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顾】

当朱广权遇到李佳琦,“文化人”直播带货更高级?
昨晚,央视段子手朱广权与直播一哥李佳琦同框,带来一场“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这对被称为“小朱配琦”的带货组合让网友们非常惊喜,两个多小时的直播,观看量破亿,热搜多次占位,为湖北带货超4000万元。
直播过程中,朱广权全程妙语连珠、金句不断。“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推荐什么大家都买走”“吃藕不容易变心,因为奇变偶(藕)不变”“先知先觉带动后知后觉,下单不知不觉”……这些押韵又高级的段子信手拈来,相比之下,李佳琦的口头禅“OMG!”“买它买它”势弱了不少。
“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脑袋空空的区别”“介绍货品方面,李佳琦干不过权叔”“文化水平底蕴不在一个层次上,李佳琦降低段位啊”……看着广权粉霸屏,佳琦粉自然心中不快,“佳琦一直在控场,走流程,很专业”,“李佳琦很会cue朱广权,让广权释放了自己”。双方粉丝为此掐起架来,纷纷为自家偶像争功劳。
其实,央视主播走下神坛带货,凭借深厚的文化涵养和超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让高端语言艺术接上地气成功吸粉,这样优秀的才华确实是现在网络主播不能企及的。他们的出现给直播带货开辟了一条新路子,让直播语言更加多样化、更加丰富,让我们意识到原来直播带货不止有“买它买它”的单刀直入、平铺直叙,还可以有阳春白雪、有诗词歌赋。
说到底,“出口成章”只是直播语言中的一种,不能说哪一种形式就更高级。正如不少网友表示“不要比较,都是优秀的人”“好佩服有文化的人,奈何买它买它太洗脑”“刷新了我对直播的认知。”此次,以朱广权和李佳琦为代表的两种舆论场的碰撞,也恰恰反映出了未来探索直播形式的更多可能。
当然,不管是何种形式,在全程高能爆笑之外,这一场公益直播目的最终还是为湖北带货服务。有央视段子手亲自下场带货,有人间唢呐的出人出力,有广大网友的全新支持,让更多网友关注到湖北企业、湖北产品上,为湖北奉献一份爱心,为湖北经济复苏贡献一份力量,帮助湖北地区尽快复工复产,帮助他们走出难关。
明天(8日),武汉也即将全面解封,物流运输即将全面复苏,可谓万事俱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为湖北胖三斤”,买它!
(以上来源:东方网,2020-04-07,玉玉)
实体书店培养“直播带货”“私域流量”新技能
进入4月,实体书店销售逐渐回暖,人流逐渐恢复。但“直播带货”“私域流量”等新技能也保留了下来。
疫情以来,“宅”字形容了多数人的生活状态,不少实体商铺经营困难,对于近几年一直受电商影响的实体书店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冲击之下,一些书店面临倒闭,一些仍在默默坚守。同时,也有越来越多书店人意识到,要“求变”。
3月9日,单向街书店、南京先锋书店、杭州晓风书屋等几家书店,与直播带货网红发起“保卫独立书店”直播计划。事实上,“直播带货”已经成为很多书店的选择。
在电商直播区,可以看到众多书店各类主题的书籍推介。如关于敦煌科普绘本的“带孩子足不出户游敦煌”、迪士尼系列童话的“童趣经典带娃不愁”、科幻主题的“未来世界的人类危机”、聚焦理财的“做疫情期间的守财奴”等。以上海钟书阁为例,据介绍,截至3月底,其各门店做了20多场直播,超过5万人观看。
然而关于直播效果,评述不一。沈阳“离河书店”老板在豆瓣上称“效果出奇的好!我的书店可以活下去了!”上海钟书阁总经理朱兵则表示,直播的转化率并不高。
朱兵介绍,与电商相比,实体书店在价格上始终处于劣势。“可以这么讲,我们即使再低的折扣,还是比线上贵。由于租金、人力等成本,我们做不到电商一样的低价。书店买书更多是一种情怀。”朱兵说,“读者到了店里,觉得这儿不错,愿意买本书,是愿意支持书店生存下去。可能读者看中了三本书,只在店里买一本书,这样已经不错了。”
不能拼价格,而是要打情怀牌,因此除了“直播带货”之外,“私域流量”如今成为行业内探讨的话题,如何建立与“一小撮人”的情感链接?“要维护好社群”“卖货不能一排一排卖,每个产品都得饱含深情。虽然很麻烦,但是很有效。”有店主说。
不同于一般的书店先开店再运营粉丝社群,“鲸字号”是先期积累了大量粉丝才决定开实体店。“我们既是插画主题书店,也是杂货铺”,“鲸字号”负责人张晔介绍,此前“鲸字号”已有大量合作的插画师,定期出版插画类书籍、艺术类报纸,在店内展示、销售,同时售卖相关文创产品。张晔认为,实体书店要有书籍售卖本身不挣钱的自觉,积极通过电商等其他渠道保持经营正常运转。
位于上海黄浦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书店“神兽之间”明确表示“不做童书”,且“不靠卖书挣钱”。“童书销售对于很多书店来说,贡献了重要利润,但可能会让我们的目标读者觉得,书店不够酷。”这家书店并不靠路边,创始人蒋巍介绍,其主要为周边两三公里范围内的白领提供服务。“我们针对经济、历史、生物、心理学等领域,开出‘进阶书单’。希望通过好书单获得口碑。”蒋巍介绍,书店提供借阅服务,且书籍售价与电商渠道等同。
不同于专业特色书店,在朱兵看来,“图书+”并不是实体书店经营的最好方式。朱兵介绍,目前与街道、学校、公司合作做文化配送,2019年共举办了150场线下活动。这些“场外销售”在疫情期间,也支撑了书店的销售。
(以上来源:新华网,2020-04-08,杜康、胡洁菲)
“直播热”是不是一阵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体零售、餐饮、旅游等行业面临严峻挑战。然而,直播电商的异军突起,成为商家从疫情中突围的“救命稻草”。通过直播,不少商家打开了新销路,同时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
不过,也有人提出疑问,伴随疫情兴起的这股直播电商热潮到底能持续多久?直播带货的形式到底是新风口,还是特殊时期下的昙花一现?让我们一起来看经济日报记者的调查——
有着“千年商都”美誉的广州,最近喊出了打造“直播电商之都”的愿景。
3月23日,广州出台《广州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要在3年内构建一批直播电商产业集聚区、孵化1000个网红品牌、培训10000名带货达人,成为全国著名的直播电商之都。擅饮“头啖汤”的广州,此次能否借力直播打开新经济大门?直播电商的热潮究竟能持续多久?
新模式打开新销路
3月30日晚8点,2020广州直播带货年盛大启动,淘宝、京东、抖音、拼多多、快手等主要直播平台首次联手同步直播,并针对广州商家出台年度最大优惠政策。各大平台纷纷捧出带货达人,分享成长经历,为“广货”直播代言,一时间吸粉无数。
疫情之下的广州,仿佛变身巨大的直播间。淘宝直播报告显示,2月以来,活跃在淘宝直播的广州人最多,“90后”占比最高。“2月以来,淘宝直播广州商户激增4倍。从商铺到工厂、从新锐品牌到老字号、从餐饮酒店到洗衣行当,广州全城掀起了淘宝直播热潮。”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发展部华南区总经理刘楠说。
广州的沙河商圈,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淘宝直播基地之一。曾为沙河市场档口老板的张磊,从档口主转型淘宝直播的成功经历在沙河市场颇有名气。去年下半年,他的淘宝直播步入正轨,他爱人开设的直播间如今带货能力可达一天两三万件,一场直播可达到200万元业绩。直播的红利让张磊转租了档口,专心做线上生意。
疫情发生后,沙河市场这类专业市场档口对直播的需求量大幅上升。近一个月来,每天都有很多人慕名找张磊取经。目前,广州已有超过100个专业市场开展直播。除此之外,拥有强大线下客源的购物商城在疫情期间也将目光投向直播,数十家广州的购物中心均已开启了淘宝直播。
过去,受限于品牌、商家和商城之间的合作模式,购物中心线上渠道一直难以开拓。如今,记者走访天河城、中华广场、凯德广场发现,不少手表、珠宝、服饰等商家都开通了淘宝直播间。一家护肤品牌透露,直播让销量同比飙升4倍。除了品牌的柜台直播,广州正佳广场还率先推出Himall淘宝直播基地,在人流稀少的时段里,直播不打烊,为广州市民开启了一场场“云逛街”。
不仅销售端,广州的生产端也刮起了直播风。在广州番禺区,仅火星一家直播机构3月份就在番禺一带上百个工厂开展直播。火星直播电商总监王平表示,旗下主播都被工厂“抢空”了,年前还十分热闹的主播房间现在已是空荡荡的,九成主播去了工厂展厅。
不仅如此,疫情之下,直播甚至成为广州各行各业启动复工的钥匙。中原地产的“90后”销售陈卓妍,2月中旬在家里架起手机,在淘宝直播间里卖起了房子,一次开播就吸引了数万人观看。据不完全统计,广州都湖国际、富力天海湾等超过30个房企项目都在淘宝直播“云卖房”。
近一个月,广东漫游国旅在淘宝和飞猪直播共计15场,总观看人次超160万,带着粉丝“云游”华山、博物馆。据统计,广州有超过100个商家在做“云旅行”,近100家特色餐饮也接入了直播。
广州老字号品牌也不甘落后。广州酒家、佳宝、致美斋等过半的老字号加入了淘宝直播序列,卖出了好成绩。皇上皇天猫旗舰店的广式腊肠3月成交额同比增长3倍,直播刷新纪录,一次卖出3.6万件腊肠。
直播带货已成趋势
“受疫情影响,传统商家向线上转型发展的意愿比任何时期都要强烈。”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林国强说。
那么问题来了,直播电商这个风口,能成为商家从疫情中突围的“救命稻草”吗?这股“风”到底能吹多久?让我们通过直播电商渗透率最高的服装业一窥究竟。
记者在中国10大服装批发市场之一的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发现,疫情前,该市场日均客流量可达数万人,年交易额均在20亿元以上。现在,虽然3月1日就已开门迎客,但该市场依然没有恢复人气。不少商家反映,由于暖冬造成冬装库存积压,疫情又让春装销售错过旺季、夏装上新面临不确定性,今年比往年要艰难许多。
这与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近日的一项调研结果相符,54.8%的受调查服装企业反映,由于实体门店销售停滞、订单延期违约而导致库存积压、流动资金紧张问题,70%的企业认为扩大产品销售是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线上组建了微信群直播上新,微信下单衣服就可以马上寄走。”白马服装市场一商家告诉记者,现在急需利用线上直播打开销路。记者在该市场看到,通过电商平台直播“云上新”,已成为破局的普遍作法。
但是,破局谈何容易。白马服装市场的中小微企业普遍反映,由于不具备电商专业人才和运作经验,担心运营成本问题,难以短时间内适应直播模式。对此,白马服装市场推出10条复工暖企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提供直播销售服务和培训服务。不仅白马市场官方直播平台对接网红为商户直播带货,白马云商学院也免费提供直播运营专项业务培训,帮助商户快速提升直播拓客能力。
同时,随着疫情在全球大流行,服装行业的外贸订单出现“砍单潮”。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卜晓强透露,目前服装行业有大约三至四成订单为外贸订单,受疫情影响,来自欧美、中东等地的外贸订单已遭到大规模取消。
“您喜欢这件衣服吗?”在白马服装市场对面的一个服装批发市场里,徐依正在店铺里用英语给毛里求斯的客户视频直播,边试衣边询问手机那一端客户的意见。徐依是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的翻译,她告诉记者,因为疫情,她对接的毛里求斯客户不能来广州选品取货,她只能自己上阵当主播。店铺老板娘汪火林在徐依一旁,时不时在直播过程中补充关于衣服的细节和价格。“目前,店铺主要靠徐依直播拿货维持经营。”汪火林说,她主要做出口外销和线下零售,外国客户来不了,到店人流又很少,她一度非常着急,多亏了徐依帮她直播拿货。
卜晓强表示,疫情对服装行业的冲击可能会延续到8月份,线上直播销售将成为常态化并形成新趋势。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已发生改变,服装企业应积极布局直播、小程序电商、社群营销等线上新零售,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直播电商爆发的深层原因是用户行为习惯的改变,这种爆发并不是暂时性的,而是阶段性的,代表着电商产业进入了新阶段。”广东财经大学智慧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姚志伟说。
电商平台不断创新
如今,直播已成为电商平台的新赛道。3月30日,阿里巴巴升级直播玩法——淘宝直播与菜鸟供应链筹备已久的“菜鸟仓直播”首次于广州公开亮相,卡姿兰、杰威尔、韩熙贞等品牌都参与了首场直播,一批网红主播尝鲜了这一新型带货模式。主播们身后的巨型货架,满满“立等可取”的既视感。“阿里巴巴菜鸟供应链将配合主播们完成组货、销量预测、仓储管理、配送等工作,为主播们插上‘供应链翅膀’,消费者最快一天能收到货。”刘楠说。
广州知名直播电商平台YY一件,疫情发生后为解商家线下停业闭店困境,迅速启动1亿元补贴方案,并手把手辅导商家玩转私域直播带货。YY一件直播平台副总经理陆芳介绍,该平台以独家技术推动直播连麦带货,将无货可播的主播与货品积压的货主双向打通,助双方生意不停、卖货照旧。“自《广州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后,我们信心大增,迅速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接下来,我们将深度搭建广州重点市场直播中心等业务布局,为广州各类批发市场、实体商超带去我们的经验。”陆芳说。
拼多多则借鉴广交会理念,打造了产业集群直播展厅。拼多多华南总监石秋菊介绍,拼多多在2019年下半年正式上线了直播功能,疫情期间,创造了“拼交会”,帮助各产业集群通过打造集体直播展厅的方式,建立大型线上展销会,让优质商品能够直连用户,帮助企业稳订单、促增长。
“抖音在直播电商领域作出了不少尝试,如抖音购物车、小店等。”抖音区域市场总监林洁介绍,疫情之下,不少商户在抖音平台开始直播带货尝试,带动销售效果明显。配合2020广州直播带货年活动,抖音开启了“抖音花城万店开播计划”,并面向广大商户开展首期“直播带货一起上——抖音专场云课堂”。未来,抖音将继续大力支持广州“云课堂”项目,为商户提供更多定制化课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广州率先大力发展直播,是接轨数字化基建的有力作为。未来如何助力本土直播市场发展,还需要更加深入探索,也需要具有良好电商口碑基础与成熟电商经验的直播平台强力参与。正如他所言,阿里、抖音、拼多多、YY一件、微信等各大电商平台竞相参与“千年商都”的这场直播盛宴,各自创新形式、出台优惠政策,以直播赋能传统商贸企业,实现双赢。
抢抓风口深度布局
直播电商的风口落在广州并非偶然。从最新数据看,在10大“淘宝直播之城”榜单上,广州位居第二,不仅广州的老板们使用淘宝直播最勤快,开播场次位居全国第一,而且广州市民玩直播也最在行,深度买家数量也是全国第一。
“广州拥有引领全国、辐射全球的644个专业批发市场,也有‘中国第一展’广交会,联通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网络,在发展直播电商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姚志伟分析,一方面,广州地处世界级制造业中心珠三角地区,拥有极强的货源优势;另一方面,浓厚的商业氛围催生了全国最庞大、最活跃的电商卖家群体,并诞生了YY直播、虎牙直播等国内领先的直播平台。
广州市政府抓住产业变革机会,从加强顶层设计、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商贸领域应用、构建人才支撑体系、营造发展良好氛围等方面提出16条扶持政策,打造直播电商之都。
为实现这一目标,广州要解决一系列制约直播电商产业发展的难题。首先,要开展行业整合。“电商本身就是跨行业、跨界的,直播电商人、货、场需要整合,所以要成立一个产业联盟,形成资源融合。同时,邀请专家学者和直播行业权威人士组建直播电商行业智库,加强顶层设计。”林国强说。
其次,要用直播电商提升传统行业。广州将推动直播电商与专业批发市场、电商扶贫、“夜经济”、传统商贸企业等融合发展,推动商家向线上转型,培育一批网红品牌、“网红老板娘”、网红旅游打卡点,引导住宿、餐饮、旅游、汽车、教育等企业开展直播电商业务,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新模式。
再次,要解决人才支撑体系问题。“直播电商是新行业,很多人看到它带来的机遇,但不知道具体怎么做才能带动销售。”林国强说,为此广州联合各大电商平台,开设“广州直播带货一起上”云课堂,为广大商家提供公益性培训。
2020广州直播带货年的启动就是一个开端。广州市政府期待以“政府+协会(联盟)+电商平台+主播(带货达人)+商家”的方式,实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吸引更多优质平台、企业、产品和带货达人参与,推动直播电商产业跨越式发展。
(以上来源:经济日报,2020-04-10,郑杨、庞彩霞)
【数据分析】
从各县长直播卖货、大佬罗永浩抖音带货,到近日的故宫直播、朱广权遇和李佳琦为武汉加油的“小朱配琦”带货组合,再到各大实体书店、出版社直播推荐书单、影视圈直播卖剧本,2020年,直播着实火了一把,受到各行业追捧,而受众对直播的效果褒贬不一。因此,网络直播不仅仅是简单的做加法,如何持续抓住受众注意力是关键。
“知识干货”成为直播脱颖而出的关键。疫情之下,直播大火,而观众更在意的是直播内容的创新,在休闲放松之余还能学到知识。比如近期央视主播朱广权+带货达人的李佳琦“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带货直播,朱广权开场就妙语连珠、金句不断,从唐诗、数学口诀、成语典故到当红明星,无一不用来带货湖北特产,整场直播充满中国历史文化和湖北特色,让李佳琦忍不住吐槽“听他说感觉是来上网课的”,网友们高呼,太长知识了。一边是央视主播式“文化解读”、一边是网红式“接地气”、“引潮流”解说,在跨界碰撞中,让观众印象深刻,整场直播累计观看次数1.22亿,累计卖出4014万元湖北商品,达到直播期望效果。同样是大V直播,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于4月1日在抖音平台上直播首秀,获得支付交易总额1.1亿元的好成绩;而4月8日支持湖北农产品的第二次带货直播,观看人次暴跌八成,预估销售额下跌70%。其实早在第一次直播中,就有观众表示看了几分钟就看不下去了,罗永浩也承认和其他主播相比,自己没有优势。第一场直播,更多打的是情怀牌、人设牌,第二场观众已不买账。由此可见,直播的内容大于形式,注重直播速度的同时更应注重质量,主播修炼好“内功”十分必要。
“私域流量”在直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播属于流量经济,流量越大,变现的可能性越高。“私域流量”变现是直播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平台直播中的粉丝流量,属于“公域流量”,难以直接触达用户,主要靠内容吸引用户;而“私域流量”是基于品牌搭建的社群,能够自主运营并直接触达用户。比如,3月9日,单向空间联合五家书店,在淘宝直播与网红主播薇娅共同发起的以“保卫独立书店”为主题的直播,观看人次近万,最终取得了超过50多万的销售业绩。从观看流量来说,此次直播流量并不高,但转化率较高,许多收看此次直播并且买书的,都是这些品牌书店老粉。相比于有形商品,图书这种精神产品,更适于打情怀牌,通过社群运营以实现“私域流量”变现。比如,上海“鲸字号”就是从公众号转变为线上平台进而衍生出来的线下独立书店。“鲸字号”先期以插画出版物积累了大量粉丝才开设实体店,并定期出版插画类书籍、艺术类报纸,在店内展示、销售,同时通过电商售卖相关文创产品,运营效果良好。在培养粉丝方面,故宫虽然没有建立“有形”社群,但实际上有中国历史文化这一情感纽带,十几亿人民都是它的“铁粉”,依托其品牌效应,早已“吸粉”海内外观众。比如,清明期间的故宫在各大平台的首场直播,仅人民日报平台上的观看人数就逾500万,其商品在各大平台转化率也很高。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