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北京实体书店百店竞芳书香润城
2019年12月22日
北京实体书店百店竞芳书香润城
北京实体书店百店竞芳书香润城

【热点回顾】

首届北京书店之夜:繁荣“夜间经济”的一个侧影

当城市进入午夜,书店就是灯火。8月24日晚,首届“北京书店之夜”活动在北京坊举办。阅读+舞台,展现“书店生活”新体验;邂逅北京书店的过去现在未来;书店+中国传统文化、阅读变身艺术长廊等7种阅读跨界引发“概念书店”讨论;25个分会场成为“夜京城”文化休闲新选项。4大亮点,7种跨界阅读,45家书店组成书店大街,首届“北京书店之夜”活动第一次以户外游园展演的形式,把北京实体书店的风貌带到市民面前。遍布全市25个书店分会场的夜场活动,与主会场形成呼应,联动到深夜。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野霏,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卢映川,北京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龙晓雯,以及来自北京16+1区的领导、嘉宾和书店代表、媒体代表等出席了当晚的活动。

王野霏在活动上指出,夜间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实体书店是社会文化精神的强大载体。“北京书店之夜”在二者之间搭起了交流渠道。未来,实体书店要积极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人性化的夜间文化消费服务,为首都夜间经济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王野霏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一是走进“一本书”。从书架上拿起一本好书,细读经典。二是走进一家书店。去探索身边的实体书店,找到一处属于自己的书香角落。三是走进一座城市。打卡京城的特色阅读空间,从遍布京城的实体书店上发现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和历史印迹。四是走进一个时代。以阅读行走为线,感受新时代发展的脉搏,共享祖国壮丽70年的伟大成就。

(以上来源:中国青年报,2019-08-26,作者:张曼玉)

北京实体书店一年来增加了285家 百店竞芳书香润城

网红书店,不仅吸引年轻人

上个周末,Page One北京坊店人头攒动,高大的“通天书墙”、有如星空一般的屋顶,让每一个远道而来的人流连驻足。从高处望去,一层的读者队伍甚至形成长龙。在北京,一批网红书店陆续诞生,到网红书店打卡已从年轻人扩展到了中老年人。

模范书局诗空间原本是一家百年教堂,将百年教堂变身为书店,让这里开业不到一个月就迅速成为网红。赵洪岭和她的两位小伙伴都已年过六旬,她们结伴打卡,在这里找寻到青葱时代的阅读记忆,《简爱》《静静的顿河》《呼啸山庄》在共享阅读书架上被她们像珍宝一样发掘了出来,一页页书翻过,旧日时光被不断唤醒。

在过去的这半年,赵洪岭和朋友跑遍北京城,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店、Page One北京坊店、钟书阁、中信书店启皓店、全民畅读书店等,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过去每天要上班还要照顾孩子,现在终于有时间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赵洪岭说。

记下美好书店瞬间,记录那些人、那些景,如今网红书店活跃着一群摄男、摄女。来自山东威海的董先生特意来北京拍书店,他善于捕捉细节,每一张照片在他的镜头下,竟然有着大片的质感,他说,一趟哪里够,时间太紧了,还会再来。

网红书店并非繁华闹市所独享,全民畅读书店(郎园Park)位于石景山郎园Park,全民畅读品牌创始人兼CEO赵杰根据大数据统计发现,这家书店的客流辐射全北京,门头沟、大兴、昌平、通州都有前来打卡的读者。夜色渐浓,书店的灯光最是温暖,这里依旧聚满忘我阅读的读者。刘冰是利用休假来书店读书、学习的,休假七天,她天天到店打卡,“这让我有重新回到校园的感觉,我觉得自己还年轻。”

对于书店的网红属性,一度引起了争议,有不少业内人士质疑,书店热闹了,但真正看书的人却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喝咖啡、买文创、约会谈恋爱、拍照发朋友圈。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有自己的判断,他认为网红书店装修、设计、格调往往比较年轻、时尚,符合年轻人审美,“这本身是件好事,代表了这一代年轻人的审美,也代表了书店转型的努力方向之一,有利于吸引更多读者走向书店,亲近阅读。”在他看来,从经营法则来看,网红书店也不能只限于网红打卡,而要进一步探索,如何让读者留下来、留得住,这样才能发挥书店真正的价值。

京外品牌书店集体北上

“我用什么才能留驻你?”一进门,钟书阁的问候语就扑面而来。逛这家书店需费些周折,伴随通道上不时出现的图书,顺着转角楼梯,兜兜转转,数个书架组成的各个阅读空间才会逐一露出真面目——“书山有路勤为径”得到了形象诠释。

钟书阁进驻北京不到半年,位于海淀区融科资讯中心的这家书店迅速吸睛,一度形成读者排长队候场、人流限流等罕见景观。钟书阁北京店店长向爱群告诉记者,“进入冬季以来,平日每天有1000人次,周末2500人次,到店拍照打卡人群有下降,但是购书、消费的读者在上升。”

截至目前,像钟书阁这样的京外品牌书店,已有几十家在北京扎堆儿。截至目前,西西弗书店在北京开店21家,言几又有8家,建投书局开店2家,上海三联书店和钟书阁分别开店1家。北京给予这些品牌书店以厚爱,今年共计有239家实体书店获得北京市实体书店项目扶持,其中包括多家京外品牌书店。北京市评出10家最美书店,其中4家为京外品牌书店,分别为上海三联书店readway、言几又•方寸王府中环广场店、钟书阁、建投书局国贸店。

实体书店扶持政策给这些连锁书店注入强大助力。西西弗书店明年1月在顺义中粮•祥云小镇开新店,上海三联书店将与丰台区合作开新店,言几又华北区公共事务部经理王柯尧表示,还会继续在北京扎根,计划在北京新增3至5家门店,新增面积10000平方米。“我们扎根北京,不再是成都的言几又,而是北京本土的实体书店。”

钟书阁另一家店将于明年春节在西单老佛爷开业,这家店1000平方米,和北京文化风格契合,和此前看到的“最美书店”有着不同设计。“北京市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对我们开新店带来利好,也让我们充满了信心。”向爱群说,钟书阁目前在国内11个城市开了24家店,“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一家连锁书店不在北京开店是一种遗憾,钟书阁落地北京,这一步我们走对了。”她表示,钟书阁将深耕实体书店的功能,更加注重受众的需求,根据场地条件,增加活动场次,满足受众对文创时尚、求新的需求。王柯尧也认为,京外书店在北京都在寻求共谋和发展,政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营环境。北京对阅读的重视和人们对阅读的需求,都给实体书店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市场和很好前景。

在百道网CEO程三国看来,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北京高端书店供给与需求之间形成了真空和价值洼地,让外地书店看到了发展的机遇。他预测,“外地书店进京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且随着政策效果的日益显现,将有更多的京外优秀品牌特色书店进入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表示,品牌书店进京,是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为首都书店行业增添了新鲜血液,弥补了行业短板,丰富了企业类型,是首都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补充。

24小时书店倔强生长

深夜,为读书人留一盏灯,24小时书店是北京这座城市温暖的象征,在北京,24小时书店正在倔强而蓬勃地生长。

2014年4月23日,国内首家24小时书店——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正式营业,位于美术馆的这家24小时书店在当年“五一”期间,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5年过去了,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的品牌文化还在延续。冬日深夜的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店里,有的坐在窗边书桌看书,有的在笔记本电脑上敲敲写写,有的徜徉在图书海洋里慢慢走着挑选着。正是这个深夜书房,读者刘子超一年来几乎每个周末都在此度过,《活着》《平凡的世界》《摆渡人》《追风筝的人》等,他都是在此阅读的,他说,上高中时学业压力大,无暇阅读,这一课要补上。深夜书房的阅读让他静心、安心,每个周末甚至有了某种仪式感,他享受这样的感觉。

传统书店的模样被彻底颠覆

走进中信书店启皓店,这里美好的环境养眼,优美的音乐养心。来自六个国家的艺术工作者帮助中信书店设计了符合书店调性的音乐,分早上、中午、晚上,还分雨天、晴天、下雪天,“音乐同样也是这个书店非常有机的构成部分。”中信书店负责人说。在北京,传统书店的模样正在被彻底颠覆,书店+咖啡+简餐的模式也在被打破。   

“书店的内容深度输出有提升,涌现出专题阅读的趋势,比如小众书坊的诗歌活动、中信书店的中欧文学节等等。”市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副处长满向伟说道。小众书坊作为一家诗歌主题书店颇受关注,位于后圆恩寺胡同甲一号的这家书店面积100多平方米,坐在院子里的书桌前读书,尽享阳光和阅读的惬意,吸引读者的到来。今年以来,这里共举办诗歌活动21场。

(以上来源:文化中国,2019-12-12,作者: 路艳霞)

北京实体书店增加近三成

实体书店是重要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承载着城市的品位,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底蕴,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北京市大力开展实体书店扶持工作。根据《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北京市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并圆满结束,共计有239家北京实体书店获得2019年度实体书店项目扶持,其中包括特色书店85家、最美书店10家、最具影响力书店2家,扶持资金近1亿元。

七份文件支持全市实体书店 

据北京实体书店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为确保今年的扶持工作有章可循、严格规范,北京市先后修订了《北京市实体书店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出台了《北京市实体书店扶持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北京市实体书店惠民活动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实体书店扶持项目专家库管理办法》《北京市特色书店(最美书店)评选办法》《北京市特色书店、最美书店、最具影响力书店资金奖励管理办法(试行)》。梳理细化了扶持资金评审工作全部流程,出台了补贴标准测算体系、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评审打分体系、特色书店评选标准、房租补贴标准体系,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北京市各区实体书店房租补贴标准》,确定了各区实体书店补贴标准、资金补贴方向、公共文化服务扶持方式,促进书店实现转型升级、融合发展。

实体书店房租补贴超五千万 

据介绍,“房租成本”补贴是今年扶持的重中之重,在开展预算成本绩效核算分析的基础上,发布了北京市各区实体书店房租补贴标准,保证了实体书店补贴工作的公平性和公开透明。2019年全市实体书店房租补贴共计5300余万元,比2018年增加30%,143家书店获得房租补贴,补贴金额占入围书店核定房租成本的近60%。此外,针对部分书店升级改造、购买设备、提升信息化水平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出,根据《管理办法》也给予了补贴支持,从而鼓励实体书店不断健康发展,转型升级,扩展规模,提升档次,做大做强。

鼓励书店开展多种文化活动

今年的扶持还增加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扶持方式。对书店开展全民阅读、组织文化活动的成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补贴,鼓励书店注重扩大社会服务范围,广泛开展公益性强、读者喜爱、符合首都文化定位的优质文化活动,极大地激发和鼓励实体书店在“书香北京”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今年图书节期间,组织部分实体书店开展了“百家千场”系列阅读活动,发动全市117家优质阅读空间,举办了1106场精品阅读活动,包括北京书店之夜、庆70年“一带一路”主题书展、“北京阅读课”系列讲座、北京阅读空间漫游等,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活动结束后,对参与书店的活动场地租金费用、工作人员劳务费用、专家劳务费用等相关费用经评审后给予了补贴,补贴金额达到700余万元。

北京实体书店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表示,2020年北京市实体书店将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做好扶持工作,希望能够不断涌现出更多好的实体书店、特色书店和最美书店,以确保《实施意见》切实稳步推进、落地生根,同时进一步加大北京实体书店品牌推广,营造高品质的阅读氛围,全面建设书香京城。

(以上来源:央广网文化,2019-11-23)

【数据分析】

实体书店是重要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16年,中宣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各地根据这一意见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政策,为进一步促进实体书店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切实保障。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将实体书店纳入建设战略布局,提升首都文化服务水平,也是新时代北京市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018年7月,北京市出台了《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根据《意见》,北京市大力开展实体书店扶持工作。据北京实体书店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介绍,2019年北京市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相关工作目前已顺利完成。北京市促进实体书店良好发展的政策为全国展示了一个范本。

首先,1亿元扶持239家实体书店。北京市为了保障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工作有章可循、严格规范,先后修订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梳理细化了扶持资金评审工作全部流程,出台了补贴标准测算体系、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评审打分体系、特色书店评选标准、房租补贴标准体系,促进书店实现转型升级、融合发展。

其次,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的扶持工作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制定了实体书店社会效益评价体系和标准,增加对书店社会绩效的考核机制,并根据书店的社会效益完成情况给予不同额度的补贴。同时,今年首次增加了对最美书店和特色书店的扶持奖励。组织开展了北京市特色书店、最美书店、最具影响力书店的评选,一批在主题定位、图书选品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具有特色,运营发展模式实践转型升级,社会效益良好。

来源:文化大数据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