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回顾】
互联网漫画用户规模预计超7000万
因互联网持续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使得文化产业也在不断改变来适应互联网时代。据艾瑞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互联网漫画用户规模预计超过7000万人,且未来还将保持增长趋势。但在持续增长的背后,优质互联网漫画内容仍较为稀缺,成为产业发展的短板。
互联网漫画用户是指最近半年内,每周至少在网上看过一次漫画的用户,含日漫、国漫、韩漫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漫画用户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并已从2013年的2257.6万人增长至2015年的4014.6万人,今年则预计较上年同比增长76.2%,达到7074.7万人,而明年则有望达到近亿人,实现9725.3万人的规模。
在互联网兴起前,我国漫画行业的内容渠道以传统漫画杂志为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用户逐渐从线下向线上迁徙,推动了互联网漫画平台的发展。且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互联网漫画平台的用户更广泛,覆盖高中生、大学生和上班族,同时与传统漫画杂志因受到版面限制不同,互联网漫画平台可容纳更多作品,题材类型也更加多样,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此外,随着泛娱乐热度居高不下,漫画也成为影视、游戏等公司争相改编的内容之一,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北京市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认为,优质内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需要有优质的内容作品来推动产业实现良性发展,激发更大的内容价值。
(以上来源:北京商报 卢扬 郑蕊 2016-12-02)
互联网漫画燃生机 变现聚焦四大商业模式
动漫产业正在不断变革以适应互联网发展。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动漫用户规模保持增长趋势,已从2013年的2257.6万人增长至今年的7074.7万人,而明年则有望达到近亿人。用户逐渐从线下向线上迁徙,推动了互联网漫画平台的发展,业内人士表示,优质内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需要有优质的内容作品来推动产业实现良性发展、激发更大的内容价值。
互联网漫画燃生机
艾瑞咨询新近发布的《2016年中国漫画行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计,2016年我国互联网漫画用户规模超过7000万人,2017年将有望达到近亿人。互联网兴起前,我国漫画行业的内容渠道以传统漫画杂志为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漫画平台的用户剧增,覆盖面更广。与传统漫画杂志受到版面限制不同,互联网漫画平台可容纳更多作品,题材类型也更加多样,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近年来国内文化消费和内容消费市场迅速发展,动画在互联网文创娱乐产业中的占比也稳步提升,包括投资环境。《报告》显示,2015年动漫产业投融资活跃,其中动漫内容领域最为抢手,从2014年有记录的仅31笔投资,激增到2015的年71笔。
此前发布《2016年中国原创动漫大数据报告》则指出,虽然目前中国原创动漫产业的开发模式尚未固定,但具有中国原创动漫产业特色的生态圈已基本成型,不仅吸取了已成熟的日本动漫以及美国动漫的开发模式,同时根据自身特色研发出了混合开发模式。其中,以《秦时明月》为代表的全龄化动漫模式,从漫画、电影、漫画延伸到电视剧、手游页游、周边衍生品等全产业链,学习美漫的发展模式,即重要公司参与产业各链条,形成了良好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互联网+”深凿变革之路
从纸质漫画的落寞到互联网动漫的兴起,传统漫画唯有转型、变革才能扭转局势。
其一,政策护航网络作品正版化进程。从2005年至今,国家积极打压互联网盗版现象,保护正版产品的正当权益,积极维护互联网创作环境。国内企业积极引进海外漫画作品、扶持国产漫画的同时,也全力打压盗版,激发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其二,移动社交趋势下,手机用户比重最大,带动互联网漫画兴起。传统漫画杂志发展数十年,形成了一定的用户群,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纸质漫画的弊端也日益凸显。用户从线下向线上的迁徙,推动了互联网漫画平台的发展,受宠于移动设备的条漫取代四格漫画的呼声由之见涨。
其三,泛娱乐大势,平台加速开荒。2015年至今,互联网漫画平台日益增多,这主要归因于今年兴起的泛娱乐势头。漫画内容隶属IP源头,内容较为稀缺,市场机会大,各类企业争相进军互联网漫画,实际也是看中了IP价值,有利于泛娱乐战略的衍生布局。
其四,用户横跨80后至00后,发展前景巨大。受从小的阅读习惯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传统的80后和新兴的95后/00后,行为习惯不同,兴趣趋向不同,给了不同画风的互联网漫画以更大的发展空间。
除了上述优势,还需看到互联网漫画发展面临的问题。譬如,国内漫画行业起步晚,发行也存在一定的乱象,优质的漫画内容较为稀缺,盗版侵权顽疾难除。未来,精品内容创作是重点。随着行业的日益成熟,优质内容逐渐浮出,为文化产业输出更多优质的IP,推动用户付费和IP商业化日益成熟。
变现聚焦四大商业模式
新浪、腾讯、盛大等大型互联网企业以及有妖气、漫神网等垂直漫画平台皆大举进军在线漫画阅读业务。同时,传统漫画杂志也积极布局在线平台,迎合市场趋势。
目前,用户付费、虚拟增值服务、广告以及IP运作是互联网漫画的四大变现路径。在众多文化产业内容中,文学和漫画属于IP源头,为影视、游戏、动画以及周边衍生提供源头的内容支持,而漫画的内容直观、参考性大,更易于改编。
现阶段,各平台积极探索用户付费模式,为内容创作提供正向的激励。但平台布局IP商业化,还需要依靠优质的漫画内容不断积累沉淀,方能实现大规模发展。
相对而言,虚拟增值服务和漫画广告的市场规模较小。且国内漫画内容在质量和丰富度上,都有待不断提高,现阶段还难以吸引用户为漫画内容买单。优秀漫画IP改编成动画、影视、游戏,或出版成书、推出周边产品,才能创造价值。
艾瑞分析认为,在漫画IP商业化进程中,需要很好地结合文化产品的特点及用户群体,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改编。随着二次元文化愈发风靡,动漫IP已然成为中国文创产业的大热点。业内人士也表示,于中国原创动漫产业而言,或许尚未抵达最好的时代,但最好的阶段正在到来。
(以上来源:新浪动漫 责任编辑 2016-12-09)
漫画业版权“蛋糕”怎么分
近日,国内知名漫画家夏达公开发表一篇名为《就到这里吧,我受够了》的头条文章,宣布不再与已合作10年、有着“中国漫画梦之队”之称的夏天岛动漫公司续约,并控诉该公司通过签订不平等合约压榨作者等种种行径。
其实,这已经不是漫画作者第一次“叫屈”了。随着漫画业从纸媒直接跃升至互联网时代,漫画所包含的影视改编权、电子版权、动画改编权、游戏改编权等版权利益水涨船高。同时,漫画业遵循的仍是旧的分配制度。版权“蛋糕”怎么分?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漫画行业而言,变革才刚刚开始。
漫画作者用脚投票
首先说说这次事件的两个主人公。夏达是国内影响力和吸金能力都很强的漫画家,此前签约夏天岛漫画经纪公司,代表作有中国风浓郁的《子不语》和《长歌行》等,近年来以超百万的版税收入屡登中国漫画作家富豪榜。
不过,夏达对此却在微博长文中披露,签约10年来,她没有从夏天岛拿到过一分钱的聘雇工资和签约金以及股权或任何形式的其他额外分成,所有收入都来自于作品刊载平台给的稿费、版税以及作品授权金,而且这些钱夏天岛公司都会抽走一部分。
夏达矛头所指的夏天岛公司,创始人是有着“中国内地漫画第一人”之称的姚非拉。早在20多年前,他就开始发表自己创作的漫画《梦里人》,随后这部漫画被中央电视台改编为电视动画片,开创了中国漫画改编动画的先河。随后,他成立了夏天工作室,网罗了夏达、猪乐桃、喵呜、于彦舒等一批优秀的年轻漫画家,每年产出大量优质作品,被动漫迷们誉为“中国漫画梦之队”。就在今年8月,夏天岛公司获得2500万元的融资,市场对其估值为5亿元。
然而近年来,该公司旗下的签约作者猪乐桃、于彦舒、邓秋婷、姜晓晨等接连出走,原因不尽相同。按照邓秋婷的说法,她和该公司签约后,自己负责创作,夏天岛负责版权经纪,双方五五开分成。合约同时规定,作者在签约期间所创作的漫画版权也归属公司。
在漫画业还属于纸媒时代的几年前,作者们对这样的条款并没有多少疑虑。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扶持与社会资金的发展紧密结合,中国原创动漫迎来黄金时代,漫画所包含的影视改编权、电子版权、动画改编权、游戏改编权等版权利益水涨船高,作为核心群体的作者更是大受资本追捧。而像夏天岛这样的漫画经纪公司仍然执行老的利益分配制度,作者们自然纷纷选择用脚投票,遵循市场规律了。
构建产业生态圈路还长
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文化消费和内容消费市场迅速发展。此前发布的《中国原创动漫大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泛二次元(即漫画)用户预计达到2亿人。得益于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在2016年有望实现30%的增长。原创动漫产业正在形成以内容创作、维度延展、商业变现、发展助力为四大核心内容的产业生态圈。
当然,对正在起步的中国动漫产业来说,要实现更多的商业变现,需要包括作者、经纪公司等各方的努力。在这种情势下,与其闹个两败俱伤,不如大家各退一步。
对于夏天岛这样的漫画经纪公司而言,既然漫画市场已经由纸媒时代向互联网时代急速转变,公司未来定位已经十分艰难,为什么不在公司股权和版权利益分配方面给予主动让步?而这方面像A4漫业、漫铠公司都已经先行一步。
对于夏达这样的知名漫画作者来说,既可以把漫画的经纪权委托给经纪公司,自己潜心创作,又可以选择“单飞”,将创作和营销一肩双挑。既然掌握了内容创作的核心环节,漫画作者就有权利做这样的选择。
那么,在各大互联网动漫平台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动漫产业的生态圈究竟该由谁来主导建立呢?有业内人士认为,由网络平台来直接购买和培育优秀作者及其作品、将作者与作品运营深度捆绑、让作者全程参与作品的商业化运作,应该才是中国动漫今后前进的方向。
不管怎么说,动漫产业如今的“蛋糕”很大,但是怎么分好是一个难题。对于局中各方来说,这个博弈过程应该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以上来源:凤凰网 责任编辑 2016-12-22)
【数据分析】
对于年轻人来说,想要找到一部完整的连载漫画绝非易事,如若想找到作品风格独特的漫画更是困难。而互联网漫画解决了用户寻找漫画不易的难题,让用户可以轻松实现漫画书籍的在线阅读,同时,又能体验到正版高清画质带来的强烈视觉感受。互联网漫画发展势头强劲,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内容为王在漫画业同样适用。漫画行业对创作者技能要求较高,导致了优秀的漫画家不多,因此生产优秀原创漫画内容仍十分重要。其次,漫画品牌和产品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漫画作品面临盗版,侵权等现象屡见不鲜,互联网漫画由于传播的便捷性使得这一问题更甚。因此,漫画团队应当运用技术手段防止盗版,政府相关部门则应加大版权保护的宣传和惩治力度。最后,创作者对漫画的商业价值认识不够深。大部分创作者并不将漫画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纯粹以个人兴趣为主,或潜心于创作而无暇顾及其他,因而缺乏对漫画作品的市场敏感度。因此,漫画创作者在创作的同时,应当主动参与到商业化运作的流程中,了解市场需求能够更好的激励创作者创作出优秀的漫画作品。
互联网漫画发展前景巨大。漫画作品形式非常适应用电脑浏览器的阅读方式,互联网扩大了漫画覆盖范围。与此同时,由于动画、电影、游戏、漫画作品的消费群匹配度较高,粉丝转化成本较低。因此,好的漫画IP,非常适合通过跨界改编而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漫画IP的变现能力开始在这一阶段得到爆发。除此之外,对漫画周边衍生品的开发和授权也将成为未来漫画产业发展主要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