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博物馆里的大运河
2024年01月15日
博物馆里的大运河
博物馆里的大运河

 

日前,位于首都副中心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馆,使我国又添一座展示运河文化及其演变历史的博物馆。本期以运河博物馆游为主题,通过游览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杭州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展示各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文物展品及其历史文化价值,讲述游览中的感受和启示。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诠释人与水、城与河的密切共生

舒琳

“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清代通政司副使王维珍乘船沿运河入京时曾赋诗感叹运河北首胜景。

今日,从北京城中驱车一路向东,经京通快速路进入通州区后不久,便远远看见那“一枝塔影”,之后沿北运河向东南行驶一小段路,途经西海子公园、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通州运河公园等,很快就到了新建成的“运河之舟”——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舒琳 摄

博物馆整体建筑由屋顶造型如“船”的共享大厅、屋顶似“帆”的展陈大楼和并行期间的休闲水街组成,恰是古运河图景中船、帆、水元素的艺术体现。“水街”一线依次设立的三艘铜制帆船,由外至内依次为漕运驳船、遮洋船、漕舫船,功用、尺寸、形制方面的逼真,不禁让人有穿越之感,仿佛昔日的“运河之舟”近在眼前。

“京华通惠 运河水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是该馆目前最重要的基本陈列,按历史时间顺序,分“江河道渠 水运初兴”“渠通幽州 多元融合”“辽金建都 漕运通济”“大都既定 一脉贯通”“京师繁会 帆樯络绎”“漕运转型 曲折探索”等8个单元,系统展示了大运河的开凿演变历程及大运河与北京的密切关系,通过千余件展品和“积水潭码头”“闸口”“不止运河——沉浸式体验”等场景再现,生动反映了运河沿线的历史风貌及人文价值和内涵。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还原的积水潭码头一景  舒琳 摄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隋代大规模开凿、疏浚运河,形成以都城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达明州(今宁波)的大运河体系,也逐渐将当时的北京同中原、江淮一带紧密联结起来。而随着朝代更迭政治中心的变化,漕运方向和路线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至元代定都燕京(今北京),元大都中轴线依水而定,皇城以太液池为中心,宫殿环水而建,这些规划设计深刻影响了此后北京的城市格局。

元朝一统南北后,都城物资需求日益庞大,为了便利南粮北运,忽必烈在郭守敬等水利专家的建议下将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东移取直”,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大大缩短了漕运进京的线路和时间。但由于京城地势较高,进京的漕船抵达通州后,只能先将漕粮等物资卸下,再通过陆运送至城内,颇费人力。为解决这最后几十公里的运输问题,忽必烈下令开凿通州至大都的河道,郭守敬经勘查后借地势高度从西北的昌平引水源至积水潭,然后经皇城东侧南流,至通州接白河,畅通了进京漕船直抵积水潭的河道。这一河道被忽必烈赐名“通惠河”,积水潭也自此响起拉帆的号子,成为日益繁华的码头。

在“辽金建都 漕运通济”展厅,展示的一方通州区出土的金代石宗璧墓志上刻有“以大定十七年四月四日,葬于通州潞县台头村之新茔”字样,这是第一次在北京地区发现“通州”字样的实物,与《元史·地理志》“金改通州,取漕运通济之义……以供京师”的记载,相互印证了通州是漕粮进京的重要枢纽和物资转运基地,此墓志也成为通州建置得名的重要证据。

金代石宗璧墓志(局部) 舒琳 摄

而在“大都既定 一脉贯通”展厅,出土于元大都遗址的“龙泉窑青釉贴花牡丹纹凤尾瓶”“广寒宫螺钿漆器残片”“景德镇窑青花龙纹碗”等诸多文物,正是当时人员和物资南北流动、南北方文化交融的物证,也从侧面反映了元代京杭大运河支撑下的强大漕运功能。

明朝修建紫禁城的大量工匠和材料也是经大运河水运而来。此次展出的一块清代铭文金砖,刻有“督造官江南苏州府知府魁元”“德记”等款识,此类御用金砖在明清两代均由皇家指定的苏州立窑高规格烧造,再顺着大运河解运至北京。如此说来,如果没有大运河的漕运,或许就没有如今的故宫。联系起元代都城因水而兴的种种,充分解释了“大运河漂来的北京城”之说。

运河沿线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都与水密切相连,沿岸人们的生活也始终与之相依相伴、密切共生。走进馆内的运河书屋翻到一本《大运河图志》,写到“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运河?”“不能单就运河自身谈运河,而要将它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观察它是怎么被需求,又是怎么发挥作用的。”这与此次展陈的宗旨达成默契。我想,这也适用于今天擦亮大运河文化品牌、做好新时代大运河的保护规划和向世界讲好大运河故事。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浓缩大运河历史的珍贵长卷

张莹莹

从古都洛阳的繁华街道步入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步入了千年前的历史长河。场馆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古城中轴线上,与著名的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相邻,这里曾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见证了当时的繁华与后世的变迁。

博物馆外观设计独特,融入了古典与现代元素,使人一眼便能感受到古运河的浓厚文化气息。馆内天花、墙壁上用平面、船型、波型三彩瓷片拼成的装饰画顶天立地,空间布局则遵循历史线索,分成多个主题展区,包括常设“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和“一粒米的漕运之旅”互动体验展以及其他临展。在三层的“城与运”沉浸式体验区,游客可登上“航船”体验一场运河之旅——从隋唐时期的繁荣景象,到明清时期的辉煌,再到近现代的变迁,这里几乎浓缩了大运河的全部历史。

在博物馆中漫步,仿佛置身于一部流动的历史长卷中。

参观过程中,我被展厅中一尊近一米高的隋代石狮所吸引。只见它双目圆睁,张口露齿,鼻孔外张,前肢伸直,五爪着地,后肢屈坐,呈现蹲坐状,整体看起来敦实稳重、健壮有力。其颈部浮雕有螺旋纹鬃毛,尾巴浮雕出松散的茸毛。这尊石狮出土于隋唐洛阳城宫城遗址内,是隋代皇宫建筑艺术审美的体现,弥足珍贵。

一级文物隋代石狮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供图

在一楼展厅,一级文物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备受游客瞩目。2013年9月,由于连日大雨致河水暴涨,使洛阳偃师首阳山义井村旁一水渠出现垮塌,渠水将附近农田冲出一条宽10多米、深约4米的大沟,之后当地村民在此处发现了这具船体残骸。经考古专家鉴定确认,这里曾是隋唐大运河的洛阳内河故道,此处发掘出土的古沉船,为洛阳历年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后被命名为“洛阳运河一号”。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副馆长曹琥介绍,该船出土时,船体长约20.14米,首尾较窄,宽度分别为1.2米和1.48米,中部宽度为3.48米,残存最高处1.42米左右,船身最大高度1.08米。它由13个船舱组成,在船的首尾设有生活仓,中部设有货仓,船中和船首设置有双桅,为人力和风力共用的小型内河客货两用运输船。根据碳14初步测定,这艘船应属明清时期。沉船所处的位置正是隋唐大运河的漕渠故道,同时也与汉魏洛阳城阳渠故道有所重合,充分证明了洛阳汉唐漕运体系历经千年而不衰。

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供图

站在二级文物含嘉仓刻铭砖(19号窖)前,我思绪良久。含嘉仓19号窖刻铭砖为方形,正面阴刻铭文10行110多字,根据铭文可知含嘉仓19号窖的粮食在长寿元年(692年)来自河北邢州,数量为七千五百石九斗八升等。根据文献记载:“凡凿窖置屋,皆铭砖为庾斛之数,与其年月日,受领粟官吏姓名。”此铭砖的发现,有力证实了文献所讲,对于研究唐代含嘉仓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此外,馆内还有大量瓷器、铜器、书画等珍贵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些文物面前,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大运河见证了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不仅丰富了洛阳的文化内涵,也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感受大运河文化的平台。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深刻体会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而博物馆中的现代展示手段,充分让人们见识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希望更多人能够走进这座博物馆,感受大运河文化的魅力。当我们置身于这些文物之中时,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寻和缅怀,更萌生出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热爱。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讲述桨声灯影里的聊城故事

孙丛丛

山东聊城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城市。在运河畅通的年代,聊城是商贸发达的码头城市,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府之肘腋,江北一都会”。聊城段运河的开凿始于元代。据《元史·世祖纪》记载,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魏博之渠,通江淮之运,古所未有,诏赐名会通河。会通河贯穿聊城腹地,连接南北交通命脉,为这座城市输送了数百年的繁华。

如今,在聊城东昌湖畔,坐落着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它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陈列等功能于一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和反映了运河的历史变迁及沿岸风土民情。2023年1月,该馆经改造提升后重新开放,其常设展陈“大运风华——运河文化陈列”,由历史变迁、水工科技、制度管理、城镇经济、运河风情、现当代运河6部分组成,展出文物400余件。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游览,古邗沟、鸿沟、灵渠等早期史料、图片映入眼帘,隋唐、宋金元、明清历代开凿运河、治理运河的壮举让人印象深刻。而通过场景复原或文物陈列等,在政治、军事功能外,开掘运河的经济、文化价值也得以清晰展现,观众可以从历代变迁中更深入地了解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在水工科技展厅,一幅长10余米、高约2米的《京杭运河纵剖面图》描绘了各河段的情况,其最高处位于山东济宁南旺,最低处在淮扬运河段。据介绍,明洪武年间,黄河决口常致会通河淤积。后来,朝廷采用民间水利专家白英的建议,在汶水筑戴村坝,引汶济运,形成“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水工奇观。而在运河聊城段,最高水位落差达27.9米,为控制水流方向设置了多处船闸,因此这段运河又被称为“闸河”。展厅通过船闸模型演示了船只“梯次过闸法”的通行原理,高超的水工科技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将漕船展示与高科光影相结合  孙丛丛 摄

大运河的漕运历史悠久。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内既复现了北河工部都水分司等运河事务管理机构,还以微缩景观展示了漕粮征收押运交仓的场景。此外,馆内陈列了一件单体最大的展品——元代漕船,它是根据史料记载的航船规模和发掘残船的形状进行复原的。2002年,这艘元代漕船出土于会通河聊城城区闸口北50米处,残船长17.5米、宽约4米,其底部缝隙里还发现了钉螺,成为曾经南航北运的有力佐证。

除大量的南粮北运外,漕运的物资还包括金银铜铁、砖瓦木料、绫罗绸缎等。明清时期,随着南北交流不断加强,沿运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适应市民趣味的小说、戏剧等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博物馆展厅,利用全息影像技术打造的数字国画《东昌盛景图》,生动呈现了聊城光岳楼、山陕会馆等文化地标,再现了这座“江北都会”行栈林立、商号遍布的繁荣景象。临清的贡砖、扬州的漆器、无锡的泥人……博物馆里展陈的大运河沿线城市工艺品琳琅满目,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生动注解。而在聊城日渐兴起的众多手工业门类中,最有影响的就是临清贡砖。明代曾在临清设“工部营缮分司”督烧贡砖,数百座砖窑分布在长六七十里的运河沿岸,烧制好的临清砖装漕船北上,直抵京师,场面蔚为壮观。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内展陈的临清贡砖  孙丛丛  摄

从历史光影里的物阜民丰,到现实图景中的文脉传承……博物馆里的运河故事生生不息。如今,聊城正逐步擦亮“江北水城 两河明珠”这张鲜亮的文旅名片,活化文化遗产,焕新城市风貌,让大运河“流动的文化”再谱时代新篇。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让运河文化添彩美好生活

王炜

悠悠运河跨越千里,历经千年,沿着历史的脉络无声流淌而来。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运河三湾湿地公园西北侧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是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兼顾旅游休闲与对外交流功能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之一,于2021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运用传统与现代展示手段,以多样化的形式,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展现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技面貌,满足观众多样的观展需求。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筑外观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供图

以“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为展览总体定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运河上的舟楫”“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3个常设展、“世界知名运河与运河城市”“运河湿地寻趣”等6个专题展、“河之恋”数字化沉浸式展览等,展览展示设计突出沉浸式、互动性,给参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博物馆珍藏的文物数量众多、独具特色,既有全国性的,又有具江苏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同时,历朝历代均有珍品佳作,且品类丰富,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织绣、书画、印玺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

馆内最大的文物,当属“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厅中的老汴河剖面。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支持下,这段长25.7米、高8米的开封州桥遗址古汴河河道剖面被搬进展厅,占据了一面大墙,极为震撼,成为目前国内揭取的体量最大的土遗址剖面。河道剖面上的一条条线,勾勒出自隋唐至明清的地层;每一个朝代,老汴河的河面宽度,甚至淤积场景也都保留在上面。粗糙的颗粒之下包裹的,是一部运河河道的变迁史。汴河,亦称汴渠,开凿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元明时期逐渐衰落。与汴河一同深藏于黄沙之下的,还有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沧桑与文化积淀。汴河剖面的完整呈现,将一部大运河的历史教科书镌刻在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巍巍高墙之上。

“开封州桥遗址汴河剖面”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供图

馆内展示的一幅长135米、高3米的长卷《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是以江苏省书画家为主创成员、大运河沿线8个省(直辖市)15位书画家共同参与的艺术结晶,从时间、空间、人文、自然等多个维度,将诗、书、画、印和谐交融,以浪漫笔意诉说千年汩汩流淌的大运河故事。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一直比较火爆。有的观众来之前还认为,一个运河段专门做一个博物馆,有什么可以展示的?逛完才明白,围绕运河的修建历史、古代水利成就,运河流域的历史变迁、商业繁荣、风俗文化等,布置了满满十几个展馆,且配合有多项融入高科技的沉浸式体验。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了解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开凿演变过程,还可以通过馆内的历史场景设计及真实业态的再现,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运河故事加以串联,通过视觉、触觉、听觉体验,开启一场穿越时空之旅。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展运河千年流芳钱塘繁华

周传人

千百年来,大运河奔流不息,恰如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一往无前。杭州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南起点,古运河穿城而过,滋养了杭州百姓,孕育了“钱塘繁华”。在杭州市拱墅区,有一座始建于1631年的石拱桥,名为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拱宸桥东岸坐落着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建筑呈扇形环绕运河文化广场,以平坡结合和开放式格局将室内外景观融为一体,把河、桥、船、埠巧化为展品。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供图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2006年开馆,是最早系统展示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的博物馆,集展现运河特性、收藏运河文物、研究运河文化、展示运河综保等多种功能为一体。2023年,在充分吸收近年来大运河及博物馆展览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该馆展厅进行提升改造。同年9月,焕然一新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观众前来参观,尤其是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运河故事的重要窗口,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承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作出积极贡献。

走入博物馆序厅,两根立柱映入眼帘,柱底装饰着中国传统瑞兽趴蝮。这代表拱宸桥的桥柱,桥柱中间,一艘漕船正“扬帆起航”。船的后方,近100平方米的8K超高清大屏幕上循环播放《北行的运河漕船编队》,展示了漕船从杭州出发、一路北上直达北京的景象。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长叶艳萍表示,新展览体系包含了常设基本展“沟通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变迁与影响”,常设特展“因河而兴:大运河与杭州城的故事”,专题展“运河综保 杭州样板”和“千年运河 源正流清”,以及数字体验区“大运河数字驾驶舱”。

大运河的开凿维护是长期艰巨的工程,体现了古人的勇气与智慧。开凿维护大运河的重要目的便是漕运。展柜里陈列着一件清代苏州府官斛,是古代漕粮征收的用具。漕运过程中,粮食在粮仓、船只之间转运,需要进行数量核对。考虑到粮食受潮对重量影响较大,人们就用升、斗、斛等量具进行核对。这件官斛整体呈四棱台柱形,口大、底小,由木板制作,接缝处以铁皮包裹、铁钉固定。内部装满谷物便记作“一斛”,约合35.6公斤。“我们在展览中插入不少生动的小故事。如‘宋太宗考察汴河决口’‘唐德宗因解决漕粮难题喜极而泣’这两个故事就充分反映漕运的重要性。”该馆讲解员刘素丹介绍。

馆藏清代苏州府官斛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供图

在展出的600余件藏品中,馆藏清代《京杭运河漕运堪舆图卷》值得关注。该图卷长2608厘米,宽28厘米,描绘了北京至镇江这一段的大运河以及由长江转运到安庆航道的基本情况,细致表现了河道、湖泊、船闸、船只和沿岸风貌等。难得的是图卷还反映了漕运相关的“过斛”场景,为研究运河历史提供史料信息。

2006年举办“走读大运河”活动,2016年起,“运河拾贝”课程走进小学校园,2021年启动“家门口的运河故事”活动……多年来,该馆推动公众全方位感受大运河“流动的文化”。为满足青少年研学需求,该馆还策划“运河十二时辰运河十二人生”研学项目。

“让千年运河流动起来、深入人心。”叶艳萍表示,在文旅融合视角下,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中枢”,要创新服务理念,找准博物馆定位,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博物馆与旅游的双向赋能。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年1月13日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