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科技融进艺术,创新艺术表达方式
2019年10月23日
科技融进艺术,创新艺术表达方式
科技融进艺术,创新艺术表达方式

【热点回顾】

5G将成为文艺创造新沃土

说到技术变革对文化艺术的影响,人们往往想到媒介变化的影响——印刷术助推小说流行,摄影技术将电影推向大众,计算机催生被称为“第九艺术”的游戏。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近年,会发现还有一项技术也在显著改变文化生活——通信技术。

过去30年间,中国通信技术经历了1G(第一代通信技术)到4G(第四代通信技术)的更迭。对普通人来说,通信技术革新带来的最直观感受就是移动通信上传下载速度变快。从1G到3G,移动设备从只能语音通话的“大哥大”,进化成能够运行简单手机应用的智能手机,2013年4G正式发布,手机下载速度大幅提升,拉开移动视频时代的序幕。也正是从4G之后,文艺作品从传统的书本、银幕、荧屏跃入手机屏幕,流媒体大行其道,人们观看视频的场所从室内走向户外,从被动观看变为弹幕、评论等双向互动,甚至可以自主制作影像视频作品上传分享,迎来人人创作的移动时代。

5G将至,这对我们的文化生活来说意味着什么?

即将到来的5G有三大特征。首先是增强型移动宽带,也就是网速更快,5G数据传输速度理论上是4G百倍,实测能达到4G的十倍左右;其次是超高可靠与低延迟通信,即数据传输非常稳定,延迟小,掉线情况大幅减少;第三是大规模机器类通信,即“物联网”,未来我们的手机、各类智能家居等都能用网络联结起来。如果说4G带来移动视频,5G将进一步丰富移动文娱形态,助力互动内容和自制内容兴起。

如今,移动触屏让观众逐渐改变过去“接受者”位置,愈发占据主动地位,随时随地参与甚至主导创作已是平常之事,能够自主选择剧情走向的互动视频便是顺应这一参与愿望的产物。由于互动视频素材和分支众多,而且需要双向交互,要实现更清晰的显示和更快捷的反应,相比传统视频就需要更高流量。5G远高于4G的传输速度,能很好支撑互动视频的移动传输。届时,更加庞大、丰富的互动内容将成为可能。

观众参与,不仅指游戏式地参与剧情走向,还包括自己创作视频并上传分享。近两年,以用户自制内容为主的短视频异军突起,虽然用户创作热情高涨,但制作优质影像内容仍有较高门槛。到了5G时代,上传下行吞吐量巨大,理论上能够在云端处理大量数据,人们有望用同等终端设备实现更复杂的视频剪辑,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影像制作门槛。总体而言,当下更加自主、更加互动的移动文化娱乐生活趋势将在5G来临后进一步加强。

另一方面,5G或将把人们从4G时代转移到手机屏的注意力,再一次吸引回客厅、影院、剧院、博物馆等公共空间。手机虽然方便,但毕竟是一块小屏幕,更大的屏幕意味更沉浸、更高清、更共享的体验。视频分辨率和帧率的提高,意味着文件大小和码率也大大增加,目前4G带宽有限而且是有线传输,还不能很好地支持客厅电视的超高清在线播放和超高清直播。5G无线传输技术和大幅提高的传输速率,可以将更多4K乃至8K的超高清视频、直播引入观众家里甚至是影院巨幕。今年5月,国内已经实现全球首次“4k+5G”影院直播,原创民族舞剧《天路》通过5G传输同步抵达首都电影院的全球最大一块LED电影屏上。

此外,国内外已有不少博物馆开始使用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营造“会动”的沉浸式博物馆。今年5月第四十三届国际博物馆中国主会场活动在湖南省博物馆举办,推出AR文物活态复原、VR漫游、5G全息汉服秀等新鲜项目。参观者拿手机等设备对准博物馆某件文物,就能看到动态视频解说或文物复原,戴上VR眼镜就能360度全方位浸入某个历史复原场景。当下4G环境中,这些博物馆项目大多只能小范围试点,5G高速网络能够支撑博物馆庞大的VR和AR数据传输流量,待5G全面覆盖后,这些项目或将随之普及。

可以展望,5G将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除了能更好发挥移动端轻便和互动特性,还能赋予公共文化空间全新吸引力。但是只有通信技术革新还不够,像AR、VR、高清电影、巨幕直播这些项目,还需要“内容—渠道—终端”整条产业链同时进步,才能实现全面普及。5G对于这些新鲜产业来说是一个前瞻性推力,距离其真正落地普及还需时日,文化艺术创作要为其到来做好准备,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以上来源:人民网,2019-09-10,刘彦希)

虚拟歌手:让技术承载心声

日前,在一场全息演唱会上,“初音未来”“洛天依”等虚拟歌手通过VR(虚拟现实)投影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向万余观众奉献了一场别致的演出。在这一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前沿场景中,虚拟歌手进入现实舞台,宛如真人歌手一般载歌载舞。台下观众挥舞着荧光棒,像为真实世界的明星喝彩一样,为这些虚拟歌手兴奋感动。这一场景折射出一种文艺新趋势:在数字时代,像虚拟歌手这样的虚拟造物,通过将创造机会分享给普通人,以新的技术形式带来具有活力的新文艺形态。

这些虚拟歌手大多诞生于一款叫做Vocaloid的电子音合成软件。2000年,Vocaloid最核心的声音处理技术“频域音频谐接法”诞生。2007年,有公司对这一技术进行商业化开发,发布Vocaloid程序和第一个虚拟歌手——“初音未来”。“初音未来”最初只是用于语音合成技术的音源库,但经过开发具有了固定形象:一个梳着长长绿色双马尾、充满未来气息的虚拟歌手。2012年,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上,中国自己的虚拟歌手“洛天依”的专属声库发布,并以古风少女形象出现。随后,“言和”“乐正绫”“墨清弦”等各具特点的国产虚拟歌手纷纷诞生。这些虚拟歌手具有各自不同的音色和形象,只要在相应程序中输入旋律与歌词,就可让他们为你歌唱;通过图像与视频编辑,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就能够发布这些歌手的MV(音乐短片)和影片。

尽管诞生已过十载,虚拟歌手最近几年才开始吸引更多大众目光。这与文娱偶像产业在中国的逐步成熟直接相关,这使虚拟歌手具备商业开发的可持续性。“初音未来”在全世界开了50余场演唱会,接下许多商业代言。中国虚拟歌手“洛天依”参与的文艺表演则更为丰富多样,她登上湖南卫视小年夜演唱会、在央视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与京剧名角合唱、与共青团中央合作“中国制造日”活动主题曲《天行健》、与钢琴家郎朗合办全息音乐会,也与流行歌手在舞台上合唱其代表曲。可以说,虚拟歌手带来的虚拟与现实结合的种种新可能正在不断被发掘出来。

作为一种新文艺样式创作的生产工具,虚拟歌手是“专业作者生成内容”模式向“用户生成内容”过渡的全新展现。对于创作经验和经费不足的年轻群体来说,虚拟歌手满足了青年人的创造需求,以较低成本就能实现音响与画面的多种创作。对虚拟歌手软件的调试与后续创作成为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游戏”,有活力的新型文化就在这种游戏中诞生。以“洛天依”为例,她的代表曲大部分出自网友之手,每首曲子均有不同版本和不同形式的视觉表现,同时也造就不少网络流行词。虚拟歌手是一种创作工具,一种自我表达渠道,青年人的价值追求、审美趣味通过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虚拟形象表达出来,让技术承载心声。

这种“众策众力”的新型文化带来创作机会的普及,实际上与人类早期集体文艺创作的传统——口口相传的民歌、神话和载歌载舞的仪式遥相呼应。这些创作形式曾经承载丰富的社会文化含义。以此观之,将虚拟歌手视作一种文艺创作生产工具,其与社会文化结合的潜在应用范围还很广。例如,除歌唱与舞蹈之外,虚拟歌手还可以作为虚拟世界助手和代言人,引导人们在网络及现实世界探索。他们可以成为博物馆的导览员、服务视觉障碍者的医疗语音助手,也可以成为以音乐形式引导老年人适应网络世界的友善助理。此外,虚拟歌手亲切的形象与较低的成本,使他们在各种层次的教育与培训场景中都具有丰富的应用可能性,他们在电影、音乐剧等大型文艺创作中的应用也尚待开发。

与此同时,新技术也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比如应当如何界定与保护利用虚拟歌手程序完成的各种创作物的知识产权?如何保证其不被用来炮制不良商业内容?如何引导这种新工具与文艺创作更好结合,带来更具深度与美感的新文艺体验?这些都还需社会各界进一步探索。这些虚拟造物也引发我们对真实与虚拟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虚拟世界的规则开始越来越多地在现实世界发生真实影响,人们对虚拟歌手付出的时间、金钱、感情和创造力,也带来关于“虚拟世界的真实认同”的思考。仿真与拟象产生了真实的影响,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新的创作模式与新的文化生产机制,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文化新天地。

(以上来源:人民网,2019-09-13,刘梦霏)

人工智能:新创作主体带来新艺术可能

人类科技进步源于对未来的大胆想象。千百年来,我们经常断言很多想象无法实现,但最终往往发现,只是当时尚未找到可行的方法而已。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正是来源于过去人类对想象的坚持。

作为人类科技王冠上的宝石,人工智能凝结了人类想象中最大胆的部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进行了许多艰苦卓绝的工作。这段历史如今被经常提起,在当时却并不轻松。直到2000年前后,科学家们还得小心避免使用“人工智能”这个词汇。然而正是这些积累,终于使量变成为质变,使我们有幸在这一时代开始集中地将想象变为现实。

人工智能技术许多突破是在智商领域产生的。从战胜人类顶尖围棋高手的AlphaGo,到自动驾驶和无处不在的语音助手,我们正亲身经历计算机语音、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加速革新。比如前不久,科学家们就研发出首个在国际专业麻将平台上晋升十段的人工智能系统。与围棋、象棋相比,麻将是一项更加困难的挑战,因为它具有更复杂的隐藏信息和大量不确定性。这项突破有助于人工智能协助人类,去应对更多复杂的现实决策问题,例如智能交通、金融投资等。

与此同时,这场人工智能的浪潮也在人类过去特有的情感领域取得突破。如果我们把围棋视为人类智商的旗帜,那么,艺术创作或可视为人类情感的凝聚。一直以来,人们坚信艺术创作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从而断言人工智能不可能习得这种特质。然而,人们实际上从未认真地论证过:艺术,果真是人类独有的天赋吗?

值得说明的是,当科学家们开始构建人工智能创作模型时,往往从旧有观念中获得最重要的启发。例如,一种比较普遍的观念认为,艺术创作之所以为人类独有,不仅仅出于技艺的娴熟,更因为人类创作者有完整的人生经历。一个创作者的生平际遇越丰富,他的创作就可能越深厚,作品越能够与创作者有机联系在一起。人工智能显然没有人生经历。

然而,这种论证存在瑕疵,科学家们据此提出“失忆者假说”。假设一个人类失忆者在医院中突然醒来,属于他的过往人生经历已全部在头脑中丧失,他只能依靠过往的日记、音视频资料和他人的讲述等,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二次补充复原。在这种情况下,“生平际遇”于他只是一个有限的数据集,既不真实,也很有限。那么,这个失忆者是否还算是一个有资格的创作主体?

“失忆者假说”对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具有关键价值。因为对于一个尝试艺术创作的人工智能系统而言,它的境况与上述人类失忆者的境况极为相似。这个假说使我们能够通过知识图谱构建,去尝试为人工智能构建虚构的人生经历,而不必拘泥于这“经历”是否有限。2006年以来的大数据爆发,为人工智能提供宝贵的精神食粮。过去站在每个人类个体角度看来非常独特的人生经历,对人工智能而言,变得不再那么罕见。人们的经历总是或多或少重合的,通过类似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去推定并补全一个有限的集合。例如,在中央美院最近举行的一场画展上,人工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一次创造了7个人工智能画家,她们都有完整的人生背景:有的曾师从柯罗,并在北非度过人生大部分时光;有的经历了17世纪阿姆斯特丹的鼠疫流行和世俗时尚;有的拥有完整的父母背景和对他们人生经历的传承……结果是,观众不仅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画家丰富的人生背景,并且能够观察到7位画家各自作品的一致性——与人类一样,这些画家并非随机地创作,而是能够将同样的人生与情感贯穿在生成的每一幅作品中。观众能够通过作品进入创作者的“人生”之中。

今天,科学家们正从文本、声音与视觉三个角度,去尝试为人工智能赋予创作能力,并通过一种变通的图灵测试来检验它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其重点并不在于创作者本身的表达,而在于这种表达能否激发观众的体悟。我们对许多不断诞生的突破性进展感到欣喜,例如通过建模,我们有机会为许多人类艺术家保留他们创作巅峰时期的能力,并辅助他们延长创作时期的长度;通过对历史上著名艺术家的学习,我们有机会让数百年前的艺术家“复活”,去创作具有当代命题意义的新作;我们甚至有望通过融合不同艺术家的技法,去创造全新的艺术创作能力。唯一令科学家沮丧的是,尽管观众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人工智能创作者的“心情”,或有所感悟,但这些创作者自己并不能从中体会到乐趣。我们做不到,也无意于去创造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人类是人工智能的全部意义。

(以上来源:人民网,2019-09-17,李笛)

【数据分析】

近年来,虚拟现实、5G、人工智能等技术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5G时代更是即将来临。这些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显示技术的发展登上人类文化舞台,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5G、VR、人工智能是一种新的技术,也是一种新的媒介,它们改变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拓展人们的想象空间,酝酿新的艺术手法和观念。不同艺术媒介塑造现实的方式和形态各不相同,而媒介发展又越来越受到技术影响。在整个20世纪,影像技术获得极大发展,电影和电视成为主流艺术媒介,在视觉、听觉等感官层面上为人们对现实的虚拟提供前所未有的可能。但是,现有的影视媒介从技术上来说也已经发展到一定极限。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在文化活动中做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更多的主体意识,需要更多参与感、更多操控感。因此,5G、VR、人工智能等技术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和沉浸感,也让艺术传播过程中的自由度获得根本性提升,在文艺市场上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另一方面,这些技术与文艺创作的结合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例如前面提到的如何界定与保护利用虚拟歌手程序完成的各种创作物的知识产权?如何保证其不被用来炮制不良商业内容?VR前所未有的逼真性和沉浸感是否容易让人沉溺其中,缺少对真实与虚拟界限的认知?如何正确把握科技的形式与文艺的内容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科技遇上文艺之后我们不得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科技遇上文艺,是机遇也是挑战,广大文艺和科技工作者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促进科技与文艺更好地融合。

来源:文化大数据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