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电影市场再度开启“重映之门”。国内老片重映之路已历时十余年,每一年以各种名目重入观众眼球的电影络绎不绝。重映影片省去了高昂的制片成本,以较少的资金帮助影院维持一定的客流。重映影片近年来愈显活跃,给复工复产后的电影院“暖场”,《天堂电影院》等一批经典老片重现银幕,给观众以特别的心理慰藉。
怀旧是当下老片重映的制胜法宝之一,不论是《大话西游》里瞻顾500年的跨时空爱恋,抑或是《东邪西毒·终极版》提出“纪念张国荣”的口号,每当经典影片重出江湖,哪怕只是主题曲的前奏响起,都能让人高呼“时代的眼泪”,仿佛“最美的影片都定格在上世纪”。
走进影院重温老片,俨然已成为一次对过去的凝视。看过的电影如同人生旅途中的站点,回顾时可以检阅自己如何一程程穿越人生的喜怒哀乐。同样的内容语境,因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厚,品出了更多层次和深意。或许电影胶片会因岁月冲刷而褪色,但特殊的时间节点重新赋予经典佳作以意义,带给观众的悸动和震撼却不同。
并不是每一部重映老片都能正中观众下怀,换来理想的票房和掌声。近年来,电影重映市场反响两极分化,重映的《倩女幽魂》和《新龙门客栈》则相加不足1000万元,《甜蜜蜜》票房遭遇雪崩,数字意外停在1233万元。这也告诉人们,老片要说服观众走进电影院并不那么容易。当重温旧片可以在“云上”随时进行、“情怀”业已被过度透支的消费环境下,一切都隐含着不确定性。
制作精良、常看常新的经典老片“回炉再造”,一方面作为一个新的窗口,让Z世代观众能够在各类新片轰炸下有更多的选择,在大银幕上看见被时间和市场大浪淘洗过的优质作品;另一方面可以让具备艺术价值的优秀老片重见天日,重现其艺术性,这也是电影工作者所应承担起的责任。但经过时间洗礼后,影片内容还能承载历史厚重、在当下激起涟漪的作品尚属少数。
相比于某部影片的成败,电影重映市场目前的关键是调动起二次创造的热情,在人气难以聚拢的情况下,让观众对电影依然有热爱。通过新鲜的议题,重塑影片的观看价值,唤起市场的契合,是当下不少影院主打的策略。在老片的库存中找到与社会当下心态连接紧密的影片,挖掘出一些新的关注点或曾经被市场忽视的“遗珠”,在老片外壳包装下,探讨社会议题,不仅可以让观众产生认同和共情,能唤醒社会对某一话题的关注和讨论,还可以对不同时期人们的不同反应进行反思。
疫情反复下的电影市场仍处于非常时期,市场不振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无论是新瓶装旧酒的老片还是新片,让电影市场热闹起来,不能只靠情怀撑场,必须重视现实关照、倚仗内容质量、遵循市场规律,其中的门道值得电影从业者仔细咂摸。
作者:孔德淇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2年8月3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