业部副总经理葛旭峰说。   

网络电影供需两端共享市场繁荣之势,也使其迅速成为影视行业的新蓝海。去年爱奇艺收视最高的20部网络电影票房分账达1.98亿元,为两年前的33倍。该平台上78部自主营销的网络电影共获得了3000万元的广告收入。去年爱奇艺播放的网络电影中收入最高的是《山炮进城2》,分成收入达1830万元。娱乐行业数据平台艺恩中国的数据显示,去年网络电影的市场规模达10亿元,今年预计为30亿元。   

一部院线影片,开机前就要投入资金,到上映最少经历一至两年,其中审查和申请公映许可的每一个环节均可造成影片“难产”。   

此外,对于投资方而言,影片上映后还要经历院线、发行方、主投方、跟投方等的票房分账环节,周期长达6至12个月,其中步步有风险。而相较院线电影,网络电影长期没有拍摄前审查,只需通过放映平台的自审即可上线,而且其票房分账环节仅涉及平台、发行方/片方、投资人,投资风险大大降低。   此外,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回款快的特点,加之若平台买断影片则上线前即可回款,网络电影吸引着大量资本与渴望电影项目机会的青年演员、导演、制片人等纷纷投入其中。浙江文化产业成长基金合伙人俞文超说,在网络电影发展初期,不少“草根”团队自由发展,拍片收益也不错,很多影片投入和分成收入能到1:3到1:4的比例。   

艺恩中国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网络电影出品公司已达843家,是院线电影出品公司的2.1倍。

“全民VIP时代” 付费生态渐趋成熟   三年时间,网络电影市场突飞猛进,网络视频也在巨大的观众需求中迈入“全民VIP时代”。在这一过程中,网络电影的付费生态逐渐成熟。   

葛旭峰表示,网大的付费行为模式,主要有会员模式和广告模式。“建站之初,我们的盈利采取的是广告模式,即提供免费的内容但播前有广告,以及会员模式即增值服务。会员模式的开拓是比较艰难的。为了吸引用户,需要大量购买内容,成本很高。但未来会员模式将成为主要的商业模式,增长潜力巨大。”   

2016年,视频平台的付费市场全面爆发,在付费会员数量上,爱奇艺突破2000万人,优酷突破3000万人,乐视宣布全生态总付费会员达5000万人。   

腾讯视频下属企鹅影业负责人常斌说,腾讯视频一年内付费会员增长近三倍,突破2000万人,针对网络电影开通了“会员+单点”并行的付费模式,其中独播项目更多设置为仅会员可看。付费分账在有效付费点播5元/次基础上,分为买断播出或保底分成,以及合作方分成50%至70%不等的多种模式。   

在近一年爆发式发展的喧嚣过后,传统影视公司和专业人才的纷纷入场、制作成本的增长和对精品内容的追求、政策监管和平台门槛的提升,又将网络电影带向一个转折的路口。   

影视“正规军”——华谊创星、华策娱乐科技、艺星博纳等一线传统电影公司已经相继试水“网大”市场。2016年,中南影业与“网大”发行方奇树有鱼达成战略合作,发布19部超级片单和7部顶级片单,其中包含由著名导演高群书执导的《太平洋大劫杀》;《山炮进城》系列由本山传媒、华谊兄弟联合出品。著名导演王晶、张国立,明星团队郑恺工作室、崔永元青年导演计划,当红艺人包贝尔、张艺兴等全部入局。   

高成本、精品制作正在成为网络电影的大势所趋。爱奇艺数据显示,2014年网络电影单片投资为30万元以下,而当前投资在10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的作品层出不穷,并出现多部千万级投资作品。爱奇艺为推动拍摄网络电影精品,与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的索尼联合开发网络电影项目,邀请奥斯卡得主监制自制电影《生死鬼蜮》。腾讯视频2016年上线的网络电影平均成本近100万元,其推出的“网络电影百部独播计划”,以参投分成或成片买断方式储备优质网络电影。常斌说,此举旨在发掘优质团队,倡导精品化策略。   

葛旭峰说,“网大”的拍摄与制作越来越认真了。随着市场用户审美和认知的提升,网络电影越来越尊重用户、尊重市场,一个本子经过精心打磨20遍后再开拍的情况都有。他预测,2017年表现很好的影片投入将在500万元以上,软科幻题材的影片因为有较高的特效需求,投入还将达1000万元。   

政策监管和平台门槛也在双双收紧。去年底,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互联网视频节目的整治力度,在网络电影“平台自查”的基础上增加“备案登记”的要求,要求下架了一批网络电影。与此同时,爱奇艺和搜狐视频相继发布网络电影“九条底线”和“七条禁令”,彻底屏蔽蹭IP、软色情等三俗内容,提倡内容健康、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优质作品。   

口碑不高“槽点”多 喧嚣过后待升级   

随着精品化的推进、行业规范强化、竞争的加剧,许多行业人士预测,网络电影的数量增长将会放缓,产业有待进一步升级。在此过程中,网络电影题材单一缺乏内涵、播放平台集中、缺乏第三方数据核查、艺术评价体系待形成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豆瓣电影上,《山炮进城2》《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战古惑仔》《老九门番外之二月花开》《再见美人鱼》四部大热的“网大”收获网友评分分别为3.9、5.1、5.0和3.1,口碑并不高。“槽点”主要集中在“超级俗套”的剧情、乏善可陈的演技与特效上。   

虽然恐怖惊悚、打情色擦边球的网络电影比例已经有显著下降,但常斌认为,网络电影目前依然存在大量以吸人眼球为目的、思想内涵缺失的作品。许多“网大”只重视可免费预览的前6分钟而忽略故事整体性,存在擦边球元素堆砌、剧情拖沓或不明所以等问题。   

据介绍,一些能够满足用户猎奇心理、与院线作品形成差异化的玄幻类影片比较受欢迎。惊悚、爱情、剧情、喜剧四种主类型在网络电影中播放量占比达91.2%,集中度甚至高于院线电影,从《再见美人鱼》《男狐聊斋》《危情别墅》等影片占据腾讯视频去年播放量前列便可见一斑。   

此外,俞文超认为,由于业内“大玩家”目前集中在爱奇艺、腾讯、搜狐、优酷、乐视几家平台,随着网络电影的数量增长,平台释放给单部网络电影的资源有所减少。在此背景下,各个平台在有效点击等核心信息上的统计方法不同,目前业内缺少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数据进行核查,不利于行业透明而健康地发展。

去年7月,网络电影《夺命稻草人》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线,一天时间内播放量就已经接近3万。影片一举拿下了北京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奖“最佳编剧奖”,成为首度获得学院派奖项的“网大”。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志忠认为,传统影视应该将网络电影纳入其艺术评价体系,促进更多精品网络电影的推广,形成行业的标杆。

(2017-04-07  陈寂 任峰 张漫子 余靖静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需两次备案 网络大电影监管升级

野蛮生长的网络大电影近年来持续迎来愈发强劲的监管。爱奇艺向合作方发布最新通知表示,经过一段过渡期后,即日起对全部网络大电影进行规划备案和上线备案,这意味着网络大电影若想正式面向观众,前期还需进行项目规划备案,共计经过两次备案才可上线发行。   

该通知显示,备案过程中,片方需要提供影片的相关信息,如类型、题材等基本信息,以及1500字以上的内容摘要、300字以上的思想内涵等内容,备案操作则由影片上线的视频网站完成。其中,所有网络大电影需要先进行规划备案,取得规划备案号后才可进行上线备案,两个备案的审核周期均为25个工作日。由于总共需要50个工作日进行审核,受此影响,将有部分网络大电影推迟上线。   

广电总局于2016年底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原创视听节目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通知》时,就已提出网络大电影在创作规划阶段需通过“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信息备案系统”进行备案,但当时的执行力度并不大,此次爱奇艺发布通知,则代表将会加大力度执行备案审查。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网络大电影的产量已经超过2000余部,市场规模则达到10亿元。业内预测,2017年网络大电影的产量将超过3000部,市场规模将达到3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网络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吸引各路资本相继布局,但因过去门槛较低,也让市场出现无序状态,泡沫和虚火也由此而生,通过加强监管提升门槛让市场进入有序发展状态,这一过程也势必会出现行业洗牌,一批低质作品或缺乏竞争力的公司将被淘汰。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看来,随着管控手段加强,网络大电影市场急需通过质量和品质推动发展,从过去的打擦边球转向内容生产以及质量的提升。

(来源:北京商报 2017年07月27日 卢扬 郑蕊)

行业激变、忘记过去,网络大电影要消失了?  

大望路飘HOME酒店一楼大厅里,偶有拿着简历的经纪人或演员们出现,最多时也不过三四个。匆忙入住的酒店客人可能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甚至不会多花上时间 看上一眼。   

这与曾经的喧嚣热闹形成鲜明对照——就在一年前的此时,大厅里的各种演职人员来来往往,普通客人都会因选角导演看中而被莫名其妙堵在走廊。   

那时候人们以一种朝圣的心态,看待这座连锁酒店里崛起的网络大电影的神话,但今天这个奇迹正在快速消解。由于近来数月网络大电影市场的下线风波与政策调整,飘HOME内的“不靠谱”剧组数量迅速减少、经纪人手中的简历常常捂热了也发不出去、演员的可选择范围也变得更小。   

对于网络大电影行业整体而言,伴随着过去一年政策更迭与产品升级带来的具体影响,这个曾经在不明晰的规则中匍匐前进的互联网内容品类,也已经开始面对更严峻的审查体系与市场考验。   

作为网生内容的一项重要补充,网络大电影在高速发展的三年时间内贡献了《四平青年》、《二龙湖浩哥》、《山炮进城》等爆款作品,也因成本低、题材受限程度小,一度被称为中国B级片的孵化基地。

三年之后,伴随互联网环境的几度更迭,网络大电影的人口红利被提前打破,制作规格也被平台重新定义。“其实从去年开始,我们的自审已经是非常的严格和严谨了。”爱奇艺网络电影开发中心总经理窦黎黎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当《二龙湖浩哥》、《四平青年》等系列网大因政策红线调整下线、300多部网络大电影因“制作或尺度问题”而被平台踢出局,原有的上升路径便宣告此路不通。“精品化”是一项行业共识,却也在推进上依然面临可预见的困难。   

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整个行业或许还未成熟到可以应对这些风险。“在一个市场的成长过程中间,试错永远是不可避免的。”奇树有鱼联合创始人刘朝晖告诉《三声》(ID:tosansheng),“这个市场在早期有很多不是很成熟的地方,还是有很多陷阱。”   

没落的飘HOME与“B级片”   

飘HOME的变化是这个故事的一个缩影。   

刚过中午的飘HOME酒店显得有些冷清。“靠谱的剧组已经不来这边了。”一位为旗下艺人物色项目的经纪人告诉《三声》(ID:tosansheng),虽然门口还张贴有有一些剧组的招募广告,但现在更好的剧组和项目都迁移去了星城国际等其它酒店。她抱着侥幸心理在一楼搜寻了1个多小时,但“还是没找到合适的”。   

如同被推翻的多米诺骨牌,整个行业发生变化的同时,飘HOME也无法独善其身。作为曾经生产链上最重要的人才供给基地,伴随网络大电影可见的数量减少和规格提高,飘HOME也变得门可罗雀。   

更大的背景是整个网络大电影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所发生的根本改变。从人声鼎沸到门前冷落车马稀,飘HOME就像一条明晰的轨迹,完整记录了网络大电影这一年所发生的调整与变化。   

把时间倒退回今年上半年。3月1日,《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宣告“未来网络大电影与院线电影审查标准将统一”;6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网络视频在节目创作和生产上要弘扬正气,紧紧围绕价值观、绝不能制造低俗噱头,自觉远离低级趣味,坚决摒弃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和无节操的垃圾。   

7月25日,爱奇艺再次宣布政策调整,经过与院线统一标准与几次下线,网络大电影最新的变化是需要进行备案“双审”。在爱奇艺网络大电影的微信公号里,7月25日发布的最近消息显示,网络大电影如果不通过两次备案,将无法在视频网站上线。其中两次备案分为规划备案和上线备案。两次备案的审核周期至少50天,受此影响,将有部分网络大电影推迟上线。   

小道消息称这次涉及的影片影响范围可能超过150部。此前经历过两轮政策调整,爱奇艺的公开数据中包含376部网络大电影未能上线,以及可查实的有60多部网大被从平台下线,其中既包括一些小成本制作,也包括《四平青年》、《二龙湖浩哥》、《超能太监》这样已经成名的系列。   

这样的变化也体现在飘HOME的每个角落。广告牌上曾经贴满了网络大电影的招募广告。但这种盛况现在已经被零零散散的院线电影、网络剧所代替。走进酒店一楼的走廊,会发现十间房只有两到三间贴有剧组名称,四个剧组可能挤在一个房间选角,也有敞开的客房大门与无所事事的剧组成员,正在烦躁地甩着键盘与鼠标。   

唯一热闹的是一楼尽头的两个房间。一部是都市爱情喜剧,另一部是一部网大的系列续作。这样安全稳定的题材受到欢迎,其中一部名为《德扑风云2》的作品还打出了“院线电影”的标签。而在招募广告上,《德扑风云2》号称将在北京和澳门两地取景拍摄。“其实我是告诉大家,它是有这个资质上院线的。”网大导演张涛告诉《三声》(ID:tosansheng),这样做更多是为了令保证某种安全感,告诉大家这部片子在质量上“没有任何问题”。   

网络大电影此前与院线电影存在本质区别,就得益于互联网提供的相对宽松的审查环境和创作空间。这种建立在模糊地带的优势为网络大电影提供了可供选择尝试的题材范围、创作垂直化和较低的成本预算,也令网络大电影市场早期呈现出与欧美B级片相似的发展逻辑。   

但随着互联网审查环境的严苛、以及网络大电影一直挥之不去的粗制滥造感,更多网络大电影的从业人员也选择了另一种更安全的竞争策略。2012年上线《四平青年》后,四平青年传媒成为网络大电影的一张名片。作家王小山曾评价其“融合了昆丁、盖里·奇、周星驰特色,充满了捣鼓精神”。但由于政策变化,两部系列作品已经永久下线,四平青年传媒也在给《三声》(ID:tosansheng)的微信回复中强调,今后会制作“正能量”的内容。   

在平台方面,爱奇艺从去年就加大了自审力度,“比院线电影再严一点”。政策落地后,爱奇艺会直接警告网大创作团队,要求他们不要“乱拍”。   

这也意味着即使是已经成名的系列作品,在题材和类型仍将受到较大限制。题材的限制意味着某些普适化、已经获得过成功保证的作品更受市场鼓励和欢迎,而小众题材也将再度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   安全已经成为这批从业者的共同需求。从进入电梯那一刻,一个女演员就一直在不停地和对面语音聊天。剧组减少之后,网大演员的可选择范围就少了许多——过去在好几个房间来去穿梭的故事成为历史。“现在还挑什么角色啊?”她看起来心情不佳,没有停下来寻找合适角色的步伐,“有合适的就上。”   

网大的“单点突破”   

随着政策风险的迫在眉睫,“精品化”至少也已经成为某种战略需要。这种做法也体现在爱奇艺最近的作品产出上。   

在爱奇艺网络电影开发中心总经理窦黎黎的说法中,决定要做一部“精品网大”其实并不困难。“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探索一些新的类型,去树一些新的标杆。”窦黎黎告诉《三声》(ID:tosansheng)。

在窦黎黎日常办公的爱奇艺大厦六楼,网络大电影的审片部门也在这一层办公。这个部门从去年开始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除去向“危险的”制作团队发出红牌警告,在制作层面,爱奇艺也意识到由自己来主动推进“精品化”才是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由慈文和爱奇艺出品的《哀乐女子天团》就是这样一种方案的实际体现。产出过《花千骨》和《楚乔传》的慈文负责影片制作,爱奇艺参与影片投资与发行。故事以殡葬演出为包装,以此切入故事“青春、阳光、正能量”的内容主旨。   

整个故事的构思最早由慈文提交给爱奇艺,“从里面大概有四五个项目,抓着这一个项目出来”。双方关于故事的筹备达到半年,超过大部分网络大电影的前期筹备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爱奇艺的角色定位类似监制,“我们来把关,包括导演的选择,包括策划阶段,包括剧本的写作”。   

“精品化”也体现在对团队水平的把控,成熟的团队经验是这部网络大电影所看重的关键部分。“主创团队尽量用新人,网生内容受众还是以年轻人为主,我们希望以年轻人的角度去看;辅助部分、制片团队,我希望是成熟、有拍戏经验的。”慈文传媒新媒体运营总监、该片制片人朱晓艳透露,《哀乐女子天团》的核心制片团队同时也是成龙主演电影《机器之血》的制片团队,在院线电影方面已经有过成熟的制片经验。   

随着影片上线,该片也一度被称为评分最高的网大,在豆瓣电影上评分为7.0。窦黎黎将这部作品视为网大多种可能性的一次探索。“它本身有一些自身的亮点,包括年轻导演新的想法、新的思路、新的闯劲,还有题材立意本身的一个角度,是不太一样的。”   

爱奇艺的主动推动其实从去年就已经开始。除去《哀乐女子天团》外,爱奇艺去年还宣布与索尼合作拍摄《chosen》等系列网大,并将与“B级片之父”罗杰·科曼合作拍片。根据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此前向媒体介绍,《chosen》系列每部成本投入将超过千万。   

某种程度上,这种选择不只是规避风险上的自觉,也是过去三年网大市场的发展变化对爱奇艺思路影响的体现。   

网络大电影最早是爱奇艺针对付费内容的试水,在2014年后作为爱奇艺主推的一个正式品类对外推出。付费模式的初具雏形让爱奇艺选择以网络大电影作为突破口。在爱奇艺当时的推动下,网络大电影在接近两年时间里贡献出《二龙湖浩哥》、《山炮进城》等爆款作品,也让爱奇艺在2015年6月份的数据统计时获得了15%-20%的会员收入。   

根据爱奇艺今年公布的三年网络大电影票房数据,2014年全年分账top20总票房601.6万;2015年全网上线网大612部,全年分账Top20总票房5627.8万;而到了2016年,虽然全网上线网大达到2500部左右,爱奇艺分账top20总票房达1.98亿,票房增速放缓。进入2017年后,网络大电影上线数目也呈现较大波动。根据骨朵提供的数据,自3月份网大上线数目从2月份的151部回升至231部,此后几个月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事实上,随着网络大电影市场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这种以小博大的思路已经无法延续。窦黎黎告诉《三声》(ID:tosansheng),爱奇艺在2016年与导演王晶合作推出了网大《我的极品女神》,其实就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告诉我们的合作伙伴,网大里面你们其实是可以展开想象力的,是可以有明星和一线的这些导演来参与的。”   

视频网站的竞争一直是版权流量的竞争,由平台方直接参与的独家内容对于网络大电影也具有更多含义。一方面可以抬升行业的竞争门槛,另一方面,高规格的制作团队也意味着降低风险。   

对于爱奇艺来说,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场战争范围的局限性。网大的低成本制作无法吸引来更高规格的广告商加入,商业开发也不及头部网剧和网综具有可延续性。这也使得尽管网络大电影已经成长三年,但三年之后,除却爱奇艺之外的其余玩家仍处于观望状态。   

比翼新电影计划是由腾讯影业牵头的网络大电影产出计划,爱奇艺、二十世纪福斯、新片场等数家公司参与。爱奇艺负责该计划的网大作品发行。由于为腾讯影业主导,腾讯提供了该计划的导演和改编IP,但腾讯视频却不在这次合作的范围之列。   

比翼新电影计划的两部作品《无罪之城》、《双生灵探》已经上线爱奇艺。在腾讯的计划中,网大的实验性色彩更浓,因此选用的故事IP也多为二三线IP。“网大的形式让作品直接在新媒体上面对用户,这同风险更大、还有一层宣发阶段的院线电影,对于年轻创作者来讲,更有优势。”腾讯影业总经理陈洪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我们不是简单地进入到一个网大的市场,我们的诉求是对内容和创作人员进行一个长远的培育和孵化。”   

“精品化”至少标志着规模的缩减,意味着爱奇艺有更多余力去与竞争对手贴身肉搏;多条线并进也有助于实现爱奇艺CEO龚宇此前提出的“大苹果树商业模型”战略。而爱奇艺的态度也已经转化为有选择性的资源倾斜。   

在《哀乐女子天团》身上,爱奇艺负责该片的制作宣发,也动用了一部分头部资源。“我们跟慈文一起来做投资和宣传,上线以后,我们也是两家都用了自己很多的资源在推这个项目。”窦黎黎说。“如果说我们的平台永远都是像一开始网大那样的样子,我相信用户也不会有很大的黏性会喜欢这个平台。”

无法复制的发展路径   

被称为网大导演第一人的张涛点燃一根烟,正对面就是新公司的标识。在接受采访时,张涛的身份已经不仅仅是网大《道士出山》的导演,也包括造梦师影业的创始人。“往后拍片,可能你的制作费会越来越多,有公司它更专业化一点。”   

得益于早期网大上升带来的题材红利,张涛现在也重新明确了自己的创作倾向:现有的几部作品成本浮动在800万到1000万左右;价值导向必须明确,“包括《道士出山》,虽然是个灵异的故事,但是我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是在劝人向善,就是这个世上人生就有信仰的。一心向善。”   

网络大电影的出品公司在2016年6月已经达到843家、全网上线电影达到2000多部,爱奇艺去年一年则上线了1780部网络大电影,占比超过80%。作为目前最大的网大平台,爱奇艺的打法转换也已经明显影响到从业者心态。   

更明确的是市场发出了改变的信号。随着大批网大下线,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市场变化与行业洗牌,无论是明确创作主题还是彻底改换作品的价值观,这一批创作公司或个人要继续留在这个市场,就必须改造自身、适应变化。   

“网络大电影这个产业本身来讲,我们其实依赖平台,也依赖全社会。”奇树有鱼联合创始人刘朝晖告诉《三声》(ID:tosansheng)。鉴于网大目前的发展情况,这家网络大电影公司正在尝试与腾讯NOW直播合作,推广网大资源、和购买IP进行改编,“网大也需要从其他大的流量和更多的观众群里面去找到付费用户。”   

奇树有鱼在2015年成立,当时网络大电影还处于上升状态,奇树有鱼的入场被刘朝晖形容成“踩着窗口直接去了尾巴”。刘朝晖承认,这样一家以网络大电影为底盘的公司也需要克服更多变现和模式创新上的问题。“有些好内容其实是值得站外的人来看,怎么样把这些人用最低的成本导入到这里面来看,这是网大整个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与NOW直播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也会面对直播行业所处的困境,购买IP也需要应对可能存在的改编风险。尽管如此,刘朝晖仍然认为这些尝试具有一定价值,“在一个成长过程中间,试错永远是不可避免的,这个市场在早期有它很多不是很成熟的地方,还是有很多陷阱。”   

也有一部分公司把希望寄托在此前已经建立的商业壁垒上。映美传媒与光线传媒、中影等达成合作,负责后者电影项目的网络发行。CEO高锐的态度是与新玩家尽可能多地达成合作,“这个行业必须就是得靠合作达成的。”高锐也指出,这种优势互补型的合作将是“长期性”的。   

而目前的几次变化还没有见到成效。同时,在经历几轮政策调整后,“千万级网大”和“龙标网大”一度被寄托产品“精品化”的希望,但也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得到完全实现。   

由于政策所限,龙标获取意味着整个作品产出的周期需要拉长;同时网络大电影市场暂时对龙标还处于观望态度。高锐透露做龙标的话可能只是为了更好卖版权,而张涛则认为“其实这个事还是一种不自信的体现”。“他们可以去修改片子,补拍镜头,然后去拿龙标再上平台。”张涛提到这是目前一部分网大公司试图“自救”的表现,但他也称这种做法其实没有太大意义,因为龙标的审核标准不比平台政策更宽松,“不管是在哪备案,你就看你的片子里面有没有那几条不让你干的,有就肯定不行”。   

这也意味着如果需要获得安全,至少在创作者的角度,需要做出更多妥协与努力。   

站在这个关键节点,张涛现在的身份类似于前进方向上的指路牌。对于所有行业玩家而言,他的《道士出山》是一部标志性的成功作品,而现在看来,随着政策收紧、某些路线被限制、更安全的产品被鼓励,过去的成功路径可能永远无法被复制。张涛也在采访中强调一定要“忘记过去”。

“过去的事都过去了,你看我很少提之前拍的《阴阳先生》《道士出山》那点事,它都变成历史了。”张涛认为自己作为《道士出山》的导演,有责任用自己的经验给其它同行提个建议,“(现在)导向肯定要好,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你无意识之间的。你不能让别人看完你的片子之后有负能量。这个很重要。”

(来源:新浪网 2017-08-07  作者:黄云腾)

【数据分析】

在网络上发行、时长超过60分钟、符合电影叙事规律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付费点播模式分账的电影——2014年,“网络大电影”的概念和标准由爱奇艺提出。此后,简称“网大”的网络电影迎来爆发式的发展。

从2014年概念被提出、各大视频网站纷纷进驻市场至今的三年间,“网大”经历了从起步到爆发的快速成长过程。2013年,全网“网大”数量仅为39部;2016年影片数量飙升,截至11月底达3303部。市场迅速爆发、资本狂热逐利,随之而来的却是因野蛮生长而产生的诸多问题,“网大”市场不得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在这几年里,我们发现网络大电影并没有按照人们设想的那样,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能动的反作用,反而是在电影市场“大蛋糕”的刺激之下,作了不好的示范。点开网络视频网站,各种所谓的网络“大片”充斥着整个屏幕,而且绝大多数的网络电影粗制滥造、东拼西凑,影片内容也无质量可言;可纵然口碑差、评分低,但是点击率却出奇的高,轻轻松松就获得很大的经济上的利益;显然,在低投入、小制作、高回报的诱惑下,网络电影丢失了该有的“匠心”。但是,即便是区别于传统院线电影,更崇尚追求个性的“网大”,也仍属艺术作品范畴,任何试图冲击道德底线和社会主流价值的行为都会受到观众抵制,被市场抛弃,受到相关政策法规惩治。网络电影要想继续发展,要想有所突破,唯有坚持“以质取胜”才是硬道理 。

当前,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加大网络电影的监管力度,各视频网站也开始严格把控自我审查,相继提出审片标准和价值观说明,只有树立“以多出精品”为目标的网络电影,才能在当下网络电影市场因迅速膨胀而步入瓶颈期的时候,用“走精品化路线”净化市场,重新树立大众对网络电影的信心。

【资料来源】 文化大数据
打印】 【收藏】 【关闭


京ICP备06023340号  版权所有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