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治理>>【国家文化公园40讲】第二十五讲:黄河文化的创造精神
2022年09月28日
【国家文化公园40讲】第二十五讲:黄河文化的创造精神
【国家文化公园40讲】第二十五讲:黄河文化的创造精神

 

《国家文化公园40讲》隆重开讲,通过对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蕴含的文化基因的深刻剖析,带您走进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纵横九万里的辽阔疆域,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之源,感受一个个天然博物馆的神奇和一个个生态画廊艺术魅力,领略远古的珍藏,文化的殿堂,体悟爱与善同在,美与生共存。 

第25讲

黄河文化的创造精神

宗璞在《黄河魂》这样描述黄河:“来到壶口,我一下子惊呆了。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仿佛把我给吞没了。放眼北望,只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撕咬着,昂首甩尾,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

1926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代田野考古学家、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李济先生踏入山西省夏县西阴村遗址,主持了一次具有开拓意义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一个半割的丝似的半个茧壳。这颗丝质茧壳长约1.36厘米,茧幅约1.04厘米,被锐利的刀刃割掉了一半,已部分腐蚀,但仍有光泽,而且茧壳的切割面极为平直。有关这半个蚕茧的报道很快飞过千山万水,远涉重洋,传到了世界各地。据考证,此茧属距今5500~6000年的仰韶文化。

关于桑蚕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有一天,嫘祖在一株桑树下搭灶烧水。她边向灶下添火,一边观望着桑树上白色的蚕虫在吐丝作茧,越看越出神。忽然,一阵大风吹过,一只蚕茧掉进了烧沸的水锅里。嫘祖赶紧用一根树枝去打捞蚕茧,谁知没有捞起蚕茧,却捞起了一根洁白透明的长丝线,而且越拉越长。嫘祖又用一根短树枝将丝线绕起来,绕成一团。嫘祖望着这一团洁白的丝线,忽然产生了用这种丝线纺织的念头。她动手一试,果然织成了块白白的丝绸。后来,嫘祖被后世祀为先蚕神,历朝历代都有王后嫔妃祭祀先蚕神的仪式。

2020年5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在“河洛古国”发现了国宝级的文物一中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这件艺术品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是一条正在吐丝的家蚕形象。它的做工十分精致,腹足、胸足、头部组合明晰,和现代的家蚕极为相似,同时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与蚕吐丝或即将吐丝时的造型高度契合。它与青台遗址等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一起,实证了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缫丝。这一发现为中华文明农桑并重这一重要特征找到了最早的源头。

2021年4月13日,双槐树遗址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1年10月18日,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1921年10月27日至12月1日,时任中国政府矿政顾问、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研究人员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与年轻的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一起,在中国中央政府、河南省政府及渑池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以磨制石器与彩陶为特征的史前文化,并将之命名为“仰韶文化”。

宁夏,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是沿黄河9省区中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说,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长期以来润泽着这里的沃土。自中卫市南长滩进入宁夏起,到石嘴山市麻黄沟出境止,黄河宁夏段全长397公里,这个长度几乎占到了黄河全长的1/14。虽然宁夏处在我国大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较远,受海洋水汽影响较小,属于半干旱区,降水量也只有200毫米。但是由于黄河流经的宁夏段土地平坦,黄河由西南向东北三收两放形成卫宁和银川两个平原,河水流经其中且流速缓慢,这为当地的灌溉农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2000多年来人们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造就了一片“塞上江南”。

自四万年前开始,就有人类开始在水洞沟繁衍生息。宁夏水洞沟遗址旅游区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西距银川市19公里,南距灵武市30公里,距河东机场11公里,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相接,是连接宁蒙的纽带,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被国家列为全国文物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水洞沟遗址记录了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历史见证,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四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1919年,比利时传教士肯特在途经水洞沟时,落脚在“张三小店”。肯特在水洞沟断崖上发现了一具犀牛头骨化石和一件经过人工打制的石英岩石片。在天津遇到法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并把自己在宁夏的发现告诉了桑志华。1923年6月,桑志华和著名学者德日进在结束对甘肃部分地区的考察之后来到水洞沟。在断崖边,发现了裸露在地表的哺乳动物化石。一场历时12天的考察发掘就此展开,总共发掘出了300多公斤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主要包括石核、刮削器、尖状器等旧石器。这一发现,推翻了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论断,揭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新篇章,水洞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前后经过六次考古发掘,在水洞沟出土了3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

从水洞沟到红山堡之间,有一条长约4公里的峡谷,明代这里成了长城“深沟高垒”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峡谷两侧悬崖上的一个个黑洞,就是著名的“藏兵洞”。所谓藏兵洞,是红山堡守军由地上转入地下,隐蔽军队,保护自己,伺机出击,或在空旷处设伏的场所。在我国的长城防御体系中,把长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防御系统,全国这是独一处。奇特的藏兵洞高出沟底10多米,蜿蜒曲折于悬壁之上,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路口颇多,左右盘旋,犹如迷宫久久不见尽头。洞内辟有居室、粮食储藏室、水井、灶台、兵器库、火药库、炮台、陷阱、暗器孔道等设施。如果说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地道战能让敌人胆战心惊、闻风丧胆,那么我们可以想象500多年前明代的边塞守军也是以同样的智慧和勇敢将侵略者挡在了长城之外。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携带16亿吨泥沙,其中有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老子道德经注碑全名为“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碑文是唐玄宗对道德经的释文,为文物之珍品。该碑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景区太极殿前神道东侧,立于唐天宝元年,即742年,碑高3.7米、宽1.2米、厚0.36米,碑首为半圆形,首身一石,碑身四面刻字,正反两面为正文,每面22行,满行51字,隶书字体,左右两侧为文人题咏。

唐玄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继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之后,他开创了开元盛世,他遵循老子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一生都在关注、研究、推广、宣传老子,他两次对《道德经》进行注释,又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皇帝的一个之最。第一次是在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皇帝50岁时,他总结前半生读老、拜老、研老心得,亲笔著下了《御注道德真经》一书。唐玄宗在为第一次御注写的序中指出:“每因清宴,辄叩玄关,随所意得,遂为笺注,岂成一家之说……今兹绝笔,是询于众……”意思是《道德经》的笺注是和大家交流的成果。

第二次是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他70岁时,又写下了《道德真经疏》一书。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国遭大难,贵胄重臣,闻风鼠窜;真源县(鹿邑古县名)县令张巡,一介文弱书生,七品微官,却率千余之众,扼敌要道,尽忠竭智,苦斗至死,用温热的血,写下了一曲名将赞歌。

值得强调的是,“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也是了解鹿邑县这个地方地质地貌的好教材。此碑建于唐朝,2002年以前,此碑在地面以上仅露碑头尺许,碑头大部、碑身、碑座都被埋入地下。当地百姓还以为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把它当作了磨刀石,磨去了不少,磨痕犹在。而此碑初建时应建在地上,也就是说,1300年来,太清宫这个地方,地面整体增高了整通唐碑的高度,即接近3.8米,这也是黄河冲积的结果。

风陵渡在山西省运城盆地西南端,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晋秦豫的交通要塞,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因唐代圣历元年在此置关,又称风陵津,是黄河南泄转而东流之地。

相传轩辕黄帝和蚩尤战于逐鹿之野,蚩尤作大雾,黄帝部落的将士顿时东西不辨,迷失四方,不能作战。这时候,黄帝的贤臣风后及时赶来,献上他制作的指南车,给大军指明方向,摆脱困境,终于战胜蚩尤。风后死后,埋葬在这里,后来建有风后陵。风后陵,在赵村东南,高二米余,周围30米,故称风陵关。据《帝王世纪》载:“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

当地至今还保留着匼河背冰的习俗。每年元宵节,风陵渡的男人们光着身子,赤着脚,只穿一个大红裤衩,背着冰块、磨盘,扛着铡刀,喊着号子,旁边还有人不断地往他们身上泼着冷水。背冰狂欢的奇俗,剽悍勇猛的精神,给人一种奇特的心灵震撼。

黄河在宁夏境内一改往日的汹涌,平静缓流,滋润两岸,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可以说自引黄灌溉起,宁夏两千多年的水利开发建设史就是一部流淌着的经济社会发展史。虽历经沧桑却从未中断,历代开凿的14条古渠,依然在惠泽着宁夏平原,滋润了这片土地的农业文明,也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2017年10月10日,在墨西哥城召开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执行大会上,宁夏引黄古灌区成功列入世界灌渠工程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我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产生了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认为,宁夏引黄古灌区具有独特的、创新的、科学的引水工程结构,是宁夏平原2200余年来农业发展的里程碑。

1958年,黄河流域第二座水利枢纽工程青铜峡拦河大坝开工建设。1960年,建设者在青铜峡黄河上修筑了一座高42.7米、长697米的拦河大坝,并同时建成了装机30.5万千瓦的中国第一座闸墩式水电站,形成了一座容量为600万立方米、回水5公里的峡谷形水库,形成了集发电、灌溉、防洪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作为“塞上江南发源地”,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七星渠等引黄古渠系由青铜峡而发,密织如网,贯穿了宁夏平原,滋润着沿岸的广阔大地。董必武曾题诗:“青铜峡扼黄河喉,约束水从峡底流。导引分渠资灌溉,下流千里保丰收。”

20世纪70年代,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一节诗词内容为毛泽东诗词《游泳》《登庐山》,该节阅读课文内容为《英雄战黄河塞上添明珠一记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该篇课文内容选自1974年9月17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发的新华社通讯稿,主要内容为宁夏各族人民在毛主席的指引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设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光辉事迹。

“我们伟大祖国的古老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源头奔腾而下,几经迂回,进入西北黄土高原,经兰州折向东北而去,在巍峨的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被青铜峡谷紧紧夹住。在这里,一座混凝土拦河大坝屹立在滚滚波涛之中,迫使湍急的河水按照人们的意志,进入一座座电站,发出强大的电流,泄向一条条渠道,灌溉着良田沃土……宁夏各族劳动人民喜看’塞上江南’添明珠,沙漠荒滩造银河,纵情欢呼……”在《人民日报》刊发该篇文章的前一天,也就是1974年9月16日,《宁夏日报》头版刊发新华社通讯《英雄战黄河塞上添明珠——记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青铜峡水利枢纽在新华社通讯中首次被誉为“塞上明珠”。高中语文课本将其收录其中,进一步提高了“塞上明珠青铜峡”的美誉度。

近年来,青铜峡市充分发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及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品牌价值,先后打造了黄河楼、黄河大峡谷、黄河坛、黄河生态园等景区,奏响因河而建、因水兴城的新篇章。

自秦汉开始,宁夏平原古代先民依黄河而生存、依黄河而发展,开渠引流,屯垦造田,因此有了农牧结合的独具西北特色的风光。1226年,成吉思汗率大军第6次征讨西夏,实行残忍的屠城政策,引黄灌溉渠道遭到彻底毁坏,呈现出“古渠淤坏,泥沙淤浅”“田野荒芜,生灵涂炭”的惨淡景象。1264年,忽必烈任命中书左丞张文谦出任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长官,并命诸路河渠提举郭守敬同行,具体负责宁夏治水复屯事宜。西夏灭亡37年后,郭守敬随张文谦来宁夏治水。他首先沿着黄河两岸踏勘,对宁夏平原地区正渠与支渠的数量、长度、溉田亩数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深入了解当地地势、水情、水利灌溉历史和治水、治淤的经验。提出“因旧谋新”意见,否定了另开新渠的主张,认为重点应放在修复疏通旧有渠道上。在宁夏屯田军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数年的辛勤劳动,共修复疏浚兴、灵、应理、鸣沙四州主干渠12条(含唐徕、汉延二渠)、支渠68条,使9万余顷土地恢复了灌溉。这次修复的沿河渠道坝闸,设计精细,质量坚固,直到明代中期还在继续使用。就是在当今,宁夏引黄灌区仍普遍采用坝闸节制水量的办法。郭守敬从兴筑水渠到建筑水坝和水闸的做法,是人类由储水到控水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也是人工灌溉史上的一个进步。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在中游的尾端,用她从黄土高原带来的黄土,形成了丰饶的洛阳盆地。至郑州桃花峪以下,地势进一步变得平坦,泥沙得以大量沉淀,在数千年不停的决堤、改道过程中,形成了幅员广阔的黄河冲积扇华北平原,亦即黄淮海大平原。这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孕育了中国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成为中国立国之根本。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之始。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被誉为“宇宙魔方”,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语出易经《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河,黄河。洛,洛水。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邃无穷。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河图最初的原型是一条白色旋转的龙,将银河画成白龙,围绕着中点运转,而这个中点是北极星。这幅图在后来演变成了一黑一白两条龙,逐渐成为今人熟悉的太极阴阳图。“洛书”之意,其实就是“脉络图”,是表述天地空间变化脉络的图案。洛书,它的内容表达实际上是空间的,包括整个水平空间、二维空间,以及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河图洛书和二十八星宿、黄道十二宫对照,它们有着密切联系。“河图”“洛书”凝结了古代先哲神秘的想象和超凡的智慧。至汉代,一些经学家用“河图洛书”解说《周易》和《尚书》,认为八卦和《周易》是伏羲和文王所演作,《洪范》九畴则是夏禹和箕子所为,二者皆出自天授,取法乎天,并进而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河图洛书”作为中国儒家经典之来源,蕴含着中国哲学最古老的原创思想和东方人高度的智慧。2014年11月11日,河图洛书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899年,一片甲骨惊天下,沉睡千年的甲骨文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作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汉字也为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2006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最近几十年来,我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且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汉字从黄帝时期的仓颉历经虞夏、殷商而写到了今天,这是世界上其他民族、国家不可比拟的,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出自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

南乐县地处黄河故道,仓颉陵所在的村落名为“史官村”,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这里是仓颉的故乡,村里人都认为自己是仓颉的后人。仓颉庙内现存两通旧碑,其中一通刻有宋朝名相寇准祭拜仓颉庙时拟写的楹联“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另一通为元代残碑,碑文称“仓颉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

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仓颉造字的地方叫“凤凰衔书台”。出自《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明一统志•人物上古》亦记载:“仓颉,南乐吴村人,生而齐圣,有四目,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乃轩辕黄帝之史官也。”

传说仓颉“双瞳四目”,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合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人要往北,说前面可以追到鹿群;一个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上野兽的脚印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某种东西呢?仓颉以“羊马蹄印”为源灵感,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字”。

仓颉造字只是传说,比如鲁迅就认为“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鲁迅•门外文谈》)。也就是说,汉字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许许多多的像仓颉这样的人慢慢丰富起来的,仓颉只不过在这些人当中比较重要、起的作用比较大而已。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走进了由文字记载的时代,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件大事,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28个兽蹄鸟迹石崖临摹拓片已成为稀世珍品,“仓颉造字传说”和“谷雨公祭仓颉典礼”已列入非遗名录,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仓颉陵向西约100公里处的安阳殷都区,坐落着商朝后期都城遗址——殷墟。120多年前,刻在龟壳、兽骨上的甲骨文就从这里出土。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因为这里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商灭国,遂成为废墟,后人便以“殷墟”名之。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的,又称“契文”或“殷契”等。最早被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们发现,当时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只当作包治百病的药材“龙骨”使用或贩卖,由于药铺老板拒收上面有刻画痕迹的龙骨,小屯村的农民就用小刀将上面的痕迹刮掉,以6文钱一斤的价格,将挖出的龙骨卖给药铺。于是许许多多的商代史料被磨成粉,当作药吃进肚里,这就是所谓的“人吞商史”后来,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看见上面刻着字,就觉得很奇怪,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把这些奇怪的图案画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

1900年7月,侵略军兵临城下,慈禧太后带领皇室人员仓皇出逃,王懿荣彻底失望了。他对家人说:“吾义不可苟生!”随即写了一首绝命词毅然服毒坠井而死,年方56岁。后来人们称这位最先发现甲骨文的人为“甲骨文之父”,在甲骨文发现90周年的1989年秋,在他的家乡山东烟台市福山区建成王懿荣纪念馆,以纪念他的功绩。

120多年来,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54600块。坐落在甲骨文故乡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国内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它依托数千件文物精华,系统诠释了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堪称“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文字归巢”,首任馆长冯其庸曾这样评价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设立。

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发展至今已有3000多年,形体不断简化,伴随着中华历史的演进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字形变化,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千年积淀,孕育出了灿烂多彩的汉字文化,甲骨文的出现比两河流域的钉头字晚了约2000年,但是汉字却是古典文字中唯一流传并使用至今的文字。并远播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形成包含30多种文字的汉字文化圈。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上延续至今仍为全球华人广泛使用的文字。汉字在当今世界上的各种文字系统中是绝无仅有的表意系统的文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

西周开国之初,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由此确立了道德在治国理念中的主导地位,这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到了春秋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这套制度瓦解了,世道大乱,史称“礼崩乐坏”。

《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周公旦“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这套礼乐制度,也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有序社会,影响了后世几千年。

张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认为世界万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现象都是“气”,即“太虚”,主张“理在气中”。因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弟子吕大忠、吕大均、吕大临创《吕氏乡约》,对后世影响很大。比如,《聚会》:“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会具酒食,所费率钱合当事者主之。遇聚会则书其善恶行赏罚。若有不便之事,共议更易。”

人文始祖伏羲、炎帝、黄帝都诞生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二里头文化、马家窑文化等,是华夏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黄河文化艺术灿若星河。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以及汉赋、唐诗、宋词、《史记》《资治通鉴》等汇集了黄河文史之大成,《周礼》《仪礼》《礼记》以及夏商周直至秦汉以后的典章制度,是我国礼制不断完善成熟的基础。

马克思曾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恩格斯也高度评价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的。”

中国头两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都诞生在黄河流域,一个是陕西的杨凌农高区,另一个就是山东的黄河三角洲农高区。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黄三角农高区”,成立于2015年10月,是我国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总面积350平方公里,以盐碱地综合利用为基本任务,在盐碱地特色种业、盐碱地生物农业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盐碱地“湿时泥泞、干时板结龟裂”,植物在盐碱地上不容易扎根生长。得益于农业科技的神奇之功,黄河三角洲农高区如今拥有了良田、良种、良法,昔日的荒地逐步变为沃土。黑小麦、藜麦、大豆、马铃薯等耐盐粮食作物和苜蓿、燕麦、甜高粱等耐盐牧草种植总面积达1.28万亩。其中,航天大豆试验品种的最高亩产已达850斤。

2021年10月21日上午,正在东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这里的黄河三角洲农高区,重点了解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种子和耕地问题,是总书记长期关注的重点。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种子是关键。在2020年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1961年,勘探人员在山东广饶境内的东营村,打下第8口深度基准井,胜利油田博物馆的文献上记载着8井出油瞬间的情形:3月5日,当(32120钻井队)钻至1194米中途起钻时,发现卡在牙轮钻头上的一颗油砂,有指头肚一般大小,太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辉。看不够,装进小瓶子,系上红绸子,着重地写上:字,发加急电报向上级报喜……

60 多年来,胜利油田人始终在为祖国采石油、献石油,但采油方式却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胜利油田被誉为“石油地质大观园”,地质构造极为复杂,断层密布,落差悬殊,像“一个盘子摔在地上、摔得粉碎、又被踢了一脚”。从注水把油“挤”出来、用化学剂把油“洗”出来,再到用二氧化碳把油“驱”出来,胜利油田的采油变迁史,就是一部创新发展史。

一个审读编辑说,《国家文化公园40讲》一书时效性非常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刚刚印发部署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通知,本书就及时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做了系统梳理,作者捕捉信息的能力非常强。

另一个审读编辑说,读到《国家文化公园40讲》中的长征文化,忍不住泪流满面,无论是鱼水情深的军民文化,还是肝胆相照的民族文化,随着作者的笔触娓娓道来,令人深深地感动。

还有一个审读编辑说,《国家文化公园40讲》 采用“讲”的形式,不落窠臼,避免了理论性太强、太乏味的弊端,拿起来能够吸引人读下去。

我们常说,编辑就是一本书的第一读者,《国家文化公园40讲》的编辑们如是说,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看它带给我们怎样的视角?

原著:周庆富     

监制:卢娟   

录制: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网络学院   

主播:紫怡    

制作:杨雪

来源: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网络学院 2022-09-28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