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顾】

珠江游复航 夜间游重启
入夜后的广州,迷人绚丽,珠江两岸,灯光璀璨。昨晚,因疫情停航52天后,珠江游船“财富号”载着市民游客代表,缓缓从大沙头码头驶出,历时50分钟圆满完成重启活动,吹响了全市文化旅游行业复工复产“集结号”。
开航首周,游客还可享受船票半价优惠,广东援鄂等医护人员可免费游珠江。据了解,此次珠江夜游的复航也意味着广州夜间旅游同时重启,在国内亦率先拉开夜游重启的帷幕,初期5家游轮公司10艘游轮将投入复航,未来还将根据市场反馈增加游轮数量。
登船人数不超过核载客位数40%
“请间隔一米排队,检测体温,出示健康码。”记者在现场看到,码头及船舶都严格落实了防控安全措施,市民游客分批有序上船。在游船上游客需全程佩戴口罩,错位就座。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将在安检口、检票口、乘客座椅、栏杆、扶手、卫生间等人员可直接接触部位增加消毒频次,码头内、船舶客舱内加强自然通风,关闭没有新风设施、自然通风条件和无法保证空气质量的室内船舱。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是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重新启动珠江夜游的,每个航班登船人数不超过船舶核载客位数40%。“游客市民可以登上游轮,出来透口气。”工作人员表示,珠江夜游复航后将按左右及前后间开桌子的方式进行售卖,非同行游客不拼台。
“珠江夜游是广州城市旅游品牌,我是广州人肯定第一时间要来支持了!”特意前来体验珠江夜游复航的游客潘小姐表示,登船的一系列流程如扫健康码、登记身份证和电话号码都有工作人员指引,登船后感觉因为限制了上船游客人数,船上空间感觉宽阔了不少。潘小姐表示,游客都很自觉地隔开桌子就座,还是很安全的。
据了解,珠江夜游开航第一周,游客可享受船票半价优惠。自2020年3月19日起,广东援鄂医疗队、广州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可免费乘坐全部常规航班(不含用餐)。“建议游客通过线上预约购票、电话预约等无接触售票服务,提倡扫码无现金支付。”工作人员表示。
亮丽名片:珠江夜游浓缩广州地道“夜游”体验
广州是最早发展夜经济的城市之一,很多夜间消费新时尚都是从广州兴起并风靡全国。其中,珠江夜游是广州夜间旅游的亮丽名片,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到广州不可错过的体验。
此次珠江夜游的复航意味着广州夜间旅游按下“重启键”,在国内亦率先拉开夜游重启的帷幕,成为了广州文旅行业复工复产的又一亮点,也体现了广州文旅行业复苏的信心。
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包括广州在内的多数地区已经进入分区分级有序复工的新阶段。“现在旅游业的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业态也在进入防控型复工新阶段,各省市在辖区内开展了除跨省和入出境以外的旅游活动,在此背景下,广州重新开展珠江夜游项目,传达了振兴经济、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信心,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秩序的恢复释放了积极信号。”
戴斌表示,夜间旅游是满足人民文旅需求、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广州的珠江夜游项目在全国都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广州旅游形象的全新载体:“中国旅游研究院曾经做过一次调研,广大游客对广州形象的认知排序前五位分别是珠江、小蛮腰、糖水、早茶和长隆,珠江夜游的重启就是把广州文旅恢复的新形象树立起来。”
夜间旅游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根据驴妈妈、携程等旅游平台夜游产品订单的统计,包括珠江夜游在内的夜间旅游产品一直以来备受游客青睐,尤其是在重要的旅游节假日期间,珠江夜游的船票非常抢手。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的数据,“珠江夜游”已是“广州之夜”品牌典型的标杆项目,2018年珠江游接待游客320.05万人次,营业收入2.39亿元。
游客需携带身份证出示健康码
1. 倡导游客通过线上预约购票、电话预约,提倡扫码无现金支付。
2. 购(兑)票前须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曾有重点疫区(国内外)旅居史且未过14天隔离期的游客谢绝登船。
3. 游客兑票、候乘及乘船游览须全程佩戴口罩,配合测量体温,并与他人保持安全间隔。对于体温在37.3℃以上或未佩戴口罩人员将谢绝购(兑)票及登船。
4. 依法实行实名制购票,游客购(兑)票时请携带有效身份证件,一人一票一证。
5. 游览过程中游客如有发烧、咳嗽等不适症状请主动联系工作人员,并配合工作人员采取有关防疫措施。
(以上来源:广州日报,2020-03-19,陈薇薇、何涛、李妍)
提振夜间旅游!山东将打造30个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今天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孙树娥介绍,为更好地应对疫情严重影响,纾解文旅企业的经营困难,山东采取加快文旅融合、加强消费引领、打造数字文旅、提振夜间旅游、优化消费体验五条措施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一是加快文旅融合。组织创建首批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重点扶持一批文创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开展第六批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重点文化企业、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认定工作。
二是加强消费引领。组织开展“第四届文化惠民消费季”“山东人游山东”等活动,组织评选全省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示范县。
三是打造数字文旅。鼓励文化科技企业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加快4K/8K电视、5G高新视频、网络视听、数字会展、数字娱乐、数字生活建设。实施“一部手机游山东”项目,构建智慧文旅综合服务体系。支持开展公益数字服务,对疫情期间免费向公众提供线上数字文化服务的优秀产品予以奖补。
四是提振夜间旅游。推动景区夜间开放,培育一批夜间演艺精品,打造30个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五是优化消费体验。实施消费便民工程,推广移动互联网新兴支付方式,提高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支付便捷度。引导文艺演出、文化娱乐、景区景点等场所广泛应用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联合商业银行发行山东文化旅游主题信用卡,推出消费积分、分期付款文化旅游信贷产品。
(以上来源:闪电新闻,2020-03-11,梁金凤、尹承谦)
成都89家A级景区开放73家 将推10个夜间旅游景区
截至3月16日成都市未停业和已经复工的文广旅企(事)业单位有1802家。其中A级景区73个,酒店、饭店、、客栈、民宿、农家乐等住宿企业115家。
拓展 30个“夜游”项目
推出“新旅游•潮成都”系列周末精品旅游目的地。
陆续推出10个夜间旅游景区、10个夜间视听剧苑、10个夜间文鉴艺廊等夜间旅游精品项目。
89家A级景区开放73家
将推10个夜间旅游景区
“2月20日复工复产以来,目前每天能保证1800到2000人在场内施工,按照每天增加100人左右的节奏,4月初将有望达到4000人的满负荷施工。”融创文旅城负责人刘军没有想到,在疫情影响下能如此快速地实现复工复产,让他对项目建设提速充满了信心,“水雪综合体争取在6月底试运营,争抢暑期档文旅市场。”
企业的信心来源于强有力的后盾力量。目前,成都正在集中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聚焦企业和行业共性问题和痛点、难点,成立专班扎根基层,集中一个月时间帮助企业纾危解困。截至目前,成都89家A级景区已开放73家,全市未停业和已经复工的文广旅企(事)业单位达到1802家。
3月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融创文旅城负责人刘军,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院长、教授诸丹做客《新天府会客厅》,“解码”成都文旅行业复工复产的新机遇与新动能,分享成都文旅化危为机的探索。
“危”中之“机”:
新动能涌动 逆势而起的线上文旅产业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成都多数景区、川西林盘、博物馆都已经有序开放、迎客。疫情之后,成都文旅业将如何迎来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快速复苏?
“当前我们正在筹备和策划融入成都元素的大型文旅活动,努力提振下半年文旅市场迅速回归正常。”多央娜姆说,更为重要的是,要看到新业态的需求正在释放。多央娜姆以游戏业举例,“《王者荣耀》在除夕夜当天的流水达到20亿元。”除此以外,疫情期间,咪咕音乐联合多平台共同推出了多个视频彩铃专区。目前,新视频彩铃用户规模近1亿,较疫情前增长46%。
再比如,为抗击疫情,全国小型演出秀动平台发起了LIVE POWER计划,创办直播综艺《MOVE!! TUBE》,第一期《MOVE!! TUBE》在斗鱼平台首播,观看人数达127万人次,同时段最高峰值达28万人次。
闭门不谢客,服务“不打烊”,这些创新案例,也让人看到成都文旅行业新动能涌动。
纾危解困:
精准发力促满产稳产 景区、公园绿道陆续开放
据刘军介绍,融创文旅城目前已完成主体施工,全面进入内装和设备安装阶段,但是由于内装和设备安装需要技术工人配合工序,疫情期间技术工人更是难寻,怎么办?
负责都江堰无舍青城、融创文旅城两大项目的成都市文广旅局服务专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针对企业提出的10项诉求,第一时间与都江堰市文体旅局、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的相关负责人一起开展现场办公。通过沟通对接,企业用工荒、复工绿色通道等5项诉求得到现场解决。“这样的工作效率非常难得。”刘军为服务专员的工作效率点赞。
事实上,文旅企业复工复产、满产稳产不单单需要政策的扶持,更需要针对企业不同的难点、痛点问题精准发力。为此,成都市文广旅局设立了文旅企业、文旅行业协会的服务专班。截至本月15日,市文广旅局41名专员进驻企业收到困难及诉求159个,现场解决和会同属地文广旅行政主管部门解决问题92个。
目前,在防控优先的前提下,成都89家A级景区,已经有73家开放。音乐百花谷、茶兰林盘等主题旅游目的地和林盘景区陆续开放。天府绿道、城市公园、乡村旅游线路等也相继向市民开放。
新业态、新产品
成都将推10个夜间旅游景区
疫情过后,成都文旅如何开启“春天模式”?“行业复苏以后必然会有一个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诸丹认为,如今成都的文旅产业复工复产、稳产满产,对提振信心、增加社会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成都相继出台的扶持政策精准有力,不仅解决了文旅产业的核心关切问题,还着眼未来发展。“化危为机,我市文旅产业应该借此次疫情,淘汰落后的产能,加速全新产能的发展,催生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
对此,成都市文广旅局已经提前统筹部署。多央娜姆透露,成都将深入挖掘优质资源,对文化演艺、冰雪运动、温泉度假、康体养生、研学旅游等业态进行重点研究,精心策划,补齐项目短板。
成都还将深挖周末经济、夜间经济文旅消费活力,推出“新旅游•潮成都”系列周末精品旅游目的地,陆续推出10个夜间旅游景区、10个夜间视听剧苑、10个夜间文鉴艺廊等夜间旅游精品项目等。
在市场营销方面,成都将陆续策划推出2020天府绿道文化旅游节、“成都,再一次相见”主题摄影大赛、天府古镇旅游节等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并将在都江堰融创文旅城冰雪世界开业之际,隆重推出“熊猫冰雪节”;尽快恢复国内游市场;适时举办2020中国旅游文化周、2020成都中美旅游高层论坛、2020世界旅行者大会、全球旅行买家聚成都等涉外旅游节会活动。
(以上来源:成都商报,2020-03-19,李彦琴)
【数据分析】
2020年“死亡”邮轮形象深入人心。从日本的“钻石公主”号、美国的“至尊公主”号到新西兰的“黄金公主”号邮轮疫情,多国邮轮全面停运。近日,在国内疫情防控取得较好进展的情况下,珠江10艘游轮重新启航,吹响了广州市文化旅游行业复工复产的“集结号”,也打响2020年夜间旅游的第一枪,提振了文旅行业复苏的信心,夜间旅游能否顺势飞扬,值得进一步观察。
夜间旅游复工复产在即,疫情防护措施仍必不可少。在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国际疫情形式仍然严峻的情况下,夜间旅游防护仍不可大意。比如近期复工的珠江游船,通过限载避免游客群聚,对广东援鄂医疗队、广州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实行免费,提倡无接触支付,实行实名制、健康码登记购票,并在全船配备相应健康检查人员,这些体现了广州珠江对游客出行负责的态度,也为抗疫贡献出一份力量。同样复工、抗疫两不误的还有西安的“大唐不夜城”,2020年3月20日,西安大唐不夜城不倒翁正式开始恢复演出,不倒翁小姐姐及其他演员们均需待口罩演出,现场观众需排队间隔一米观看。而河南开封的仿宋景区的演员们更是通过戴面纱口罩的迎客,真正做到了抗疫与景区文化搭配。众多景区景点的创意迎客,成为2020年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开发特色夜间旅游产品,提升培育夜间游产品品质。2019年,我国夜间旅游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20年,除了传统的夜间美食消费外,夜间旅游活动有待丰富。一是可以通过灯光秀、水秀、建筑光影秀、无人机灯光秀等营造夜景,吸引游客在景区入住,带动景区周边民宿发展,比如《印象•刘三姐》对提升桂林阳朔游客住宿率发挥了很大作用。二是通过文化节、夜间演艺吸引游客夜游景区,比如河南云台山的音乐节、长隆戏水乐园的水上电音节等节庆活动,形成了景区一年内的媒体关注点和夜游高峰时段,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夜游。三是打造夜间旅游集聚群,带动周边产品发展,比如重庆夜游产品“洪崖洞”,与地标景点朝天门大桥、夜景观赏的南滨路、特色美食消费的南山火锅一条街、文化消费的南之山书店等,共同构建了重庆夜游的文化IP,使重庆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
利用优惠措施引导出行,提振夜间旅游和消费信心。疫情期间,限行使得人们消费范围受限,疫情的可怕更是打击了人们消费的信心。为此,近来,各地纷纷出台相应措施,河北、南京到江西等地发放的各类图书、信息、体育等文旅场所消费券、旅游电子消费券,以各种方式鼓励人们外出旅行消费。各大夜间游景区景点也出台优惠政策,比如珠江游开航首周,游客还可享受船票半价优惠,这对广州市民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再比如,近日西湖景区发布消息,5月1日前,景区17处景点免费开放,游客预约成功即可游览,夜游古园林、访吴山文化、浪漫西湖三条夜游路线,有助于带动西湖景区夜间经济发展。相比于白天旅游,夜间旅游错峰出行对于防控疫情有利,各夜间旅游景区景点应适当推出优惠政策,并鼓励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夜间旅游消费,引导市民周末游、夜间游。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