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大数据 数据分类:
热门标签列表
守正创新 铸就中华传统戏曲新辉煌(二)
2020年11月27日   阅读  次   编者 文旅
【内容分类】 文旅纵横
【内容摘要】

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专家评论文章选登

【标签】 传统戏曲
【正文】

守正创新 铸就中华传统戏曲新辉煌(二)


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专家评论文章选登(二)

10月11日至11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昆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简称“百戏盛典”)在昆山举办。

从2018年开始,百戏盛典已连续举办3年。今年,在为期42天的盛会里,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的116个戏曲剧种齐聚昆山,演出大戏22台、折子戏组台20场及1场戏曲晚会。加上前两年的展演剧种,全国348个剧种与木偶剧、皮影戏在昆山实现了“大团圆”,这无疑是我国戏曲艺术界的一件盛事。

展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邀请多位戏曲界专家学者前往昆山观摩,并召开专家研讨会。本报刊登部分专家学者的评论与发言,以飨读者。

本版文字由刘淼统筹整理

坚守换来戏曲的繁荣

毛时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想象、难以置信的文化奇观、文化奇迹。中华大地上的348个剧种,耗时3年,在百戏盛典的殿堂里拍了一张“全家福”。这张全息摄影图具有不可估量、巨大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

作为精神图谱,它展现了中国戏曲人那股坚不可摧、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刘文峰团队发布了《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调查显示,有文字记载和演出活动的中国戏曲剧种,上世纪50年代统计时有368个,到了2005年仅剩267个。京剧名家尚长荣无奈感慨:“戏曲的衰落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大声疾呼:“传统戏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从2015年开始,集全国文化部门之力开展对10278个戏曲表演团体的摸底调查,历时两年完成了这次近乎“一个不能少”的全国戏曲的普查。从中可见,有多少在人们关注视野外的戏曲人坚守在山林、在江湖、在偏僻的穷乡僻壤,不计名利地承继着先人传下的这一脉香火。那些让戏曲专家、学者也一无所知的仅靠着家族、子孙断续存活下来的剧种,背后是怎样的苦况。在中国戏曲人身上,我读到了精卫填海的决绝与坚贞,读到了夸父不惜生命化作桃林的坚韧和悲壮,当然还有杜鹃啼血的悲凉。我曾亲身体会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如今视为国宝的上昆传字辈传人蔡正仁等,当时面临着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欲哭无泪的境遇。没有蔡正仁、计镇华、岳美堤、梁谷音等的苦苦支撑,哪有今天昆剧的欣欣向荣。我曾亲眼目睹,2004年,河南省豫剧院二团李树建创排《程婴救孤》集资贷款,近乎砸锅卖铁、破釜沉舟南下参加中国艺术节的艰难。中国戏曲人有过艳阳高照、春暖花开的欢欣,而更多的则是颠簸在风雨飘摇、风雪交加的泥泞路上。事非经过不知难。局外人很难知道他们的内心曾经受了多少煎熬,要有怎样的毅力才能走出那片曾经一望无际的文化沼泽。经历了时代烈焰的炙烤,中国戏曲终于遇上了春风化雨的明媚春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戏曲还没有摆脱古典艺术面临的现代困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戏曲人要有始终清醒的忧患意识,积久为功。戏曲的繁荣永远需要精神的力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百戏盛典的意义和价值远远溢出了戏曲界。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极大地冲击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自然物种和文化物种正在急剧而大规模地消亡,这也正是许多有识之士所担忧的。百戏盛典为抢救、保留、存活传统文化样式,维系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除了戏曲人、文化人自身的自立自强,政府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特别是在文化生态的营造上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很难想象,没有党和政府对戏曲的关怀,没有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具体到这次百戏盛典,没有文化和旅游部的主动作为,没有昆山市政府的积极作为,就没有348个剧种3年实现的这次亘古未有的全国戏曲的大会师。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期待中国戏曲在春风化雨的文化生态中蓬勃生长。

亮出戏曲家底 推进戏曲保护

傅    谨(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百戏盛典连续3年的展演活动圆满完成,这是全国戏曲348个剧种和木偶剧、皮影戏有史以来第一次集中展演。它的前提是2015年原文化部启动的剧种剧团调查,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全面普查剧种生存现状,真正摸清了戏曲家底,第一次以官方形式发布了现存戏曲剧种的全名录。这次重要的普查工作跟百戏盛典是有内在的逻辑关联的,在摸清了中国戏曲文化的家底之后,百戏盛典就在当代舞台上亮出这份家底。通过百戏盛典这一盛会,348个剧种以活态的方式呈现在当代舞台,亮出这份沉甸甸的家底,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依托和底气,是坚定文化自信最具说服力的支撑。

从全国剧种剧团普查到百戏盛典,戏曲充分展现出两个值得骄傲的特点,一是丰富多彩,二是精彩纷呈。这是从两个角度对戏曲完整、全面的把握,丰富多彩指的是多样性,是讲形态上的“多”;精彩纷呈指的是美学价值,是讲艺术上的“好”。既多又好,这两方面在连续3年的百戏盛典上得到了最为形象、直观的体现。

百戏盛典并不只是静态地展现戏曲的丰富性和艺术魅力,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戏曲传承发展的直接推动。尽管通过全国性的剧种剧团实际调查,中国戏曲当代发展的真实状况更显清晰,但我们也要承认,仅仅局限于报表的统计有时并不一定能反映剧种存续的真实状况,当我们说中国目前有348个剧种存活时,只有让它们摆在眼前,用活态的方式呈现给当代观众,才真正具有说服力。经过这次大规模的展演就可以看到,戏曲分布全国各地的348个剧种的历史积累和生存状况参差不齐,而参加百戏盛典这项全国性的展演活动,对相当一部分原本存活状态欠佳的剧种的传统发掘与保护起了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这次全国性的剧种剧团普查和百戏盛典展演,直观体现了从2001年开始的非遗遴选与认证工作对戏曲传统保护和传承的作用,尤其是此次百戏盛典展演进一步推动各地将濒危剧种的保护落到实处。它使戏曲整体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是戏曲剧种不断消失的趋势,从此被逆转。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这一重要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示范意义。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次如此大范围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值得向世界推荐的中国经验。

3年的百戏盛典展演深化了我们对戏曲剧种的认识,尤其是为各剧种的分类指导提供了依据。虽然按统计戏曲有348个剧种,但是通过展演可以看到,这348个剧种并不平衡,差异很大。348个剧种大致可分为3类,大约有120个剧种拥有较完整的剧目系统,而在约120个大剧种里,又有20多个是传播范围较广且有较高艺术质量、在继承传统和新剧目创作两方面都大有可为的剧种,它们代表了当代戏曲艺术的水平,可以骄傲地和世界戏剧对话。剩下的200多个剧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濒危剧种,虽然有其传统,但多半只剩一两个剧团,生存艰难,只能以继承传统为主;还有数以百计的在统计名录中的剧种,是否计入戏曲剧种名录还有讨论的空间。它们多跟各地的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基本上是民俗活动中简单的戏剧演出,有些是戏曲演出发展为民俗活动,如果严格地按“戏曲剧种”的标准衡量,恐怕还有一定的差距。百戏盛典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剧种之间的分别,对这3类剧种分别实施不同的政策措施,分类指导,才能推进戏曲的全面继承和健康发展。

传承发展是戏曲生存的永续载体

薛若琳(中国戏曲学会原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戏曲的生存靠的是传承发展,在长河中形成了北杂剧和宋元南戏两大流派。北杂剧中历史题材比较多,据专家统计,约占一半以上,如《赵氏孤儿》《汉宫秋》《梧桐雨》《单刀会》等。南戏主要取材于民间故事,如《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和《琵琶记》等。《白兔记》虽然有一些五代史的影子,但基本上还是民间故事。北杂剧的风格重写实,因为黄河流域自古是史官文化主导。南戏的风格是重浪漫,因为巫官文化占主导。所以,南北戏曲形成北方重写实、南方重写意的两个流派。但南北戏曲的两种风格在明清时期基本并轨,地方戏的兴起使传统戏开始兴旺发达。

中国传统戏曲不善于表现现代生活,例如元代同样有窦娥的悲剧,关汉卿为什么不直接从生活中提炼素材进行创作呢?古人认为这样做属于“无根文学”,因此,关汉卿舍近求远,从《汉书·于定国传》中找到200多字的“东海孝妇”一段记载进行创作。

现在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和整理改编传统戏“三者并举”的方针,即“三并举”。不要一窝蜂地制作现代戏,当然,适当地向现代戏倾斜是对的。但要警惕“以现代戏为纲”的反弹。因为当代题材尤其是英模题材要有个沉淀过程,英模人物刚刚去世就马上创作,难度很大。例如一个省写一位英模人物,8个表演团体写,3个胎死腹中,白白浪费经费。明年就是建党一百周年,今年又是脱贫攻坚最后一年,全国有很多主题创作,但是有多少戏能够留下来,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建院70周年的回信当中提到守正创新,对戏曲来说,守正就是本体,是基础,我们继承戏曲的优良传统,才能继往开来,使戏曲蓬勃发展。

我非常钦佩昆山市委、市政府接下了这么一个重任,百戏盛典是旷世未有的当代盛举,今年圆满画上了句号,必将载入史册。

培根铸魂 守正创新

赓续华(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戏剧》原主编)

百戏盛典是新时代的一枚文化勋章,它彰显出新时代党和政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爱。3年来,在昆山这块人杰地灵之地,348个剧种悉数登场,全国数万从业人员齐聚昆山,数以亿计的观众见证了梨园百花的璀璨。这是中囯戏剧史上的一曲华章,既促进了戏曲艺术的健康发展,又增强了从业人员的文化自信、提高其艺术修养。

纵观348个剧种的发展现状,状况良好者仅有数十个剧种,最活跃的剧种可以对联称之,上联:京评豫越黄,下联:川粤秦晋梆,横批:昆曲为大。这些大都是跨省、区、市的剧种,覆盖面广、剧团多、领军人物名气高、从业人员众多、观众基础深厚、当地领导重视。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出人出戏的势头强劲。中国戏曲以表演艺术为中心,名角的多少也反映了一个剧种的兴衰,仅上述11个剧种斩获梅花奖的演员就占总获奖人数的六成以上。处于中间状态的如花鼓戏、采茶戏、花灯戏、高腔类的剧种,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壮剧、彩调、藏戏等也以顽强的意志活跃在山乡城镇,更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日子在一天天好起来。然而,处境困难的剧种剧团也不在少数,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有的是“天下第一团”,团失种灭,小心营生;有的受转制影响难以为继,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乏人;还有不少剧种由民营剧团支撑,资金来源不固定,人才流动过大,演出质量难以保证。当我们不满足一些演出非现场伴奏,甚至连演唱都是对口型时,特别是台上演员岁数过大,行当不整齐时,有多少人能理解他们的无奈与心酸。

在戏曲艺术的创作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越是传统戏曲艺术积淀丰厚的剧种,其创造性越强,传统戏曲成为戏曲创新的源泉。成熟的演员在新戏创作中驾轻就熟,焕发出艺术的创造力,当年的革命样板戏便是如此,如《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等,均由一大批功底深厚的老艺术家创排而成,包括1958年中国京剧院一团以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为代表的团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创排出京剧《白毛女》,且一炮而红,其中脍炙人口的唱段流传至今。实践证明,传统戏养演员,现代戏用演员。想演好现代戏必须继承好传统戏,练就真功夫,守正出新。

传承既有纵向传承,也有横向借鉴。是否需要那么多的原创剧目?可不可以移植改编?这与评价机制关系密切。10年前,原文化部进行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选,当选的硬性规定是在市场上演出400场以上。这一点为戏曲优秀剧目的有效积累提供了可靠保证。

关于未来百戏盛典如何办,我提几点建议,昆山戏曲盛典可逐年举办,涵盖传统优秀保留剧目展演(演出400场以上),经典剧目荟萃(演出100场以上),当代优秀剧目交流(50场以上),名家名剧专场,文华奖、梅花奖演出专场,新世纪杰出导演作品展演,戏曲音乐家作品展演,古老剧种的青春风采、当代容颜即青年演员专场等,使戏曲艺术与时代同步,让演出更有审美价值和市场价值。如果说昆山百戏盛典前3届致力于戏曲的培根铸魂,那么后3年、后9年就是守正创新。

新时代戏曲传承与建设的壮举

何玉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从一定意义上讲,百戏盛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在当代传承发展的重大举措。全国348个剧种汇聚在百戏盛典的舞台,不分大小、历史长短,悉数亮相。这既是一种文化担当,也是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通过这次盛典,我们摸清了家底,对剧种的现状有了较为清晰的掌握,还调动了戏曲工作者特别是濒危剧种从业者的积极性,在新时期戏曲传承与建设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百戏盛典演出剧目中有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演出的优秀现代戏经典剧目。戏曲现代戏是20世纪以来出现的戏曲艺术样式,它遵循戏曲艺术的创作原则,以现实生活为表现内容。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值得肯定的作品,但在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方面仍然面临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践和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即便是演出超过千场、被多个剧种移植改编的作品,多年后能否被观众接受也是存疑的。如眉户现代戏《梁秋燕》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剧作讲述了青年男女在法律的保护下为争取婚姻自由与封建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这部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年演出非常轰动,获得了“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不看梁秋燕,枉在世上转”的赞誉。令人惊讶的是在百戏盛典的演出中,该剧依然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赢得观众热烈的反响,从掌声和叫好声中能让人感受到经典作品的审美张力,感受到为争取美好生活和人的解放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和价值意义。百戏盛典中也有改编的传统戏,如淮剧《赵五娘》、湘剧《拜月记》、豫剧《程婴救孤》等。这些经过整理改编的剧目蕴含着新的艺术思维、运用了新的表现手法,这些剧目都是较为有影响的剧种,剧目演出相对成熟,艺术表现力也比较强,体现了百戏盛典的艺术水准。

小剧种演出呈现了许多具有独特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的小戏。在中国戏曲史上,由于地域、风土和语音的不同,各地孕育出许多地方小剧种,它们音乐特征、风采各异,浸透着浓郁的地方风情和乡土气息,体现出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小戏演出的特点是富于情趣、内容鲜活、贴近生活。如此次参演的商洛花鼓《夫妻观灯》表现一对新婚夫妻正月十五进城观灯,演出载歌载舞,生动活泼,表现了农民的喜悦心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啀戏《清清龙泉河》是广西地方戏曲剧种,它以啀话说唱的形式演出,以啀话问字定音,曲式结构以单段体为主,有自己独特的唱腔。故事表现河长七叔阻止八婶赶猪下河洗澡污染水域,导致两人产生矛盾冲突和情感纠葛,是一出戏剧性强、生动有趣的小戏。此外,陕北秧歌剧《苹果红了》、长安道情《隔门贤》、武安落子《卖布》、毛南戏《将心比心》、鹿儿戏《女村委主任》、客家山歌剧《大炮养鸡》等小戏风格幽默风趣,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泥土的芳香和鲜活的人物正是剧种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戏曲源于民间,它的根深深地扎在生活的土壤中,所以表现民间生活是戏曲与生俱来的文化属性。

百戏盛典此次增加了皮影戏和木偶剧,十分可贵。从演出的剧目可以看出,它们已经完全超越传统而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皮影戏历史久远,据史书记载,其始于西汉,兴于唐朝,元代已经传到西亚和欧洲等地,清代普及和兴盛,在我国辽阔的疆域中南北皆有皮影,可谓源远流长。长期以来,皮影戏一直活跃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中国古代皮影戏是老百姓了解历史、辨别善恶、获得伦理道德最重要的媒介之一,它以简陋而易行的演出方式维系和体现着老百姓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依托。此外,皮影戏人物形象和舞台道具的制作有很高的制作技巧和审美价值。湖南皮影戏《人鱼姑娘》取材于安徒生的童话,但它尽可能在故事的叙述方式上做到民族化、平民化和新颖独特。在艺术上它突破了原有舞台幕布的局限,一张宽银幕式的幕布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甚至有观看电影的感觉,演出时充分利用现代声光电的科技手段,实现了在观众面前的音乐唱腔、表演和幕后演员的动作表演的无缝衔接。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泉州木偶用30多条悬丝演绎着包罗万象的生命故事。泉州木偶现有700多出传统剧目,300多支曲牌唱腔,有独特的剧种音乐“傀儡调”,有“压脚鼓”“钲锣”等古老稀有的乐器及其相应的演奏技法,还有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以及独特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这次演出的折子戏《相公踏棚·四将开台》《小沙弥下山》《钟馗醉酒》《捉魂·速报审》《若兰行》《狮子舞》《元宵乐》让大家再次领略到了泉州木偶的神韵和风采。

中国戏曲起源于祭祀仪式是学界对戏曲发生学的一种说法。戏曲集宗教性、民俗性、艺术性于一体,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民族传统。在民间祭祀仪式、迎神活动还愿仪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很多。这次演出的武安傩戏《吊黑虎》是傩仪和多种民间艺术相结合的剧种形式,意在为人间驱邪避恶,迎祥纳福,招财进宝。羌族端公戏《灵官镇台》是羌族民间多神宗教信仰活动中的剧目,表现人们对社会安定、五谷丰登的心理诉求。《二十四孝》是端公宣扬孝道文化所唱诵的表演。壮师戏《调节》保留祭祀仪式中“跳师”罡步和唱腔特点,表现扶贫工作,使人耳目一新。乐业唱灯《七婶嫁媳》、湖南傩堂戏《过五关·古城会》等也都是在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在新时代赋予古老的传统祭祀仪式以当代生活的内容。

一些濒危剧种和新兴剧种演出的折子戏既使人耳目一新,也给人们带来许多思考。这次百戏盛典演出的折子戏很多,其中有传统折子戏,但比较多的是将本剧种的一些小戏称作折子戏。其实称为折子戏还是小戏并无关系,问题在于一些剧种已经没有专业演职人员,演出的折子戏在艺术形式上也仅仅是保留了部分声腔,没有角色行当,原有的剧目失传,剧种的形态特征记录在文献和资料中,实则处于濒危状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命名的一些新兴剧种,演出的折子戏从内容到形式十分稚嫩,甚至不能称其为剧种,还需要在实践中培育。作为剧种应该有其质的规定性,如成熟的音乐唱腔、经久不息的传统剧目、角色行当的设立、领军人物的艺术造诣和影响力、观众的认可等。剧种不是随意命名的,任何缺乏艺术积淀的剧种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才能无愧于称其为剧种。

传承木偶戏 特色不可丢

王景贤(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副主席、泉州巿木偶剧团原团长、一级编剧)

正如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前院长王评章先生所言,百戏盛典有别于此前各届全国性戏剧活动,它不是创新成果的展示与比赛,而是剧种本体魅力的展示与对话。基于这个认识,泉州巿木偶剧团决定以一台可以展现本剧种不同发展时期艺术样貌的折子戏参演,希望借此展示有别于其他剧种的“本体魅力”。演出后的正面反响超乎我们的预期。看来“对话”是有效的、成功的。

木偶戏,中国古称“傀儡戏”。据载,这种根植于古巫文化、被用于宗教祭祀的仪式表演,汉末由丧家乐变为宾婚嘉会中可供观赏的艺术表演。晋唐以降,更发展成为可以敷演各种脂粉灵怪、公案铁骑、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特殊戏剧品种。宋以后,它也成为参与孕育中国戏曲的重要元素之一。

中国的傀儡戏,因傀儡形态、操弄方式及操纵技法的不同,形成提线木偶、杖头木偶、掌中木偶、水上木偶和皮影戏等品种。“偶戏”与“人戏”的最大区别在于表演者既要“登场作戏”,还要“操偶为戏”,操纵二字是其艺术的本质特征。偶戏演员集唱、念、做与“操偶”诸种技艺于一身,演绎天上、地下、人、神、动物的戏剧故事。

中国偶戏发展到当代,出现了两种差别甚大的戏剧形态:一种是较完整地保留剧种特征,有音乐唱腔,有行当表演艺术,有众多传统剧目,也遵循写意戏剧美学原则的“传统偶戏”;另一种则是没有明显剧种辨识度,主要取法于前苏联及欧美偶戏、日本动画,并加以中国化、时代化,综合创新的“新偶戏”。由于“新偶戏”与观代观众审美要求配合紧密,并主要形成于大、中城市,且广受青少年及儿童观众喜爱,逐渐成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偶戏,也较多进入各级领导、专家的视野。大概因此,许多人将偶戏等同于儿童剧或歌舞表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领导和专家对中国偶戏进行归类管理的决策判断。这一点有必要加以厘清。

泉州提线木偶戏已有近千年不间断的传承历史,至今葆有数百出传统剧目,大多是历史剧、宗教民俗剧和历史故事剧。泉州提线木偶戏拥有由300余支传统音乐曲牌唱腔及特色乐器(如“压脚鼓”“钲锣”等)演奏技法构成的独特剧种音乐“傀儡调”,生、旦、北、杂诸行当完整规范的科介表演及操线技艺(传统线规),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型雕刻制作工艺。尽管泉州市木偶剧团建团68年来创作演出了大量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儿童剧、童话剧、神话剧,甚至电视连续剧,但剧种的特征和美学原则没有改变,我们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戏曲剧种”。对本剧种的自我定性依据的是现实,而不关乎任何功利的考量。泉州市木偶剧团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剧种的艺术遗产,并以此作为艺术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我们认为,传承本剧种艺术遗产并努力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是剧团工作的第一要务。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提升表现生活的艺术手段和能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在世界经济、科技日趋全球化的当下,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话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保持民族与地方文化特色、保持艺术个性是中国木偶戏存在的价值和依据。防止同质化、反对同一化,应该是我们必须共同面对和回答的现实课题,这在中国戏曲界带有普遍性和紧迫性。

小剧种需多渠道发展

王    越 (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研究员)

百戏盛典是继2018年首届集结号吹响之后连续举办的第3届,至11月21日,全国348个戏曲剧种在昆山舞台逐一亮相。受文化和旅游部邀请,我赴昆山观摩了山西、安徽、云南、山东4省33个剧种的26个折子戏和7台大戏,凝神赏析,观感杂陈。窥一斑而知全貌,戏曲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4省各大剧种阵容强、行当全,大气规范,舞台呈现有朝气,更令人忧虑的是那些小剧种,人才稀缺、前景堪忧。

小剧种因流布地区狭窄,活动范围狭小,故而其艺术表现形态各异、特色鲜明。一是剧种历史悠久,古老的唱腔和表演艺术令人耳目一新,如山东省蓝关戏《四知太守》,帮、打、唱3种形式交相辉映,其帮腔类似高腔,帮唱者坐在舞台左侧,乐队坐于右侧,表演者居中,舞台呈现丰满,形式独特;山东省端鼓戏《张郎休妻》,羊皮鼓端在演员手中类似团扇,用竹篾敲击鼓面,韵律节奏感鲜明,特色是演员男扮女装,配以帮腔,一人领唱众人和,演唱方式别具一格。二是有些小剧种表现方式鲜活生动、贴近生活,喜剧特色突出,如安徽省含弓戏《刘二姑吵“嫁”》,剧情是二姑以邻家闺女要出嫁为由与父吵“嫁”,周旋于父母、媒婆和算命先生之间,演员表演拿捏适当,展示出该剧种的艺术魅力;山西省浮山乐乐腔《双拜寿》,闹剧表演夸张,娱乐性强;“三小戏”突出了小剧种的特色,演出效果风趣热闹。三是有些剧团发展状况较好,演员的唱做念俱佳,如山西省沁源秧歌《小二姐梦梦》,演员形象漂亮,表演细腻,刻画的小二姐十分可爱。可以看出,有些小剧种的表演和演唱规范成熟。

尽管所有参演院团的舞美服装头饰漂亮,但古老的小剧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演员严重老龄化,很多演员已经六七十岁。当今的演出条件和装备虽有极大提高,但个别剧种却人才匮乏。据了解,这次参演的很多小剧种只能临时借调大剧种的演员加盟演出,如山西省高跷竹马戏《三英战吕布》,高跷竹马戏是2016年全国戏曲剧种普查时新确立的剧种,最大特点是演员足踩高跷演唱。然而,剧团原本可以表演高难动作的演员已不再从事此行业,临时借调的演员只练习了两个多月便上台,于是,原本60厘米的高跷取掉了20厘米,高难动作基本不演;山东省一勾勾《恩仇记》的演员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主要演员有唱河北梆子的,有唱京剧的,演唱风格不统一;安徽省梨簧戏《安安送米》共两个人物,其中一位主要演员是本剧种省级非遗传承人,已73岁;山东省王皮戏《老来难》,只有一个曾经演唱山东梆子的老演员,独自演唱了一段根据山东梆子《墙头记》改编的唱段,八仙戏《白云洞》演员也已70岁,等等。小剧种的共性问题是后继无人。有些非遗传承人收不到徒弟,如78岁的山西广灵大秧歌省级非遗传承人郭世德很想把自己的打板技术和花脸唱腔“天罡调”传承下去,无奈至今无人愿学。戏曲是活态的、流动的表演艺术,戏曲的艺术生命力在民间,民间艺术有了活力,才有发展的希望。

近些年政府加大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有些小剧种也新成立了剧团,本次参演的几个剧团就是近两年新成立的,演出基本上靠政府惠民演出和送戏下乡活动,其自身没有商业演出的能力。虽然这些小剧种都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有些小剧种还确定了非遗传承人,政府为其提供传习所,给予传承保障,但是,戏曲百花园既然万紫千红,花谢花飞是其发展的必然规律,有鲜花怒放,就有花谢飘零。

小剧种如何老树绽新花?

第一,放下门户之见,多剧种相互交流演出,创新性发展。很多院团是兼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剧种,比如,今年到昆山演出的山西省芮城县蒲剧线腔艺术研究所可以演4个剧种1个曲艺,即蒲剧、眉户、线腔、扬高戏和1个曲艺书调;安徽省来安县德才洪扬团既唱洪山戏也唱扬剧;苏州的京剧团既唱京剧也唱苏剧。一个剧团兼演多剧种使濒危小剧种找到了生存的土壤,使其得到保护不至于消亡。实践证明,这是濒危剧种生存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探索。如果打开思路,剧团兼演小剧种,那些濒危小剧种或许能够以“燎原之势”得以发展壮大。

第二,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鼓励非遗传承人“家族式传承”,强化剧种个性化发展,避免小剧种与大剧种的趋同化。目前,这种趋同性已成为小剧种从粗犷到细致、从业余到专业的发展趋势,彰显小剧种文化艺术的独特性弥足珍贵。

戏曲剧种兴旺,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10月23日给中国戏曲学院建院70周年的回信中说:“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从百戏盛典展演中可以看到,有些濒危小剧种不是没有人才,而是后继无人。没人才,就不会有中华民族戏曲的“百花齐放”,就不会有民族文化的自信和未来。

百戏盛典是新时代的艺术大手笔,让我们看到了古老戏曲珍贵的艺术留痕,使戏曲从业者肩负起传承发展的担当和使命。

泱泱大国世世代代的情感传递

万    素(中国戏曲学会顾问)

中国戏曲艺术植根广袤的历史文化土壤,戏曲的多剧种形态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国家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有力推动下,珍视、保护和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瞩目戏曲剧种的继承与创新,积极扶持、保护和促进现存剧种的良性发展刻不容缓,戏曲传承者和守护者责无旁贷。

戏曲艺术秉持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思维方式,以及念白音乐化、节奏化、身段动作韵律化的表演形态,其虚拟性、写意性、节奏性及程式化、行当化、类型化等美学积淀源远流长。戏曲艺术自宋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到清代地方戏蓬勃兴起,始终深深扎根生活沃土,渗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世代传递着泱泱大国芸芸众生的价值理念、情感愿望和心理意绪。戏曲剧种的生成与发展依存于民族文化土壤,渗透着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地域风貌、语言音调、民俗风情、民族习俗甚或宗教信仰等生活方式。作为戏曲剧种音乐载体的声腔、曲调、曲牌、宫调、音韵、板式、文武场、锣鼓经等独具韵味,以形式美感传递出不同类型受众群体的集体情感,也负载着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戏曲剧种积淀深厚的形式美,承载着乡音乡情渗入个体生命,沉潜于人们的文化记忆深处。这种文化认同感润物细无声,每每牵惹出游子心底挥之不去的乡愁。陕西籍作家陈忠实曾生动描述儿时的秦腔记忆:“那个村子传来大铜锣和小铜锣的声音,还有板胡和梆子以及扁鼓相间相错的声响,竟然一阵心跳,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一种渴盼锣鼓梆子扁鼓板胡二胡交织的旋律冲击的欲望潮起了……那一刻起,秦腔旋律在我并不特殊敏感的乐感神经里,铸成终生难以改易更难替代的戏曲欣赏倾向。”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每当游子漂泊异乡,耳边响起熟稔的方言和家乡戏音调,情感共鸣顿时涌动难以抑制,思乡情切直逼内心深处。乡愁作为一种普遍的民族心理,与家乡有关,与个人的童年有关,也与民族的童年有关。乡愁在农耕民族中尤为绵长浓烈,伴随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乡愁更加成为当下普遍社会心理的迫切需求。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乡愁绵延不绝,数千年中华文明才未形成大的断裂。戏曲剧种音乐的音调、音色和节奏变体灵动、变化无穷,感情色彩极为丰富、丰赡、丰沛,细腻地传递出人类情感的起伏波动,表现出个体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戏曲音乐和戏曲剧种的独特魅力,就这样世世代代注入受众的听觉系统,构筑起民族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只有亲身感受到乡音乡情催生情感冲动的独特体验,才能铭记终生,才会进入人的深层心理结构,沉潜于个体生命的记忆深处。戏曲剧种传递着乡音乡情,深刻地承载着民族与国家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承载着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的乡愁慰藉。

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迎来百年未有的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和旅游部携手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百戏盛典,是推动戏曲艺术获得更大繁荣发展的一桩盛事,也是悉心描绘新时代民族文化建设宏伟蓝图的伟大创举,彰显出盛世中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百戏盛典始于2018年,连续3年将348个现存戏曲剧种及木偶剧、皮影戏尽收其中。百戏盛典盘活戏曲大家族丰厚殷实的家底,集结久演不衰的折子戏、骨子老戏及当代优秀保留剧目,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百戏盛典推动戏曲艺术在现代转型中获得长足发展,在传承创新中前行,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举办百戏盛典是颇具创造性的顶层设计,也是2017年结题的全国最新戏曲普查成果的补充与完善。百戏盛典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当代戏曲生态图,将现状调查的抽象数据立体演化成颇具视觉形象的戏曲版图,为中央到地方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决策细化提供坚实的依据。百戏盛典是对党的十九大提出全国东西部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积极回应。推进戏曲剧种和剧目的保护、扶持与抢救,着眼人才队伍建设和院团建设及受众土壤的培植,不同剧种区别对待、分类实施、精准施策,全力修复当下戏曲剧种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百戏盛典展演活动不分长幼、无问东西、无差别对待,激励少数民族剧种、地方小剧种和濒危剧种展示自身艺术个性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切实营造出百花齐放、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美美与共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强调,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走向未来。百戏盛典既是一次民族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也是新时代戏曲剧种大会师的盛装阅兵式,更是一场战略总动员。百戏盛典由百戏之祖昆曲发祥地昆山承办,更寓意着348个戏曲剧种回溯源头、洗净征尘,融入时代再出发。百戏盛典展演强化戏曲院团的剧种意识,促进当代传承者重新认知剧种的昨天、今天与明天,重拾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尊严,叩问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在创作实践中进行理性思考。

 

【资料来源】 中国文化报2020年11月27日第2版
打印】 【收藏】 【关闭


版权所有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